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萧氏族亲
看着痛哭流涕的容留王,谷文益顿时是大怒地就说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对待我们的王爷,难道你们真不怕我们的大军将你们围剿一空吗?我奉劝你们一句,若不想人头落地就放了我们的容留王,到时我们会让开一条道路让你们回到大隋去的。”
等到谷文益说完后,萧墨宸呵呵一笑,道:“想让我们人头落地那也得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本都尉从茂山矿场一直杀到这里,早就将生死度外。而且本都尉还在茂山和咸兴城外给你们留下了两座京观,那才叫真正的人头落地。”
萧墨宸铿锵有力的回答,气得谷文益是浑身发抖。不过当他看到容留王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时,不由得又软了下来,说道:“你究竟想怎样才能放了我们王爷,只要你的要求不过分,谷某都能答应你。”
看着这家伙服软后,萧墨宸立刻就说道:“我们这群人只是想回家而已,并不想与你们再起干戈。只要你们放开出境的道路,等我们与大军会合后,自然会放了你们王爷的。”
听到萧墨宸开出的条件后,谷文益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就说道:“你们的要求我会上报给陛下,不过再给你们答复之前,你们不可再为难我们的王爷,若是容留王出了任何的岔子,你们就等着我们的报复吧。”说完谷文益头也不回地就出了营帐。
看着这家伙不甘心地走掉后,萧墨宸立刻召来了众将说道:“咱们得抓紧时间赶往下一座城镇,若本都尉没猜错的话,高句丽王并不想让我们离开这里。要不是容留王还在我们的手上,并让他投鼠忌器的话,这会儿高句丽兵就已经杀进来了,所以这里必不是我们久留之地。越早离开这里越好,免得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众将们在听了萧墨宸的话,立刻就下去准备了起来。而萧墨宸则留住了太史兆林,并小声对他说道:“容留王就是我们的挡箭牌,只要此人一天在我们的手中,那高句丽王就绝不敢对我们斩尽杀绝的,所以你务必要看好这家伙,绝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太史兆林慎重地点了点头,就转身离开了大帐。而就在萧墨宸一行准备绕过长星里时,渊太祚也收到了谷文益回报。只见渊太祚愤怒地拍了拍桌子后,立刻叫来了车逸平和庞泉龙就说道:“没想到那些奴隶们竟如此狡猾,非要与隋军会合后,才肯放了容留王。若真答应了他们的条件,我等还有什么面目去见陛下,所以先派人稳住他们,等我们的人马到齐后,就对他们实施突袭。同时派出死士混进奴隶营中,并伺机将容留王解救出来,一旦容留王脱险后,就对他们发起猛攻,绝不可留下任何的祸患。”
车逸平和庞泉龙在答应了一声后,也立马下去准备了起来。而就在双方斗智斗勇之时,孔士祥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涿郡。当隋炀帝杨广在接到了此消息时,不由得是面露惊异地就说道:“我大隋竟还有如此的悍卒,在异国他乡无任何援助的情况下,竟还能攻下两座大城来,真乃我大隋勇士也。对了,此人姓甚名谁,以前是谁的部将?”
这时候立在殿下的裴矩立刻就站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此人叫萧墨宸、字皓然,原行军总管来护儿将军的部下,并任职为骁骑都尉。当年来护儿将军率四万大军冒然杀进了平壤城,没成想竟中了高句丽王的奸计,等到来护儿将军逃回水军营寨时,身边只剩下了数千人,而这萧墨宸与一众将士则成了高句丽军的俘虏,并被押解到了茂山矿场成为了一名奴隶。
好在此人没有忘记陛下的恩德,听到陛下再次攻伐高句丽时,便召集一帮隋军战俘是杀出了茂山,并连续拿下了江源城和咸兴城这两座大城来。据我们的密使回报,萧墨宸此人骁勇善战,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硬是被他杀出了一条血路出来。同时此人还在一场大战中生擒活捉了高句丽王的胞弟高武,并且还在咸兴城外筑起了一座高句丽兵的京观来,还真是大涨了我隋军的士气。”
听到裴矩的话后,杨广乐得是哈哈大笑。当他又问起此人的户籍时,那户部侍郎韦津立马就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那萧墨宸乃兰陵萧氏族人,同时也是皇后娘娘的族亲。只不过他父母早已病逝,五年前投入军中,并成了来护儿将军的部下。”
当杨广听到萧墨宸竟是兰陵萧氏的族人时,忍不住就惊呼道:”没想到此子竟与皇后同族,若是让皇后知道了定也会喜不自胜。对了,那萧墨宸既然已在高句丽打开了局面,若咱们这时候强攻高句丽岂不就能造成两面夹击之势。再加上来护儿的水军牵扯住平壤城里的大军,那咱们攻下整个高句丽来岂不易如反掌。”
听到杨广要继续攻伐高句丽时,顿时吓坏了宇文述和裴矩等人。就连虞世基也站出来劝谏道:“陛下不可啊,咱们才刚刚与高句丽国签订了停战的条约,若这时候反悔让世人如何看待我朝。还有如今的各郡是烽烟四起,正需要我大军还朝拨乱反正,还请陛下速速回归洛阳,并平息各郡的叛乱。”
随着劝谏声越来越多,杨广也不得不息了那再起干戈之心。不过萧墨宸此人倒是引发了他的好奇之心,他很想见见这位军中的悍卒,所以他摆了摆手后,便说道:“罢了,此次征伐高句丽到此为止,不过那萧墨宸既然是皇后的族亲,而此人对朕又如此的忠心,所以绝不能让他死在了高句丽。立刻传旨给来护儿,让他随时做好接应的准备。若是那高句丽王敢阻挠他们的归国,就立刻给朕攻下那平壤城来。同时让大军枕戈待旦,我隋朝的勇士们一日不归国,朕就一日不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