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六十六章 县尉

第六十六章 县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县尉

尚担心今岁初开的乡序招不满人,但在吏试以后,这种担忧转瞬化为了乌有。

安夷境内,诸多百姓自发的带着家中小儿,以入学识字。

这里面,以汉人家庭巨多。多数的夷人还处于观望状态,因常居深山,其之对官吏认知较浅。

至少现阶段,因语言等问题,吏者说话,远不如夷人内部的长者说话。

但夷人对于汉话的接受程度还是可以的,每天都会有公吏在农余饭后,从简单的词汇开始,一点一点的传授。

如今,只要你走在安夷的大街上,便不用担心有太大的交流障碍。

语言、文化、教育,这便是刘釜努力促成安夷县融合且扭成一股绳的三大大利器。

“令长,这是昨日县吏统计的结果,本次考核,共有九人有渎职之嫌,按照令长的吩咐,如今已被免职。”

“还有此乃县乡之所,截止昨日所统计之数据。

我乡序和县学,春日之招生,共收有千之名学子。

按照令之嘱托,农忙之日,学子但可请假,以回家而帮之亲属务农。

另有岁之考试制度,也已下发,只待实行。”

……

处于县寺中央,崭新的公舍之内,文童抱着厚厚的简牍,即一丝不苟的开始了汇报。

见刘釜颔首,方会进行下一项。

“府君遣来的新任如何了?孙安可有消息传来?”刘釜放下了笔,抬头问道。

文童恭敬道:“新县尉已至安夷县城二十里外,今日看来是不能抵达了。

县君为何如此隆重的迎接此人,不仅派出了孙安等我等县吏,令还有太守为君配置的亲卫。”

刘釜道:“既是同县为吏,即为同僚,我与县丞都派有人一路相随,若是县尉未若此,其不是不公平。”

文童点点头,县君刘釜说的大有道理,但他总觉得,县君没有把话说完。

“莫不是如县丞一般,这县尉其实也是大有来头?”

文童想起了上次之事,心中隐有怀疑。

但他还是一度的沉默,只是在脑中绝做回想,即把此事藏在心里。

这次来安夷就任的,当然不是一般人,此人便是邓贤。

未来能受刘璋信任,镇守重要之关口者,又岂是碌碌无为之辈?

邓贤此番来安夷,也是别有一段因果。

根据已升任为县地郡吏的严颜来信,这邓贤本仕江州,可在抵任前,主动表示要来人人避之不及的安夷。

其之决定,在江州之地,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浩动。因为,在这之前,邓贤即被巴郡太守所举。

巴郡太守虽在抗甘宁等人谋反之事,略有疏忽,并遭受了贬斥。

但却并未影响到严邓贤。邓贤其实应该有更好的发展……

为何选择安夷,一些相熟或者相识的人都有猜测。

此间邓贤,大概率是仰慕“孝善者”刘釜,进而前来追随的。

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说法,毕竟如安夷这般地方,除了流民和夷人,当下生活在益州的真正蜀人们,尚无有半点其他想要在安夷生活的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