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四十二章 两人

第四十二章 两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釜在景府待了仅一个多时辰,便告别离开。

在之走后,景毅父子坐在室内。

“阿顾,汝觉得刘季安此子如何?”

上一次,也是同一个问题,景毅问的是景顾之女,这一次直接问向了景顾本人。

面对父亲的提问,景顾又怎不知其真实的想法,而之方才,也是特意的打量了刘釜的言行举止。

景顾斟酌答道:“刘季安为任安公弟子,才学是有的,其又为亡母守墓过三年,孝道更做不得假,以为半个蜀地称赞。

其人外在的性格也是宽厚,当然,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刘季安有种不同于旁人的亲和力。

不知阿翁发现没,直接和他交往过的人,都会乐于和他交往。”

景毅眯了眯眼:“哎呀,若非阿顾你之言,吾差点都忘记了,刘季安却有此特殊。

犹记当年,刘桢随老夫辩论儒家大义,后与汝一道在洛阳游学,可不就是这般性情宽厚,结友广泛。

可惜刘桢最终还是回了蜀中,若是在蜀外,怕是有另一份机缘。

而这刘季安,比之父,多了些灵性,除了不由自主的让人有种亲近之感外,其之目的很是明确,比之父刘桢更增添了几份大胆。

所以,才会有吾等亲近信服的感觉。”

景顾看向父亲景毅道:“阿翁,却不晓得这刘季安为何如此钟情设立新县地,并以自身荐为县令?阿翁可是担心其另有目的?”

景毅道:“其所言,是为南中之安宁,施展以治夷策。无论刘季安是否还有其他目的,但其所献之计策,在吾看来,比之前内,郡府相商的,更多了一些实施性……

阿顾,汝且就放心吧!

乃翁虽年长,但大局观还是有的。

但愿这刘季安的计策,最终真能让南中之百姓实现安居乐业。

不过,阿顾,汝觉得刘季安此子,可与吾家孙女相配否?

乃翁还记得当年,汝与刘桢游学时,还开过戏言,便结为亲家。”

景顾苦笑道:“回阿翁的话,此事还是在看看吧,毕竟文茵那性格,刘季安也不见得一定会娶。”

景毅颔首道:“看看也好,吾等一起看看,刘季安会弄出什么名堂。”

父子俩说的虽不是同一个意思,但都同意将此事暂时搁置下来。

刘釜从景府回来,已经到了日央,差不多是下午两点多的样子。

此次休沐,因是有张松的邀请在先,刘釜打算待日入时去赴宴。

他方回住处,就见王家仆从孙安从外面赶回来了。

这段时间,紧随刘釜办事,知道刘釜做事喜欢精简,不愿听人浪费口舌,进而很快把事情简要的说了一遍。

“刘家郎君,君上次所要求之事,吾与祝龙诸人,分别于昨日和今日,全都联系上了……”

原来是“滇池四义”其二,愿意见见刘釜。

“其人于市斤出现,我等只与之私下里,诉说了几句。得知君之名,便请求拜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