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不是奸臣 > 第75章 打包撤离

第75章 打包撤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和城内大战稍歇,李焕正在收拾残局,可距离太和县百余里之外的凤阳则又是一番模样。

在十月万闯贼的可劲糟蹋下,昔日还算繁华的凤阳城早就不成样子了,闯贼们吃饱喝足后,总算要打算从凤阳撤离了。

不过来时众人两手空空,可走的时候却是收获满满,有时候这人啊共苦容易同甘反倒难了。

当日闯贼们先是在车厢峡差点被陈奇瑜包了饺子,好不容易花钱买了条活路掏出车厢峡,本想在外面好好快活几日,可不想走了一个陈奇瑜来了一个更猛的洪承畴。

话说崇祯二年,陕西韩城爆发王左桂之乱,当时的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兵又无将,看着杀气腾腾的流民军只能干着急。

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中,身为小小参政的洪承畴毛遂自荐,申请临时抽调军队前往平叛,这个时候的杨鹤见有人主动请缨,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思,让洪承畴真的带兵前去平叛。

有人说名将是天生的,显然洪承畴就是这么一个人,进士出身从未带过兵的洪承畴领着一干刚刚募集而来的团练就杀向韩城,可谓生猛至极。

不过更生猛的还在后面,洪承畴第一战就斩杀叛贼三百余人,就这战斗力都把这帮刚刚放下锄头的流民叛军给吓懵了,感情打战和种地还真是两回事。

韩城一战洪承畴在陕西声名鹊起,自此也踏上了人生升官发财的快车道,参政、知府、巡抚、三边总督、五省总督,洪承畴短短五年就干到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不过洪承畴官升的快,靠得可不是什么教化百姓、富国强民,而是就一个秘诀——杀,坚持抵抗的杀,投降的也杀,但凡落到洪承畴手里的闯贼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人头杀的越多洪承畴的官升的越快,可以说洪承畴头上的那顶乌纱帽靠的就是无数闯军的鲜血给染红的。

如今闯贼把大明朝的中都凤阳祸害成这个鬼样子,更可恨的是还把人老朱家的祖坟给点了,这事别说皇帝忍不了,是人都忍不了。

普通人忍不了估计就是抄家伙自己上,可皇帝忍不了那洪承畴就得抄家伙上。

俗话说天子一怒,流血漂杵,为了缓解崇祯皇帝的愤怒,也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那顶乌纱帽,可想而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洪承畴与这些闯贼必然不死不休。

以高迎祥为首的这伙闯军太清楚洪承畴的脾气了,为了早日脱身避免被洪承畴给咬上,高迎祥今日起了一个大早,打算越齐众蒋商议一下接下来的撤退事宜。

不过众将到来之前,高迎祥特意让自己的外甥李自成到自己的房内来一趟。

“舅父,你找我?”来人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天庭饱满,高鼻梁,深眼窝,连鬓的大胡子常年没有打理,沾满了油污血迹变成长条,进的屋来脱下头上那顶白色尖顶旧毡帽。

此人正是高迎祥的外甥李自成,原本是大明快递员的李自成因为大老板崇祯想节约开支而莫名其妙的失业了。

没了饭碗的李自成为了活命只能投入到造反这个看似很没前途的事业中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