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七章 义举

第七章 义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今日的送别之事,让他坚信,丰安刘氏,这些走出去的族人,亦是他未来谋事的关键,丰安之地,则是他的根基。

良好的亲族邻里关系,是非常有必要一直保持的。

老郑应下,出去找牛车了。

刘釜便坐于书桌之畔,让虎头来帮之研磨,其一人执笔,下铺空白的竹简,构思起书信。

这些书信是写给蜀地的一些同窗和师长。

在家中结庐守墓的这些年,刘釜每隔三两月,也会向之写信,多是交流一些学习问题,但却少了些人情味。

刘釜现在的目的,便是将以前稀缺的人情味补上,并将蜀地的师友关系巩固起来。

亲族,同窗,师长,在刘釜看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断不可废弃。

及至午后,养好精神,刘釜执笔打算给太守景毅写一封信,也算是为年后去其地谋事,提前通通气。

“釜伏地请,景公足下,善毋恙,久不相见……”

第二日早晨,吃过饭食,刘釜让老郑父子将草鞋钱币,尽数搬到了牛车上,扬鞭往集市去。

五阳集市,处于广汉郡、犍为郡、广汉郡,此三郡交界之地,每日往来赶集着众多,成为德阳之地,最为重要的市井交易之所。

行至五阳的土城之外,刘釜下了马车,这是他亲身第一次来到市井之内,忙碌的汉人小吏,奔波赶着牛车的其他黔首,另有骑着骏马的军士。

每个入城者,依货物数量都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但看刘釜来了,那于城门口的小吏显然认得,当即恭敬起来,道:“刘家小郎君好久不见,今又来卖草鞋了!”

刘釜点了点头,按照规矩向篓子里放了钱币,面向汉吏笑了笑:“劳烦问足下,我怎见五阳今日往来之人,要比往日多一些。”

汉吏叹气道:“小郎君恐不知晓,自前日始,便有入蜀之行商,言之兖州牧曹操,攻取彭城,凡士族男女皆屠之,共有上万,或是数万不等,泗水为之不流。

内中或有夸大,但往来之过客,无不惊恐,连带着我们蜀地也人心惶惶,流言四起,竟于近两日,纷纷变卖货物,恐祸事降临!亦有不少流民涌入我蜀地!”

原来历史争议颇大的徐州之战,已经发生了!

自己到底是势单力薄,面对历史上正在发生,亦或即将发生的事,仍无力干涉,还是要快快成长起来才是!

刘釜亦是长叹一口气,他没有多说什么,往城内去。

五阳城内的布置,显得甚有条理,酒肆,邸舍,书肆,勾栏,错落有致。

刘釜让郑家爷俩在后赶车,自己寻着熟悉的路线,打算先把草鞋给处理掉,然后将昨日书写的书信找人寄出去,再去书肆转转,而后买些礼物回家。

城内买卖的摊位多有人占领,刘釜所寻之地,则是在边缘之所,此地多为贫苦人的聚集之所,中还要路过一条臭水沟。

刘釜掩着口鼻,往前而去,刚到一处嘈杂的空旷之地不久,便听得声声痛哭于前方响起。

“求求路过的诸位,施舍些钱财,好让吾救下吾母吾父,此中大恩,吾愿为之做牛做马,剩余之恩,下辈子来报!”

虎头眼尖,指着那跪在地上的人道:“那不是被小郎君逐出的阿呆一家人吗?怎会到了此地!诶,阿呆之父母,曾撮合阿呆行骗之举,竟不想得有今日!还真是罪有应得!”

见旁边已有不少人被虎头的话语吸引,刘釜步伐一顿,看向前方跪着的人影,还有草席上奄奄一息的二人,道:“此人为父母所累,未能明辨是非,但之孝心可嘉,虎头,汝送些钱财予之。且告之,我前所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此生勿忘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