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幽并铁骑之齐王登基 > 第82章 幽并铁骑决战飞熊军(一)

第82章 幽并铁骑决战飞熊军(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在胡昭思绪万千之时,一位二十多岁的健壮青年从外面匆匆而入,向胡昭恭敬施礼后,低声问好:“小侄拜见叔父大人,叔父大人一別数载可安好?婶娘和兄弟姊妹们可好?”

胡昭脸带欣喜的颌首回应:“玉儿,你婶娘她们都安好,只是苦了玉儿,一直在外面飘波不定,都是叔父当年行事太过于谨慎,让玉儿受到极大委屈了。”

胡玉也就是′血雨’暗卫十七号眼含与叔叔欣喜重逢之色,低声回应着:“叔父大人言之差矣,孩儿没有遭受到什么屈辱?当初是以正式身份参加幽州军的暗卫组织。”

“还多亏叔父对侄儿从小的严格教育,在暗卫中很快脱颖而出,受到了主公的青睐,如今已成为主公的亲传弟子。叔父大人,我填写个人籍贯资料时,是如实填写的,会不会影响到叔父的如今策划?”

胡昭听出自家侄儿明显的对刘政忠心耿耿,虽惧于亲情关系不想和自己当面反目成仇,却不会因叔侄至亲而背叛他的主公刘政。

于是他挥挥手淡淡的随囗回应一句:“玉儿放心,叔父不会逆天而行,也不会为了门下弟子与齐王反目,叔父不过欲借敬献此关为由,向齐王领一份奖赏而已。”

胡玉这才放下心来,拍着胸膛向叔叔表态:“叔父大人请放心,侄儿奉上峰命令密潜入此关,便是乘势夺关迎接主公进京勤王,如今我叔侄强强联手,必能马到功成。”

第二天中午时分,刘政接到函谷关上传来′血雨’暗卫十七号的飞鹰传书,说他已与胡昭联手合谋用假信函将李利调出关去。

如今关上守军只有四千余人,他和胡车儿等人已潜伏集聚于函谷关南城门附近,希望主公明攻东城门,而暗中里应外和夺取南城门。

刘政接过密信后,心中惊疑不定,对于自己的亲传弟子胡玉,他自然不加以怀疑,可胡玉如何在仓促之间便取得胡昭的全面信任,又能强强联手呢?

可刘政数次察看多遍密信符号,与自己当初编定的号码完整无疑,这才最终放下心来。

令人叫来张绣和魏延,让他们立刻攻打函谷关东城门,又令与胡车儿已然熟识的赵云带领忠勇营去夺取函谷关南城门。

并暗中叮嘱赵云见机行事,切不可贪功妄进,一旦发觉事头有些不对,便要立刻撤出南城门,万万不可冒险攻打,以免上了西凉军的大当。

“子龙,你是吾帐下名将,要以自身安全为上,切莫立功心切有所闪失,切记,切记。”

面对刘政的谆谆教诲和细心叮嘱及关爱,赵云感激万分的施礼致谢,然后大踏步的率领忠勇营将士迂回奔向函谷关南城门。

李利在今日凌晨接到叔父李傕的求援来使,下令让他放弃函谷关回守长安城,先攘内而再安外,先将郭汜除去,合并西凉军部队为一体,再设法应对齐王刘政的讨伐大军。

原本就对郭氾有所不满的李利登时大为高兴,心中毫不思索,连忙率领着万余骑兵离开函谷关直奔长安城。

临走之时他还留下亲信将领郑无功率领着四千西凉军留守函谷关,并严令没有自己的允许,不准郑无功放弃函谷关。

从函谷关至长安城一路上都是宽敞的官道,也没有遇上任何敌人的阻拦,西凉军又都是骑兵部队,很快便来到长安城的东城门外。

驻守东城门的所属郭汜西凉军主将潘允,站在城墙上目视城下的李利军发出微微一阵冷笑,命令部下将士严守城墙,不放李利一军一马进入长安城。

李利对此很无奈,连忙绕道而行到长安城北城门外,向城头上的守军呼喊要命见叔父李傕。

守卫北城门的主将是李利的堂弟李式,听闻后大惊失色,连忙禀报自己的父亲李傕知晓此事。

李傕闻报后立刻赶到长安北城门处,向李利略加询问之后,得知还有郑无功率领着四千西凉军守护函谷关。

李傕连忙向李利叙说自己没有去书信联系他,并厉言呵斥李利速速回军函谷关,若关隘一旦有失,令李利提头来见。

李利此时再不明白自己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的诡计,岂不是蠢笨如猪,也顾不得什么礼仪风度,立刻下令全军回防函谷关。

等到李利率军回到函谷关西城门处,发现吊桥依然高高挂起,城头上依然悬挂着西凉军旗号和自己的'李'字帅旗。

可东城门外却响起震天响似的冲杀声,还时不时的有火焰冲天而起,看样子幽州军正在猛攻函谷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