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那人那夜
京城午后,一场暴雨之后,炎热无比的天气得到了些许的缓解。
乾清宫中,朱厚照穿着薄衫从闷热的寝宫之中出来,沿着回廊去往后园。暴雨之后的夏日午后,难得清凉时光,朱厚照迫不及待的想出来透透气。
最近这一段时间,朱厚照心神不定。北征战事牵动着他的心,让他夜不能寐。朝廷的局面本来已经稳定了下来,但随着收复河套的失利而变的一团糟。在迫不得已之下,他不得不答应张延龄的条件,再一次请自己这位无所不能的舅舅出山救火。
讨论群五六37四三陆七伍
虽然,舅舅提出的条件很是苛刻,很令自己不高兴。但是这一次张延龄确实是发怒了。他若不肯出来收拾烂摊子,自己真想不到会有谁能够收拾残局。
那天晚上,自己在张延龄府中,在张延龄的书房里,张延龄向自己提了四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便是,张延龄提出,此次只要他北征成功,皇上便需要听他的奏议,解散内阁,改革朝廷内外架构。
张延龄说,现有朝廷架构,内外廷分庭抗礼,勋贵集团世袭领军,已经让朝廷陷入了争权夺利文武分裂的局面。朝廷架构必须改革,才能彻底改变这样的局面,避免这种内外廷和勋戚三大利益集团相互争夺的局面。
张延龄要求恢复大明立国之初的朝廷架构,恢复宰相之职,设立左右宰相和平章政事等官职统领六部。废内阁,废内廷披红之权,禁止太监参政领军甚至是监军。
张延龄提出,京营边军以及地方卫所兵马实行统一兵饷装备制度,不搞特殊化。他还说,要改革领军机构,集中统一的领军衙门,以统领除了京营之外的天下兵马。比如说,重新设立大都督府。
张延龄说,必须要改变朝廷混乱和相互制约的架构,明确行政军事的职权,明确内外廷的职责,禁止乱伸手和越界行为。解散怨声载道的东厂锦衣卫衙门,其职责大可归于禁军和刑部御史台等部门。加大御史台的监察力度,让御史台发挥更大的监察作用。
那天晚上张延龄说了很多。政务权如何制约,领军和调兵之权如何分开,御史台如何发挥监督作用。宰相大都督如何选拔考核等等。
其实朱厚照并没有全部听进去,虽然他也隐隐觉得,张延龄这么做的目的似乎确实是为了大明好。但是。这一次是因为自己和外廷瞒着他发动了河套作战,张延龄甚为愤怒,所以他才乘机提出解散内阁,改变架构这种条件。
虽然张延龄说,他不会谋求去当什么宰相大都督的职位,朝廷任命别人便可。但是在朱厚照看来,这些话显然都是违心之言。张延龄要打破任职的壁垒,他不满足于领京营和水军衙门。他要更大的权力。他想要当宰相,想当大都督。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其实朱厚照也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他对张延龄还是了解的。自己这个舅舅绝不是什么野心家,也不用担心他会夺了朱家的基业。他只是想做一番大事罢了。
只不过,这一次张延龄对自己的强硬态度让朱厚照觉得不适。当然了,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怪自己一时冲动,答应了收复河套的军事计划而没有和张延龄商议。张延龄应该是真的对自己失望了。他提出解散内阁这些主张,想要掌控住局面,其实也是一种不希望以后局面脱离掌控的担心。
对朱厚照来说,尽管有种种的不快,甚至有些恼火张延龄这一次的反应。但他清楚的知道,此时此刻,只有张延龄能收拾这个烂摊子,他只能答应了张延龄的这个条件。
并且,在张延龄出征之时,他命人将铸造好的大明天下兵马大都督的金印当做饯行的礼物送给了张延龄。那便是告诉张延龄,他会履行他的承诺,如果他凯旋归来,大都督府大都督的职位便是他张延龄的了。也就是说,朝廷的机构改革也会按照张延龄的意思进行。
第三个条件,便是张延龄提出的调兵请求和全面北征的方略。张延龄要求允许他率领外四军,以及点名了大同总兵胡祖光领军出征。并且提出,这一次出征索性一劳永逸的解决鞑子的问题。要将鞑子驱逐到漠北,歼灭鞑子的大部分主力,力保起码数十年的边镇安宁。
朱厚照虽然觉得张延龄这个大胆的想法怕是有些好高骛远,但这既然是张延龄提出的出兵的条件,那么目标大一些也自无妨。自己其实只需要他们能够收拾这次的烂摊子,保证边镇安宁便可。
当然,朱厚照也清楚,为何张延龄会要将外四军带走出征,那便是针对江斌的公然行动。他要将外四军从江斌手里夺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对自己宠信江斌,而江斌对张延龄屡屡冒犯的一次公然的打击。
朱厚照知道,这一切还是因为自己没有惩罚江斌所带来的结果。这一次,朱厚照不能,也不想包庇江斌了。毕竟外四军出征,总比将京营团营拉走为好。
再者,江斌辜负了自己的期望,这个人从未能给自己带来惊喜,他是个庸才。在这种局面下,自己不能为了这个庸才而坏了大局。反而应该远离他才是。
那天晚上,张延龄提出的第三个条件便是,要整顿吏治,对外廷文官进行一次大甄别和清理。张延龄提出的要求很简单,自己会查清楚河套兵败的原因,所涉之人无论是谁,一挖到底,连根拔起,统统该杀的杀,该清理的清理。要将文官中的一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全部铲除。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朱厚照当然明白,张延龄这么做的是针对自己没有对杨廷和费宏等人进行问责的行为而来。朱厚照心里有苦自知,他批准的计划,若是以计划不妥问责杨廷和,岂非是自己打自己耳光?所以,虽明知杨廷和费宏等人的解释是在推卸责任给杨一清等人,却也只能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