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夺嫡不如当神医[清穿] > 第210章 十九岁的开年

第210章 十九岁的开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康熙三十八年正月十四,清朝廷在紫禁城保和殿前设宴,宴请沙皇彼得一行。为元宵节准备的宫灯被提前点了起来,红妆映雪,百米如一,分外壮观。

不过在正式开宴之前,双方还是唇枪舌剑地试探了一番。

“尔乔装入京,是戏弄朕吗?此等羞辱,按照我大清律令是会被判死刑的。”康熙先发制人道。

康熙的话被传教士和九阿哥分别翻译了过去。彼得半点不慌,笑着举起杯子:“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您的臣子让沙皇向您下跪,这种羞辱,按照俄罗斯的律法也是会被判死刑的。”

康熙想说这不是那时候不知道你的身份嘛,这是大清的错吗?但转念发现彼得当时还真就给自己单膝下跪了。微服私访微服得这么敬业的吗?康熙心里大骂混蛋,但他是要脸的人,可不想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信不信他一句“是你没说”抛过去,彼得立马甩回来一句“你们也没问啊,大清官员失职”。

这种无赖话眼前这家伙绝对说得出来。

康熙一眼就看出来了对方是个厚脸皮的政治动物,同类之间的玄妙感应,别问为什么。不过无赖归无赖,脑子是真快,胆子也是真大。

万岁爷露出一个假笑,继续他的外交辞令:“沙皇不过跟我长子同样的年纪,就已经是一位明君了,真让人感慨。不知沙皇此次拜访,有何用意啊?”先拿年纪辈分占个便宜。

彼得也跟着假笑:“我自认为还配不上明君的夸奖。继位这些年来,除了练了几万精兵,打下了一个海港外,在文化和科技上毫无建树。所以我才以学生的身份周游各国,想把美妙的诗篇、图画和精湛的工艺带回给我国百姓。”

妈的,什么叫做“除了几万精兵,打下海港外别无建树”。翻译的传教士脸都白了,还是九阿哥面无表情地把沙皇的原话给翻译成了满语。

康熙:老九可真是个翻译上的人才,把威慑与示好传递得原汁原味。下头几个满洲老爷们已经左脸气得要拔刀,右脸骄傲得直抽抽了。就连太子都没绷住,喜怒都流露在了脸上。

只有康熙依旧老神在在。“仰慕文教好啊,相信贵国一定能在沙皇手下繁荣昌盛。”

皇上给事情定性了!起居注的书记官连忙动笔写道:某年某月某日,俄罗斯沙皇仰慕中原文教,微服而来,席间如此言语……写完,这位小书记官松了一口气,太好了,他在坚持事实的基础上没有落大清的面子。

沙皇再牛逼,也没有意识到“文教”二字在儒家语境下的特殊意义。孔子从前说“远人不服,故修文德以来之。”通过文化的昌盛吸引来异国之人,还是一个大国的皇帝,这无异于儒家对施政者的最高褒奖,是国家软实力的极大体现。

在场的汉臣们脸色都亮了起来,颇觉得与有荣焉。还有人暗暗思索,这沙皇知道要修文教,可见不是个简单人物。

彼得感觉到了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突然亲善了起来。清朝皇帝也下令上菜,同时歌舞队也出场了。刚刚那句话有问题吗?他确实是来见识科技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俄罗斯的贵族分封制太落后了,占据官位的都是一群猪脑子。清朝的那什么科举就很有意思。

想了半天,彼得只能认为,自己求知的态度满足了对方的虚荣心。他不是个性格拧巴的人,顺势抛开这件事,一边吃饭敬酒,一边跟康熙商业互夸。他对漂亮的八公主还存了心思,维持君主尊严的前提下稍微捧一把潜在的老丈人没什么丢人的。

至于同样在商业互吹的康熙,吹着吹着就酸了起来。因为他发现,这个俄罗斯沙皇真挺厉害的。能屈能伸,能文能武,也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他自己二十七岁的时候,也就跟彼得在伯仲之间罢了,不过康熙自己多几分老成稳重,彼得多几分雷厉风行。

“前任沙皇真会生儿子啊。”康熙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在此之前,他对于自己亲手养大的太子是很满意的,大阿哥他也很满意,看两个儿子摩擦起来,也觉得这是在磨练太子的心性。然而跟差不多年纪的彼得一对比,太子恐怕不够对方玩的。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康熙对于太子今天在宴席上的表现有些失望,进而对国家前途产生了担忧。彼得跟太子是同龄人,大概率活得比自己长。等到太子继位……不一定会跟彼得在战场上干起来,但哪怕只是外交交锋,他儿子一个好脸面的温室花朵,对上厚脸皮的草莽英雄一定会吃亏的。

心塞了的康熙爷觉得吃着山珍海味都没什么胃口了。偏偏当他目光扫过去的时候,发现太子的表情跟往常一样,笑眯眯地接受着几个弟弟的敬酒以及太子党官员的恭维,顿时觉得更加心塞了。

就在这种各怀心思之下,盛大的宴席进行过半。彼得沙皇和戈洛文大使已经接受了大部分二品以上官员的敬酒。酒喝得差不多了,到了氛围正好谈合作的阶段了。

“朕之弘文馆中,都是饱学之士,经史、书画、诗词,绝佳者具有。这点传教士也是清楚的。”意思是彼得可以去弘文馆学习文教,不过什么火器营、瓷器窑之类的,抱歉,国家机密。

彼得:“我带来的礼物里面可是有两支最新款的手.枪,还是我从欧罗巴带来的呢。”

康熙:“这种手.枪,朕已经让能工巧匠去仿制了,待你离开时,就将仿品作为回礼送给你,你可以看看是不是比原品好使。”我们大清的火器技术也是很强的,少瞧不起人。

“哦?”彼得来了兴趣,“卖吗?作价几何?我这枪买来的时候是九十枚银元,很实惠,我一次买了两百支。大清的枪,同样的质量,要是低于七十银元一支,我一气买他五百支。”

康熙突然发现,自家的火器,好像因为造价高的缘故产量一直上不去。可不是造价高嘛,就造办处又是雕花又是上色的劲头,得多花多少银子。

原本康熙觉得火器贵点没什么,便宜的话岂不是老百姓也能私造,那还得了?这种利器还是高价存在于满族权贵中比较好。然而现在听彼得张口就“两百”“五百”地买,屁股就有些坐不住了,这欧罗巴各国,是存了多少火器啊?

让戴梓降成本,提产量!现在!马上!

火器买卖谈不下去了,康熙心里知道自家一支枪多少造价,说出来只怕会被对方瞧不起。于是不动声色地将话题转到医药上。俄罗斯的医药还是比较短缺的,气候恶劣婴儿夭折率奇高。

一件件说下去,能够交换的经验技术还真不少。此时的沙俄自己文化略显贫瘠,但他能转卖欧洲各国的技术典籍啊。这么一算文化领域的合作真是一片蓝海。

康熙和彼得相互对视,彼此心照不宣,如果解决了贝加尔湖南岸的领土纠纷问题,接下来大清和俄国之间应该会有一段较长的和平时期。和平什么时候打破,就看谁先衰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