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毒妃医后 > 第六十九章:风流富贵唐公子

第六十九章:风流富贵唐公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了城镇,唐晚晚便带着采芝和采苓下了车,打算在另找车架,向着安宁县的方向过去,但楚禹棠却是将马车留给了她们,让燕羽去给自己买了匹马,赶路去了。

对此,大理寺的两位大人显得颇为惶恐,他们坐马车,郡王爷骑马,这实在是不合适,那两位大人也打算换成马的,只是两位大人文官出身,在马车上颠簸尚可忍受,若是骑马的话,骨头架子都只怕是要散了。

楚禹棠清楚这是两人的逞强之言,自然不会由着他们,他想要的是两个帮手,不是到了安平县,连腰都直不起来的人,所以两位大理寺的大人已然是乘着马车,楚禹棠则是骑着马,一行人向着安平县的方向去了。

唐晚晚这边却并未急着行动,而是找了个客栈歇息了一下,吃了一顿饱饱的饭,唐晚晚靠在床榻上等了起来,时间不长,采芝便大包小包的回来了。

“王妃,东西都已经在这里了,马车也妥了。”采芝将手中的布包放在桌子上一一打开,里面俱是男子的服饰,头冠,配饰,而且看起来十分奢华,怎么说呢,就是这衣服穿在身上,便会让人觉得你是妥妥的有钱人。

至于那所谓准备妥当的马车,采芝更是无力吐槽,王府的车驾舒适度是绝对够的,因为都是改装过后的马车,从硬性的条件上来说,无可挑剔,这一次的妥当,则是外面的装饰。

就跟这满桌子的衣服一样,这马车上也被装饰了各种锦缎,如果说之前的马车看上去是低调内敛,那如今看起来绝对是十分奢华,这让看惯了原来车马的采芝,有些不太适应。

“你的衣服准备好了吗。”唐晚晚的眉间突然挑上了一点喜意,唇边也勾出了一点笑容。

采芝抽了抽嘴角,把手边的一个小布包给解开了,里面是两套女子的衣裳,还有首饰之类的东西,完全是比照着被养在外室的女子来的,而且是那种很得宠的。

好吧,扮演情人采芝也能理解,但是两个女子扮演,采芝只有一种无力吐槽的感觉,虽然她也见过自家王妃扮演成男子时的俊逸模样,但想象故意表演那种你侬我侬实在是有些怪怪的。

“行了,那咱们各自换衣服吧。”一边说着,唐晚晚拿起自己的小布包,开始给自己做起打扮来,她并未易容,只是稍加修饰,还是那唐晚公子的模样,只是这衣着上看来富贵一些。

说来人靠衣装,衣装也要靠人,这华丽衣物如果穿在一个身材不好,面貌不好的人身上,绝对会穿出俗气之极的效果,但穿在唐晚晚的身上却只显示出了富贵逼人。

也许是因为郡王府的生活太好,本来不算高的唐晚晚身量又长了几分,与前一世等同,在女子中本就算是高挑的存在,再加上鞋子里加了两副鞋垫,稍稍将人再拔高了几分,比照男子来说,虽不算多高,但也不算是矮了。

头冠,玉佩,扳指,都戴在了手上,唐晚晚有一种自己是个暴发户的感觉,那种恨不得将钱都穿在自己的身上的那一种,打开房门采芝和采苓也是都打扮好了。

两人的容貌本就不错,身形也好,这会儿站在唐晚晚的身边,也是一副金童玉女的模样,两人都是同一个颜色的衣服,只是样式有些不同罢了,头上顶着钗环,手上带着玉镯,一看便是极得宠的模样。

“两位美人,咱们走吧。”唐晚晚伸出双手,拦着两人下楼,客栈门口,早已有了车夫,仆役,小厮在等着了。

这些人都是在这里雇佣的,他们一副富贵的模样,总不能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所以除了买东西,剩下采芝采苓做的,便是去雇佣了这些下人,正好之前跟的也是富贵人家,只是主人家牵家之后,将小厮们遣散了,正好给采苓赶上了,觉得几人看起来手脚也利落,就雇佣了。

一共是雇了半个月的时间,给的工钱是原来主家两个月所给的,不过是跟着出趟远门,他们自然是愿意的,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华丽的车饰,身边跟着好些个仆从,一看便是大户人家在出行。

到了安宁县的时候,天还未黑,所以这一番浩荡,在安宁县中也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安宁县中也有富户,但是出行这般排场的还未见到过,一到了安宁县,便将整栋客栈包下的大手笔,更是成了大家的闲谈故事。

一个俊逸非凡的公子,两个美妾,一干仆役小厮,人数加起来也不过十数个,却将整栋客栈都包下了,一看便是不差钱的主,热闹的东西,总是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路上碰上谁,聊上两句天的时候,自然而然这件事情就作为谈资出现了,安宁县不算小,但也不算太大,消息传播也算灵通,没多久的功夫,半个安宁县的人都知道,这安宁县中来了个有钱的公子,娇妻美妾在旁,手笔极大。

而且这好好的谈资,传着传着,就开始夸张了起来,传到了安宁县令耳中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位有钱的公子哥带着成群的妻妾,包下了安宁县中数个客栈,大宴宾客,美食珍馐无数,载歌载舞,豪掷千金。

这样的稀奇事儿,安宁县令在位这么多年都没有听过,这安宁县不算富贵,虽是有些财主,但如此铺张的事情,闻所未闻,所以安宁县令当即下令,让属下去查查这人是谁。

过了没多久,属下就来回禀,说是此人名叫唐晚,是太原唐家的少家主,因为跟家里面闹翻了,气得父亲卧病在床,自己则是卷了家里的钱财,打算另谋一处地方,发展根基。

“太原唐家,你可听过。”安宁县令问着旁边的师爷。

师爷缕着胡子,摇了摇头,“太原离咱们这安宁县太远了,就是这唐家再富贵,名字也传不到这安宁县中来。”

县令的目光又看向了捕头,“你还探听到了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