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幽并铁骑之齐王登基 > 第87章 齐王应百官邀约摄政监国(二)

第87章 齐王应百官邀约摄政监国(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俗话说的好,国不可一日无君,接下来众大臣商议着选下任皇帝继承大汉朝皇位。

可自董卓乱政以来,汉灵帝的亲生骨肉已全部死亡,至亲宗室也已断绝香火传承。

这样只好从汉室宗亲中选举合适的皇亲出来继承大统,尤其是刘虞、刘政、刘璋这等手中持有兵权掌握军队之人最为合适登基为帝。

以防像汉少帝刘辨、汉献帝、汉幼帝等为权臣所掌控,最终成为傀儡皇帝而被弑杀。

当即便有大臣们提出,让齐王刘政承继大统为皇帝,所提出的理由便是刘政与汉灵弟刘宏是兄弟关系,正好符合兄终弟继的上古传统。

何况刘政是在皇室玉牒记载的皇亲,现已为齐王殿下,不如让刘政登基为帝吧?

刘政对此事再三推辞,坚决不就皇帝位,后来经过协商和百官多次邀约,刘政才勉强答应以齐王名义暂摄朝政监国。

初平五年七月十六日,刘政正式以齐王名义监国摄政,并传檄于天下各州郡县,还盛情邀约襄阳王刘虞和蜀中王刘璋前来长安,商议拥立大汉皇帝之事宜。

刘政还派遣士孙瑞和马日蝉二人带着他的监国文书和大臣们的奏章前往蜀中,招刘璋前来长安相聚,共同商议大汉帝国的未来前景,但被刘璋委婉拒绝。

荊州路途太近,便派遣宣旨太监前往襄阳,中途被袁术派兵胁迫,当袁术得知刘政的用意后,情不自禁的嗤之以鼻,说刘政是故意为之,明显是不怀好意。

果然不出袁术所料,刘虞和谋士们也猜测刘政没安好心,是设计诳刘虞入京城软禁起来,便借囗身体不适,不能长途跋涉,也婉拒了刘政的邀约入京城的请求。

刘政在长安城齐王府内收到各方情报后,嘴角露出一丝微微得意的笑容。

他颇为自得为一脸疑惑之色的长子刘冕解说道:“冕儿,你是否还为父王不登基为帝而疑惑?嘿、嘿、嘿,父王今天便告诉你其中的奥秘。”

“只要我刘政不公开称帝,天下谁人敢自立为皇帝?到时候我便起兵前往讨伐逆贼,稳稳的占居大义,可胜过千军万马矣。”

只是他心中对袁术的表现极为惊讶,按照原历史中记载,袁术这厮可谓野心勃勃,很早便自立为帝,这次怎么如此反应淡漠?

最起码也该拍案疾呼:“刘政老儿一介酸儒老朽之辈,竟然敢以齐王名义摄政监国,吾四世三公嫡传子嗣,岂不能建国称帝乎?”

然后袁术这厮便心急火燎的自称什么大仲皇帝,设立文武百官制度,自己也好借机吞并豫州,剿灭袁术后顺势平灭袁绍等人,完成一统天下的梦想。

刘政虽对袁术此次的表现有所诧异,却并没将袁术放在心上,后来随着时光流逝,渐渐地遗忘此事。

反正在他的心目中,袁术连刘繇和刘璋都不如,自己一个猛攻便能夺得豫州全境,将袁术逼迫逃亡甚至当场斩杀。

而是将目光放在收复长安城周边郡县上,派遣部队逐渐将北地郡、安定郡以及长安城以西各郡县依次收复,奠定司隶校尉治下及京畿各郡县忠心归伏于齐王治下。

刘政以齐王的名义封赏沮授为雍州刺史,荀彧为司隶校尉,郭嘉为征南将军兼军师,田豫为征西将军,夏候兰为忠信将军兼幽州长史,徐庶为镇北将军兼军师。

程昱为安东将军兼青州刺史,贾诩为安北将军兼冀州刺史,郭援为安西将军兼并州刺史,荀攸为宣节将军兼军师。

赵云为忠义将军,张辽为忠勇将军,许诸为宣义将军,黄忠为宣勇将军,徐晃为神勇将军,张绣为建义将军,周仓为横海将军。

魏延、高顺、郝昭、张郃、王双、阎志、曹性、裴昌、廖化、曹仁、曹昂、徐盛、丁奉等均为中郎将,荀堪、田畴、关靖,甄尧、杜畿等为各郡太守。

小荀氏为齐王妃,甄氏为齐王侧妃,阿美为齐王嫔,确立嫡长子刘冕为齐王世子,还任命郭满为齐王府内侍总管。

并明确军政分开治理,文武官员各司其职等新律法,彻底将军政大权集中于齐王之手。

此时长安和洛阳附近的各大要隘都被齐王军队收伏,如武关、虎牢关、萧关、函谷关、子午关、伊阙关等重要关囗。

刘政有意识地抽调高顺和曹昂二人,率领包括陷阵营在内的万余步骑,防守长安城南端关囗子午关。

并派遣郝昭、许诸、张郃、曹仁及军师老毒物贾诩集中驻扎在安定郡和萧关之上,谨防韩遂和马腾等西凉叛军东犯长安。

而黄忠则升任为宣勇将军,新近回归长安城的孔融转首投在刘政麾下为文官,武安国也顺其自然的成为齐王麾下的将领,刘政念其忠直诚实,便安排武安国做了黄忠的副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