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 第54章 立宪

第54章 立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禀会长,诸位,如今我们新军已经编组,官员,属吏也已选拔,然如今在准备大出之时,还得对新迁入山民,和依然还有慕名而来的山民进行安置,安顿,扫盲,教育,开荒,管理诸事,而且这些还得在我们大出之前全部完成,以保证大出不受内部掣肘也,故学生建议,先定规矩,再定尊号,方为如今最重要之事也”

学子一边,二十二岁的徐元朗出列拜道。

李郓一听会心一笑。

而台下众人则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此人脑子还真好使啊,真是直击要害”

刘元稷向李郓轻声说道。

“我们正想着怎么立宪,怎么制定宪法呢,就有人提出来了,但这尊号又是啥啊”

于海皎也低声说道。

“尊号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尊号,比如唐太宗,明宣宗一类,这武和宣其实就是尊号的一种,这一类称为庙号,皇帝还有一类谥号,比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一类,当然一些被封侯封公的人,也有如武襄,文正一类的封号,这些也可以称为尊号,不过这些是给死人的,活人的也有,除去个人,就是国家了,比如国号也是属于这一类”

“那徐元朗也算我得意门生,天赋异禀,三年的时间几乎把我所教授的学了个遍,如果不是因为出生山民,而是能够在这个时代正常学习知识的话,中个科举,考个秀才问题不大,举人,进士应也没太大问题,至于他所言的尊号,这里应该指的是建立国号,以发号施令的意思”

李郓向二人解释道。

“才考一个秀才啊,那还不错,就是不知资质和未来发展会如何”

刘元稷赞叹道。

“你以为这个时代秀才那么好考啊,这个时代科举分童试,也被称为童子试或者院试,考中的才被称为秀才,有了参加科举的资格,而这个时代就算再差读书者怎么也有几十上百万吧,一年能够考中秀才的也就十之一二,可比后世考状元还难呢”

李郓摇头叹息道。

“不会这么难吧”

刘元稷惊呼道。

“除去童试以外还有乡试和会试,乡试中举后就可以进京参加会试,会试得进士,便可做官了,如今的大明一般三年一大试,也就是所谓的春闱,一般在二月初进行,一次乡试录取者不过千人,会试也就是三百人,而你可以想象一次乡试的人数究竟有多少,难度之大由此可见”

李郓默然笑道。

“我记得不是还有殿试吗,怎么到会试就停止了呢”

于海皎问道。

“殿试是皇帝点状元的环节,同时也是皇帝亲自考核会试中者,并安排名次,所谓头甲,二甲,三甲等等,所谓皇榜,就是这么来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这便是所谓人生四大喜事”

李郓点头笑道。

“这立宪,立国之前我们都商量过,不过看他们的反应,如今我们应该郑重考虑一下这事了”

于海皎摇头说道。

“立国还太早,等拿下广州后,再立国不迟,但这立宪的确可以提前考虑了,制定下宪法,刑法和各种律法,加上我刚刚颁布的条令,律令,政令,规章,我们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一一改进,修改不迟”

李郓点头说道。

“咱们仨也表个态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