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穿越年代剧[快穿] > 第267章 夏王琳(一)未修

第267章 夏王琳(一)未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30%,72小时不错,很受欢迎呢。

嵩环美是低哼着小曲进最近供销社的,开始买买买(不可能的,大部分是要票票的)。

嵩家三姐妹住一个屋,三门冰箱又收不进外界物品,因此这钱是藏不住的。

嵩环美思来想去,她还是没有买最需要的纸巾,这与原主之前的邋遢个性反差过大。

她发现了,小妹的竹马是个狠角色,万万不敢在小妹跟前露出马脚,说不准会被灭口。

她是老书虫,知道大部分的穿越者是相杀,而非相亲。

最后,嵩环美给自己买了牙刷,她十分瞧不上这种板刷般的粗毛,可是没得选,只有这一种……还想买块香皂。

可香皂要票的,她自然没有票,倒是有种皂角不要票,却比较贵,钱不够只能先放弃。

下回换张香皂票吧,就当洗面奶用,冰箱内没有洗面奶,只有几片贵妇面膜和一瓶眼霜。

剩下的钱,嵩环美买了些铅笔和练习本。

……之后,每个月,嵩环美都会出去换掉冰箱内的鸡蛋和豆类,慢慢的给自己置上一些生活必需品。

有一回大集上换了未上色的土布,一连清洗捶打了几回,弄的软乎了,才在大姐的帮助下缝了两套舒适的内衣、裤和几块大小不一的巾帕,自己做了标记,有洗脸的有擦脚的有洗小屁屁的。

“二妹,你变得爱干净了……”大姐是极温柔的,边帮她缝难缝的边角,边狐疑的说道。

“跟小妹学的啊,还有同桌她也会带手帕上课,每天吃了鸡蛋,都会擦擦手……”嵩环美早就想好了好几个借口,何况乡下女娃长大了就爱干净了,很正常。

“你们长大了。”大姐叹了声,她是大姐,下头的除了二弟出生时自己还小,别的弟弟妹妹都是她帮着妈妈带大的。

“是啊。老师喜欢爱干净的学生。”嵩环美又加了一句,给自己和小妹打补丁。

“小弟还是那么爱在土里滚……”大姐笑道。

两个妹妹长大了,都会自己洗衣服了。

……

这期间,嵩家发生了不少事——

其一,小妹再三表示自己是‘小神童’,自己要上学,跟着村长大伯去了一趟村小学,找上了校长;

经过面试加笔试后,便成了一年级小学生,每日乐陶陶的跟着小竹马一同上下学。

其二,家里的种蛋孵化出来了,一下子多了很多黄橙橙的小毛鸡;

家里用小妹提出的法子——将蚯蚓煮熟、晒干、磨成粉喂鸡;不过十天半个月便瞧出不同来——母鸡天天下蛋,小鸡一下子大了一圈;

阿娘笑着说可能会提前下蛋,见状小妹又提出新的法子,蚯蚓还可以喂猪;

而阿爹悄悄的跟村长大伯和民兵队长三叔说了这件事。

其三,家里要起新屋,目前家里只有三间半土坯房(一间阿爹阿娘睡,一间三兄弟睡,一间三姐妹睡,剩下那半间是灶间);

大哥今年十六岁了,要开始找对象;

阿爹向大伯和三叔借了钱,阿娘也向娘家兄弟姐妹开了口;可还是不够的,红砖和瓦片很贵很贵呢,请人帮忙还得要粮食要工钱;

小妹又给出了主意——爹和大哥是木工,可以跟村民换工(爹和大哥给村民做多少家具,村民帮家里干几天活,不包吃不包料),爹娘觉得可行,一下子放松下来。

可是,红砖还是不够,瓦片也不够,最后成了半拉子红砖半拉子土坯,上头也是一半茅草顶一半黑瓦顶。

就是如此,也成了嵩山村的好房屋。

……

三间新房很快便建成,可,如何分配呢?

