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不是奸臣 > 第123章 咱上面也有人

第123章 咱上面也有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朱家父子的一番表演下,张国纪和王昺立即上书朝廷,向崇祯皇帝陈诉在凤阳的所见所闻,二人很“客观”地记录了邓玘在江北的所作所为。

崇祯皇帝接到这二人的奏折后很愤怒,虽然崇祯皇帝身旁的太监宫女早就习惯了皇帝的愤怒,可当崇祯皇帝看到这封奏折时爆发的愤怒依旧让太监宫女们大吃一惊。

当然崇祯皇帝有足够的理由释放自己的愤怒,在崇祯皇帝看来,老子祖坟都被人烧了,你这个混蛋还敢跟我玩虚的。

所以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邓玘能混到如今这个份上,不说手眼通天但在朝堂也有自己的耳目,张国纪和王昺的奏折一递上去,邓玘就接到了消息。

听到有人敢告自己的黑状,邓玘也表示很无奈,在邓玘看来,这是总有小人要害自己。

不过无奈归无奈,邓玘并不打算做什么,倒也不是说邓玘不在乎,而是邓玘在朝中也有人。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若这话放在官场,那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

邓玘能混到这如今这地步,靠的可不仅仅是杀人利索而已,人也有关系,而且是通天的关系。

邓玘是四川人,内阁次辅王应熊也是四川人,这不是巧了嘛。

当然邓玘若一直是个小兵,那王阁老是不认他这个老乡的,可邓玘自从因带兵进京勤王而被崇祯赏了总兵时,王阁老还是对这个小老乡非常照顾的。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两人熟稔之后,邓玘索性让自己的儿子邓文拜了王应熊当干爹,如此一来王应熊可就变成邓玘的老大哥了。

王应熊在崇祯皇帝那里可是仅次于温体仁的宠臣,其权势就连温体仁也得礼让三分。

在朝中有了这么大一个靠山,邓玘这脾气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嚣张跋扈乃是平常操作,纵兵劫掠百姓更是稀松平常,这些事在别人看来是死路一条,可在邓玘眼里这就不算事,毕竟没谁会为几个普通老百姓得罪当朝内阁次辅。

可惜的是邓玘这次看错了人,他以为摆了朱大典一道后,朱大典会看王应熊的面子放他一马。

可他没想到的是,若朱大典放了他这一马,那这锅可就得朱大典自己背了,在王应熊的面子和自己的前途上,朱大典很明显选择了后者。

至于张国纪,那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主,纯粹的工具人而已。

崇祯皇帝看过奏折后当即让王应熊到跟前回话,一见王应熊的面,崇祯皇帝当即用奏折甩了他一脸。

王应熊被甩一脸也是懵逼,想想自己这段时间也没犯啥错啊。

要知道自从凤阳被焚,王应熊差点就淹没在言官的唾沫中,若不是崇祯皇帝死保,他早就回四川吃火锅去了。

正因如此,王应熊这些时日才格外的低调,生怕又生出什么事端惹得崇祯皇帝不高兴。

所以王应熊被崇祯用奏折甩一脸后赶紧捡起地上的奏折看来起来,看完奏折后,王应熊这才明白自己感情是被邓玘这龟儿子连累了。

心里已经暗暗问候了邓玘八辈祖宗后,王应熊当即向崇祯皇帝表示,这事跟我没关系,我和这邓玘不熟,我建议对这种跋扈将军严格处置,以儆效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