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穿越年代剧[快穿] > 第100章 朱昭昭(一)

第100章 朱昭昭(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968年, 初秋,上海火车站

十八岁的朱招弟下乡了。

正在前往北方的火车上。

靠窗口坐的朱招弟长得很普通,是那种丢入人群便如水滴入了海, 半点涟漪也无的普通。

朱招弟拿到初中毕业证就被下乡了。

其实吧, 学校闹哄哄的, 她初三没有上一天课, 整天在家里干家务呢。

大姐二姐一出嫁, 家务活都是朱招弟一个人的事。

下头三个弟弟, 都是小大爷。

招弟,这个名字不好,一定要改名。

改名便是改命,就昭昭吧,明亮、明白的意思。

朱昭昭, 不错。

如果不是一来便已经上了火车, 朱昭昭一定要将家里的钱偷出来, 目前浑身上下才五块钱呢, 这还是原主在家里闹了一场, 才闹过来的。

可怜啊!

其实朱家没那么缺钱,父母对乡下爷奶也没有用多少钱表示孝顺, 一年五十块钱就顶天了,而双职工的父母一个月近一百工资呢。

不, 朱昭昭可是是去北方小山村呢, 得将全家的大小棉袄都带走。

可惜只能想想, 没有机会了。

瞧瞧对面两个男知青吃着白面馒头, 身边这个小两岁的女知青正吃着二合面,还大方的取出煮鸡蛋分给他们三个。

就她朱昭昭吃什么?黑糊糊的菜团子。

唉,不提朱家父母是双职工, 就是两个当女工的姐姐,早早就上了工,未出嫁前,工资上交,出嫁时,两百的彩礼呢,出嫁后,一年四节送礼回娘家。

家里头三个弟弟都是宝贝,老大是头一个儿子,宝贝根儿般的养大。

老二是个机灵的,很会说好话,很会拍马屁……谁吃亏,他也不吃亏。

老三是老小,那自然不会亏了他。

可是,他们慢慢长大了,总要下乡一二个吧。

三个一起留下,除非将两个姐姐的工作让出来,可是两个姐夫也不会同意啊。

姐姐们,又不是傻子。

……

“有小刀吗?我将苹果切成四瓣分了……”吃了女知青的鸡蛋,朱昭昭只得用三门冰箱内的水果分享了。

“我有……你这苹果是进口的吧?”对面一个赵姓男知青将挂在钥匙扣的小刀递给她,笑道。

“我不清楚,放家里呢,我就拿了……”朱昭昭也笑。

“真好吃。”女知青见哥哥姐姐们不会占自己便宜,露出甜甜的笑。

“我们四个是分到同个村,到时要不要搭伙吃饭呢?”与老知青搭伙吃亏的很,朱昭昭先问问。

“我们不会做饭呢。”两个男知青是这个意思。

“我会,打八岁起就跟在姐姐身边打下手,姐姐一出嫁,灶上活全是我的……这样吧,做饭洗碗的活我干,捡柴和挑水这重活是你们男知青的,如何?”朱昭昭见女知青不接话,大概是不想与他们搭伙了,就先拉拢一下两个男知青……

“行啊。”男知青之前就是认识的。

“别高兴太早,北方的冬天很长很长,需要很多柴禾烧炕,你们不光要负责做饭的柴禾,还要给自己准备过冬的柴禾……”朱昭昭说起下乡生活,那是滔滔不绝。

“昭昭,你可真懂啊。”女知青真诚的赞道。

“特特打听过,向北方来沪工作的邻居打听……”朱昭昭感慨道。

“我人小干活少,分不到多少粮食,我不想拖累你们,我想自己开伙……”女知青身上有三百块呢,家里还会支持她一二年,一二年后,同母异父姐姐也要下乡,就不会支持她了。

“你有工业票,能买锅吗?”朱昭昭将自己带补丁的衣裳和对方七八成新的衣裳一对比,就知道她在说反话呢。

“……”女知青轻轻点头,怕被其他人注意到。

“那你一个人开伙没问题,下乡的炕连着灶,只要有锅就好办。” 人各有志,未来还长着呢,朱昭昭也是小声的在她身边说话,不会得罪任何一个人。

说定后,四个人便轮着睡觉,到了下车时,个个像被霜打过的茄子般,无精打采的。

这一趟火车是知青专列,因此车站挤得满满的,全部是年轻富有朝气的脸孔。

车站外,排着一列十几辆车,有大巴也有军卡……

“走,红旗公社在那边。”朱昭昭行李最少,反应最快,找到了自己的公社,第一件事就是问:“同志,我想马上改个名字,行吗?”

“行。回知青办落户时,就可以给办了。”改名太平常了,还有改姓的呢。

“谢谢。”朱昭昭笑着道谢。

“上车吧,先去红旗公社。”知青办的干事挥手道。

……

在红旗公社知青办改了名,朱昭昭他们坐上了过来接他们的驴车,回第六大队。

第六大队与红旗公社有二十里地,普通人要走得四、五个小时呢。

“你们新知青有三天假期,需要什么东西?明天做驴车出来慢慢置办……一般东西,也可以在大队内置办,不要票……今晚就来我家吃个便饭。”大队长的小儿子穿得整齐,说话也周到仔细。

“多谢张同志了。”四个新知青对张同志纷纷点头置谢。

只有赶驴车的大爷在心底笑开了花,这个张老三,就是个好吃懒做的货,干活跟着妇女小孩一起。

……

“知道今年有新知青,我们腾出了两个小屋……”知青点的点长笑着道,他是最早下乡的那一批,知道新知青和老知青太近了,会有矛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