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仅止热闹
其土昭昭,其道堂堂;众民毋恼,载言载笑。田连阡陌,地分错落;生斯驽庶,但习耕刨。居食有常,觅财有方;勤躬勤作,终有所养。
仆不怙人恶,绅不害贫梓;幼不藏妇怀,女不惧家翁;兵过处皆安,官经此少动;如此风景者,是为公课桑。
行军道上,两旁冬田稍覆雪,仍可见有豆麦在霜中,是来年开春后才可收割的过冬作物,看着似死如枯,也确凿会冻死许多,但来年却可收得甘香黍子,是其所谓舍得。
不少有经过旁边的课桑农民,也不惧他们这一支长军,见了好奇少年兵,还会与其打打招呼,悠悠吹起哨歌,往别人家走去。
再远些的山底还能见青,有未枯草木,正傲熬今年严冬,不见鸡犬,估计是怕了时来时有的寒风,一身皮毛,也难敌钻骨风。
渡过危山后,进入临近亡卫地界,连温度都转暖许多,极北与东山外海对吹的寒风潮冷,都被三山抵于之外,是故国相才将这里视为武国核心。
可笑的是如今武国最繁华的地方,除了御京一带,其余皆是旧唐亡卫的国土,唐卫与南武地方相连,构成了多国商转、官家粮仓、三山牧场一线武国命脉。
而守卫这个地方,为武国百年计,必严兵重军驻防,只是往西去的北冯关不属武国而属周,好似围城有一阙,于武国国朝而言,有些不安。
到底是偏南地域,冰河还不曾冻上,有水力筒车,也有自行横板水车取水浇田,目之所及,万顷良田皆是如一。
“这里是武国原有的产粮地,灭卫之后经皓水走势,能与旧唐连通,而卫国土地肥沃,却少有耕植,
国相因其地利,一并改为官田,此后若是这一境平原丰收,武国可数年不缺民食与粮草,
而三山高台那边也有了缓冲,只需守住北冯关外旧唐故地,与几条连接宋与南均的关要道路,这里便是无虞,不似北武四战之地”
张毅为武小武罗宪他们一一仔细解说道。
“所以这里的道路都是这么宽大平整么?”
李乾问了句,张毅即答:
“不单止这里,近些年来只要是武国境内,所修道路都是这样的,商贸车马容易,若有战事,调兵遣将行军更容易”
“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乘着这几年多攒了些底子,徭役能赚银钱,修缮工事也轻,百姓就没多大怨言,
你们看亡卫之民,可有思念故国的?没有罢,自纳入武国土地后,国朝也重视,就没生过乱子,
旧唐国东土也都是这般情况”
“这其中武王与国相的功劳当属最大了”
李陵评价道。
“也是,不是武王当年保下北冯关以东万民,他们也不会有如唐国在时的富足生活;
虽说是武王率军灭的卫国,但卫民不怨言,也是国相居中调度得好,然则若非卫国贵族不恤民,想不生乱也难”
“这就是人和之故,天时地利人和,卫国什么都站不住脚,不灭就没道理了”
方境远难得插得上话说说句话。
“也怪末代卫侯滋生野心,想要快攻吞并旧唐南冯关以东,那已归武国之土,不然何至于招致灭国之难?!”
李镌则道。
“别国还说我们武国是在‘粉饰太平’,分明是武国觊觎卫国肥沃土地呢!”
赵安津口头不爽,心里嗤笑。
“虽然并非这样,但灭了卫国之后国朝的一概动向,怎不令有心人遐想?”
“他们可恨不得是他们吞了卫国,而不愿让武国做大起势”
武小武他们到底限于乡里村间,这些事情不甚了解,于是便一贯听着就好,就当增长见识了。
“怎这样吵闹?!”
百夫长终于是忍不了了,走到这几人行口舌之争的地方警告一声。
“大人,我们是在商讨国事,不是胡乱吵闹”
罗宪回道。
“商讨国事?
我觉得你们是在妄议朝政,还非议他国不是”
百夫长瞪了罗宪这小胖子一眼,而罗宪则是一副死猪不怕事儿的样子,哪里会被他看一眼就害怕。
“入了城再这样没点兵样,你这临时什长就别想当了,称早给人打下手去”
听了这话罗宪立马就闭嘴了,虽然他仍是不服,但对于当官的渴望可不小,于他这么个官痴而言,什长虽小却也是块肉,进了嘴决不吐出来。
“你们呢?”
百夫长目光一扫,刷满了他许久不管底下人的权威,武小武张毅看了皆识相地答了声诺,这事也就过去了……
紧接着的行军时间是十分枯燥的,因为道路平坦,且少有泥泞后,且在危山后第一个驿司,以半日收拢回全部人马,再补充完所缺马匹坐骑及其所有必须物资后,再启程。
这下他们终于可以全员上马一路策奔,连续经行两日后,也再没有在沿途驿司歇息过,因大雪已经迟了许多,后面还得如这般追赶时间。
“前面就是卫城,城外三十里,全军停下整肃检行,
入城后,不得交头接耳,不得猥琐弓背,不得斜视唾语,如有违者,军法处理!”
既过界桥,军侯复又开始来往奔走传令,又令百夫长去底下再行交代,务必严令禁制。
百夫招来五什长,与武小武等临死什长仔细嘱咐所有注意事项,比之军侯所令还要严苛、全面一些,但可看出全军上下大人们的重视,他们也当认真起来,规制所部下属。
调头盔,紧皮甲,连绑脚绳子模样都俱到,还不忘帮座下马匹擦扫一下,这表面功夫算是到位了。
卫城,听名字便与亡卫有关,也正是亡卫的国都,因卫国国主只是侯爵,是故只称卫侯,国都自然就不是卫王城。
城内的亡国贵族很多,归属武国时日尚浅,且神经敏感,异常惶恐,有个风吹草动就紧绷心弦,反应过度也是难免。
而城内军队七成为武国军,三成为亡卫征兵,虽说武国国朝待之一视同仁,但那些亡国却不这样想,每有军队入城都会以为武国上官有动作,生怕遭了迫害。
因此曾发生过一些诡异之事,比如一贵族曾负荆棘于街市,上缴府中刀兵,连菜刀都上交了,甚至散财于民,以消去旧时作恶民怨,只为免于被一朝清算。
又有贵族恶向胆边生,纠结百十人,扯了反旗直接冲撞官邸,然后便被当场典刑正法了;当初甚至还有贵族直接去卫侯宫抢了卫侯夫人、郡主及一众妻妾,转手就出城献降军前的。
总之是亡国高压之下,精神压迫日久难疏,几近疯狂了,如今过了几年安生日子还好些,也知道武国治卫的决心,武国国朝再对少恶悔改贵族多有安抚,是故才归心于武。
武国军队如此,也是为了彰显国朝态度,与民无损无伤,更与他们这些惴惴不安的亡国贵族秋毫无犯,是为表率,也为令他们相信武国能护他们周全,贵族安,则卫民安,如此道理而已。
军至城外二十里亭,有驻守城司甲兵来探询,偏将军打马出去,互相交换身份牒牌,通了来往原因,才能继续向前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