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毒妃医后 > 第一百五十四章:帮他一把

第一百五十四章:帮他一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官场上,人性的薄凉可见一斑,刑部尚书因为一场状告,被暂时拿入了大牢之中,但是之后的事情就显得有些戏剧性了,因为一个案子还没有出结果,可被泼到吴大人身上的脏水却是眼看着越来越多。

人在风光的时候,身边总是会围绕着无数赞美,但是一旦失势却会发现,往往踩你一脚的人,都是昔日跟你谈交情,话朋友的同僚,一国尚书之位,套交情的人不少,攀关系的人更多。

但是同样的,主管刑部也就意味着,得罪的人也是不少,京城这么大的地方,官可不少,十个犯了事儿的人,指不定就能找出两三个人来,后面是有关系的。

当然关系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靠山同样如此,有的靠山硬,有的靠山可能没有那么硬,但是总归是能联系上的,过往有人犯了事儿,被送到了刑部,有可能犯事儿的人背后的关系,不会为了他去得罪刑部尚书。

可能背后的关系什么都不会说,甚至不会让这份关系被刑部尚书所知晓,还是乐呵呵的与吴大人套交情,但是如今吴大人出了这等事情,虽然还不能说是倒台,只能说是在调查,但是有些人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一个人往上泼了脏水,剩下的人也都不甘示弱,当初连一句求情都不敢求的人,如今却敢堂而皇之的说案子是冤案,错案,说吴大人玩忽职守,判案有失公允,甚至颠倒是非黑白。

三人成虎,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可怕,本来只是一桩尚不知道结果的案子,如今那案子的真想好像都已经不重要了一般,因为吴大人被弹劾的罪变得越来越多了,倒是最初的案子,显得有或是没有都不重要了。

听了楚禹棠的讲述,唐晚晚深深的理解了,什么叫做墙倒众人推,而且还推得这么严重,其实严格的来算,吴大人的这面墙,不能说是倒了,因为一切都还没有结果,案子距离现在有些年头,调查是需要时间的。

可是这案子还没有定论,吴大人也没有因为这案子倒了墙,反倒是被事情发生之后,这些推墙的人险些给推倒,这事情就显得很有意思了,朝堂险恶可见一斑啊。

“如今这个人就连太子都不打算保了。”楚禹棠最后叹了一句。

就为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竟然有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人心啊,果真是最难揣度的存在,唐晚晚大概可以想象,如今的吴大人有多寒心,曾经围绕在身边的同僚都成了踩他一脚的存在,纷纷避之唯恐不及。

自己所效忠,所选择的主子也抛弃了他,“太子这举动,并不算明智。”

楚禹棠微微点头,“的确,将自己阵营里待了多年的人,就这么不管不顾,甚至还有落井下石之嫌,且不论身处事件中心的人这个人如何思量,就是其他在太子阵营的人也难免兔死狐悲。”

如今的吴大人,被状告的罪责加起来满门抄斩有余了,可实际上连一条罪责都没有被落实下来,只是人心做出的判决罢了,如今看似大势所趋,实则不过是人心和局势的变化,如果太子此时肯站出来,那吴大人未必不可保全。

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大势所趋,多数人的想法,最终放弃了自己手下的一员大将,可以说,吴大人基本上是没得救了,如今同僚反目,太子袖手旁观,吴大人的罪是真是假,也许没有那么重要了。

“到底那一件状告从何而来,查清楚了吗。”尽管真相已经没有最初那么重要,但唐晚晚还是想要以真相来衡量此案。

说到这里,楚禹棠的神色也略微的严肃了几分,“说起那件所谓的传家之宝,被杀人害命所得的东西,其实就是吴尚书跟一个游行商人买的,当时商人急于出手这件东西,所以吴尚书捡了个便宜,这东西价值不菲,吴尚书还跟不少同僚有意无意的炫耀过自己的这件珍藏。”

“如今这件东西成了重要的证物,那些人的话盖下来,却都变作了证词,这一点大概吴尚书也是始料未及,也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人作证,那东西在吴尚书的府中,所以父皇才一怒之下,先将吴尚书给拿入了牢房,想要彻查清楚,毕竟吴尚书主管刑部,其自身的清白最为重要,”

唐晚晚露出了一抹无奈,“这一拿却是让不少人误会,误以为吴大人失势,所以都迫不及待的踩上了一脚,尤其是那些指认吴尚书家里有那件东西的人。”

“七皇弟的暗中煽风点火,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楚禹棠补上了一句。

“那将那件东西卖给吴尚书的游行商人,只怕如今是查无可查了,这件东西如今成了重要的证物,但是却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件东西的来路,这一点不论是状告之人想要证明,还是吴大人想要反证都是极难。”

楚禹棠说了一句,“不错。”

说到底这桩案子没有成为杀人的刀,反倒是之后的人心成了那不见血的刀子,刀刀凌厉,有句话叫做自己人捅的刀子最是可怕,想必如今吴大人已经很清楚这番感受了。

“游行商人当年急于出手这件东西,迫切的想要将之卖给吴大人,这理由是因为缺少盘缠,看起来十分可疑,但实际上此案的关键应当不在这游行商人的身上,就算是找到他,也只能是一个佐证罢了。”

大理寺的重心放到这个游行商人身上不能算错,但是却也不能说是多么明智,毕竟若真的只是一个游行商人犯案,那么这件事情应当不会时隔数年被人重新提起,还告到了御前。

若是不是,那费这么大的力气,也只能从游行商人口中得到一个这东西是他卖出去的口供罢了,虽说一定程度上能洗清吴大人身上的嫌疑,但是只要是主告之人不撒嘴,那除非案件的真相还原,否则吴大人绝对无法重掌刑部。

游行商人急于将这件东西出手,的确是有可疑之处,但是时隔多年却想起了告御状,这件事情才更加可疑,与其去找一个早已不知去了哪里的商人,到还真的不如好好地问问状告之人呢。

“大理寺的人没有半点证据,七皇子又是想要整死吴尚书,再加上几个反捅一刀的朝臣,这吴大人当真是危矣。”唐晚晚就这目前的局面,分析了一句大家都看得出来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