兄弟姐妹六人一致决定:爹娘一间,大哥一间;

剩下的一间,没有一人出来认领,被‘推来让去’的。

嵩环美,小妹,二哥都想在老屋单独占一间,想要个自己的房间,她平常吃好喝好,得在房间内练练普拉提,不然会长小肉肉。

身边有一对穿越者,她不能不小心啊。

那便暂时让大哥带着小弟睡一间新屋,大姐独自一个人睡一间新屋。

阿娘看着三个不乐意睡新屋的儿女,笑骂道:“你们啊,冬天还是要睡一起的,那么多个炕,费柴禾……”

……

有一天饭后,小妹抱着大哥胳膊撒娇着要个小木床,彩虹屁不要钱似的一串串的。

嵩环美也笑着表示要一张小床,她也觉得炕太咯人。

阿爹阿娘对着两个会念书的闺女特别好说话,自然不反对,不光不反对,还补了一句:“再给她们各打一张小书桌吧。”闺女们会念书,家里就供着,大了可以嫁县城去,吃商品粮,还可以补贴娘家,划算。

“谢谢爹娘。”小妹特别会来事。

嵩环美只在一边笑笑。

“爹,我也要一张……”小弟跟着小妹会数到一百,还认了不少字,也要提前上学。

“行。”这是小儿子,阿爹阿娘自然会多疼两分,反正木材不要钱,大儿子也要多练习练习木工活。

皆大欢喜。

……

冬天到来之前,小妹自己捡了很多木柴,又想了一个省柴的法子可以自己睡一屋(让小竹马帮她改了炕,就热个炕头)。

嵩环美却不想这般折腾,抱上自己的被子去新屋跟着大姐睡,大姐是个爱干净的姑娘,温柔体贴,非要让她睡暖烘烘的炕头。

整个冬天,嵩环美跟着嵩娘和大姐进了几回深山捡松子和榛子等山珍,深山有狼群有野猪群,一般情况下不能进的。

想进深山,村长会与附近几个村联合起来,猎户们会带着青壮年去打猎,剩下的老弱妇孺便在外头。

猫冬时,嵩环美就跟着大姐学习如何缝衣如何做鞋,她偷偷给自己缝了一件兔毛小背心,一双露半截手指的毛线手套。

……

1956年9月1日。

一开学,小妹便跳级了,与嵩环美一样成了三年级的小学生。

嵩环美不想出风头,时间又还够够的,便按部就班的,哦,她是想上中专(初中三年,中专三年),这个不花钱还有补贴,还包分配呢。

小妹聪明又能干,嵩环美挺有压力的,好在她成绩也不差,还是双百。

就是如此,同桌王小丹还是说她不如妹妹。

“是啊,我小妹过目不忘,是个小神童,她是要考大学的……”嵩环美点头,不让这个同桌挑拨她们姐妹之情。

“你呢?”大学啊,想也不敢想呢,王小丹大眼瞪圆了,小声问。

“念书太累了,我啊,先考上初中再说吧。”嵩环美可不敢说要考中专,这个时期中专比高中难考的多。

“我也是,只要考上初中就行。”王小丹所在的王家村与嵩山村隔有些远,骑自行车也得半个多小时呢,她爸爸是村长,本来可以在王家村小学上学的,为了这边更高的升学率才过来的。

小妹带着竹马一同跳级过来,把整个三年级都带动起来。

三年级老师是那位返乡许知青许老师,他还不到三十岁呢,当然他是被迫返乡的,他本是大户人家出身,是个大学生。

在城里没有背景,岳家只是工人家庭,也依靠不上,他又不会讨好领导,才被返乡的。

许老师还是有理想的,他与城里妻子和平离婚后,一直没有再娶。

经过了这一回的挫折,许老师内心成长了不少。

这一回,许老师在这三个好苗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与校长私下一沟通,想教个全县第一出来。

校长是想在上头拨点钱下来,把土坯教室变成红砖的,而许老师是想调去县城。

很明显的,老师对他们开始严厉起来,老师右手教鞭,左手道理。

严厉是有用的,班级期终、期末的平均分很漂亮。

小妹也在班级上说,初中生可以进城当工人什么的。

……

可惜一进入1958年,有一半学生吃不饱,不来上学了。

那一半学生大多是外村人,近的步行半小时,远的要一个多小时呢。

不过饥荒过后,他们都重新拿起了书本,重新参加了升学考,考入了初中。

嵩环美他们十几个同学一起考进了县城中学,这个成绩很漂亮了吧,可惜这一年的年景很差,去年下半年便开始干旱,秋收减产,可公粮却只多不少。

因此,校长和许老师谁也没有达成目的。

这个时候,县城领导们只想着去哪里搞到粮食,粮食,粮食(大约是作者设定吧,五八年开始便有人被饿死了)。

唉,老师们的口粮也不够吃的,还贴心贴肺的对他们,着实不容易,嵩环美悄悄的给校长和许老师送了豆类和鸡蛋,补补身子吧。

……

小妹也没有学过小语种——俄语,便早早带着大家,跟着二哥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