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 第34章 造枪造炮

第34章 造枪造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好,好,一切听你的”

刘元稷笑道。

“铁水有了,你打算如何用呢”

李郓问道。

“先拿来造枪造炮,一会我就带工匠弄机床,镗床,车床和锻压锤,用来打造枪管和炮管,另外弹簧我也打算优先制造,步枪我就用击发枪,火炮我打算打造燧发炮机的加龙炮,炮架采用铁木混搭,再配手柄,可以让炮身按照不同射击角度进行调解,射击,枪炮,弹簧之后,就该轮到蒸汽机了”

刘元稷笑着向李郓解释道。

“之前你说过,弹簧有了高炉炼铁后,便可拉制”

李郓想了想,问道。

“是的,其实弹簧并不难,虽然目前我们没有拉制弹簧的机械,但是人力加水力,问题到不大,就是产量不高而已,要是有了蒸汽机,弹簧那就可以大批量生产了,对了,说起这个我想起来了,有了这种铁,我们还可以打造怀表和机械钟,反正都是一些齿轮簧机组成,结构不难,时间也可以按照西方的一分一秒算,不过我们这边一秒称为一刹那,一弹指是十刹那,一分钟是六弹指,六十刹那,我们到是可以以此来改进表盘和时间”

刘元稷忽然焕然大悟道。

“好接下来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看这五座高炉恐怕不够,多弄些铁出来,好保证我们使用”

李郓拍了拍刘元稷肩膀,笑道。

“放心吧,我自有打算”

刘元稷点头说道。

见刘元稷信心满满。

李郓也倍感振奋。

之后的两月,刘元稷便带领工匠开启了全面发展的模式。

首先是水力车床,镗床。

并利用将铁水倒入模具之中,经过水力锻压和捶打后,打造成枪管,炮管。

再用车床进行内壁精加工,镗床拉制镗线。

不过目前镗线,刘元稷仅仅只是在枪管内进行,经过半月努力,刘元稷试制出了三根镗线不同的枪管,按照四,五,六条镗线布局,并将他们放在了木架上,放入弹丸和黑火药点火试射。

经过测试,刘元稷发现,无论是两百米,三百米还是四百米的距离上,六条镗线的枪管明显精度,稳定性都是最好的。

这到符合常识。

不过刘元稷经过反复测试最终还是选择了四条镗线的枪管作为制式枪管配置。

除去四条枪管工艺简单,容易大批量生产外,刘元稷主要的考虑还是枪管甚至整支枪支最好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酷暑炎热,是潮湿多雨,还是干燥狂沙,枪支都能保证正常射击,那才是最优秀的。

而对于枪管来说,镗线越多,越不利于后期保养,自然难以适应各种恶劣条件。

更别说四条镗线的枪管只是相比于六条镗线的枪管精度,稳定性差一些,但是比起这个时代大部分还属于火绳枪,明军还大量配置三眼神铳一类的火门枪,西方哪怕已经有了燧发枪,枪机也极其复杂,必须手工打造,根本不可能如后世法国拿破仑时期燧发枪一般大批量生产。

所以综合考虑,四条镗线的枪管自然是最优选择。

整个枪管长一点五米,口径十二点七毫米,在刘元稷的设计之中,枪管之后还要配上枪机,枪托,刺刀等,到时候一支长枪总长完全有可能接近两米。

原本刘元稷打算将枪管打造得短一点。

但是经过多方测试,甚至刘元稷还弄出了纸壳配底火,硝化甘油的纸壳弹进行了枪管测试后。

刘元稷发现枪管越长,射击距离也越长,但是太长又显得太过笨重,而一点五米就是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有了枪管。

只要再弄出弹簧。

那击发枪就算完成了。

说干就干,刘元稷根据定律,依靠人力加水车,很快便制得一根铁制螺旋压缩弹簧。

有了弹簧不仅是击发枪,钟表内的簧机也将不再是问题。

四月八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