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龙渊战神 >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纸诏书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纸诏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年初一,一纸诏书从章城发出,北疆立国,定国号为华夏,沈若贤登基为帝,自称高祖皇帝。唐婉封后,封号端康。立长子沈烈为储君。

华夏推行了一种全新的国制,名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又分为六部,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

夜惊天授封中书令,孟玄授封尚书令,而门下省统官称门下侍中,出任的人选却让所有人都有些陌生——何文。也只有少数与沈烈一同从大夏走出来的老人们才知道何文的名号。醉剑书生,当年大夏王都中最亮眼的一颗新星。

三省长官的任命是沈烈和父亲仔细商议后将三人叫到跟前互相沟通过的。夜老爷子年事已高,虽然有轩辕天和沈松山两名神医在身体情况越来越好,最少也能再支撑个二三十年,但毕竟年岁上去了,若是出任负责执行的尚书令太过疲累。

而孟玄虽然重塑了丹田和经脉,但修为的进展却不算快,继续征战沙场短时间内并不现实。除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孟玄在政治上的能力同样不弱,想来想去找不到合适的尚书令人选,也只有让他顶上了。

至于何文的能力没有人比沈烈更了解,让他出任复核的门下侍中也是沈烈力排众议的结果。何文从大夏赶来北疆投效,其父亲还是如今大夏王朝的相国,许多人都对他的动机保留怀疑态度,但沈烈向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何况以他当初对何文的调查,可以确定这位醉剑书生身怀傲骨,绝不会是两面三刀之人,更不用与御龙殿为伍了。

三省长官可以与皇帝直接议政,等同于三相,不过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宰相或丞相,权利被一分为三,更加科学。

尚书省下的六部尚书同样至关重要,也都是经过仔细商议反复推敲的。吏部尚书:段风。户部尚书:宴秀。兵部尚书:闫崇。刑部尚书:宋义。这四人都是知根知底的,也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经历和能力被委任。

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都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从赶来的一众人才里挑选的,礼部尚书名周乐,当日章城论辩,便是他力压群雄,让一群老学究们全都心服口服,可谓众望所归。

工部尚书名孙玄,本就是一名建筑大师,手底下还有不少同样精通建造的弟子,而且孙玄本身也是学识渊博,出任工部尚书绝对足够。

再往下还有其他一些官职,也都是经过吏部严格审查的,曾经的监察司也划在了吏部之下。

军制只是进行了一些细微调整,太子沈烈兼三军统帅,依旧授封平南大元帅,总领全军,不受兵部节制。当然了,这是情况特殊,毕竟北疆虽然立国,但战事却远远还没有结束。如今的兵部更多的是负责军械军纪军机等其他方面的诸多事宜。

除此之外还设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位虽然是虚职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华夏定都章城,皇宫内院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包括金銮殿、御书房、太医院、后宫等,重要和迫在眉睫要用的先一步完工,但整体上工程不过完成了十分之一不到。章城的扩建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由朝廷出资,晏家更是主动承办了一半的工程,而且不收朝廷一分一毫。

华夏立国,各地免赋税一年,大赦天下,除了罪大恶极之人一律释放。北疆的百姓们全都走出家门争相庆祝,这些年北疆的一系列政策让大家都相信了新朝是真的以民为本,如今总算是有了全新的归属感,让他们走出去的时候可以拍着胸口说——我是华夏子民!

立国的事宜很是繁琐,虽然提前准备了半年,但整体上仍有些仓促,当沈若贤搬入皇宫后,原本的节度府也由工部着手改造,与帅府和周围的其他好几座宅子连为一体,成为了全新的太子东宫。

院子里沈烈正坐在亭子里垂钓,这一片人工湖的面积便抵得过之前帅府的一半面积了。钓了大半天却是一无所获,可见他的心思根本就没在钓鱼上面。

“殿下,您最近是怎么了?怎么一直闷闷不乐的?”

一袭盛装的宴柔柔走来问道。

沈烈丢下了鱼竿,一把将女人拦在了怀里,这一幕顿时看得亭外的两名宫女脸色通红,暗道太子殿下这胆子也太大了,光天化日的怎么如此轻浮。

宴柔柔也是既甜蜜又担心,毕竟夫君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一个不小心还得担心礼部那些老顽固问罪,虽说陛下肯定是不会问责的,但若是闹开了总归影响不好。

“爹......父皇派的那些太监都安排好了?”

“都已经安排好了,怎么了?”宴柔柔闻言有些不解得皱起了眉头。难道夫君是因为这事不高兴?可为什么呀?

宴柔柔当然不明白,沈烈对于太监的存在心里一直都很不舒服。他没想到来到这世界和时代,竟然也有这残酷的陋习。

“没什么,就是觉得那些人.....挺可怜的!”

宴柔柔愣了一下,随即面露恍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