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不平静的天空
二十五、不平静的天空
十七天的战争,如同一匹脱缰之马,不知疲倦,不知停歇。用它那钢铁一样的奋蹄,溅起了蜷伏与无奈。一路狂奔,势不可挡,让压抑太久的理智尽情奔放。这不是征服,是睡狮觉醒后的张扬。大国自有力量,岂容家门前有卧榻豺狼。
战争进行了两天,中国部队对老街、芒街、谅山、孟康和高平等地区进行了猛烈炮火打击。10万中国军人,踏着炮火开辟的道路,从26个缺口几乎在同一时间越过边界线杀入敌国,战线长度达到1200公里。
东西两路穿插部队,如同决堤的两股洪流,在T59、T62坦克协助下,分兵挺进,逐个拔点、灭敌,一路横扫敌军据点、山头、公安屯,形成了大约20公里长的扇形区域。从地图上看,这时的进攻部队,就像一把鱼叉,狠狠地刺向敌国心脏。
敌军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固守,双方一个城镇一个城镇争夺。战斗越演越烈,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因为他们害怕中国军队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演五百年前一幕,所以,他们做着拼死抵抗。
某国古时划分为安南、占城、交趾三个小国。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五代十国时,安南的一个将军结束了安南的混乱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独立王朝——丁朝。
当时的宋朝立国不久,面对北方少数民族日益强大的压力,自顾还应接不暇,根本就没有力量去阻止丁朝的独立,只是用一种瑷眛态度,即不承认,也不否认,让丁朝一直存活下来。
到了元朝(1283年),占城扣押元朝史臣,忽必烈大怒,调发淮南、浙江、福建、湖广军队五千人、海船一百艘,战船二百五十艘前往征伐。用了六个月,一举攻占占城,占城王子补逃进深山。在第二次讨伐占城时,由于安南王拒绝借道给元朝军队,元军攻占安南都城并撤回。1286年安南王陈益稷归附朝廷,元朝皇帝下诏封陈益稷为安南国王。
明朝永乐帝时,胡季窜夺了安南王朝--陈朝,陈朝的遗臣以及陈朝王之子陈天平请求明朝出兵。永乐帝接受了请求,派兵五千兵护送这些人返回安南。在归途中,这些人连同明军护送的士兵全部被安南军队杀害。同时,安南擅自侵略周围邻国,邻国国王也请求出兵伸张正义,于是激怒了的永乐帝决定正式出兵。
在大军出发前,明朝皇帝特颁谕旨,此次出征“惟黎氏父子及其同恶者必获,其胁从及无辜者必释,罪人既得,即择陈氏子孙之贤者立之,使抚治一方,然后还师,告成宗庙,扬功名于无穷。”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人同样抱着惩戒的意图,为临人谋利,为我国扬威。
远征军兵分两路,一路出广西凭祥,一路出云南蒙自。出师六天后,由广西凭祥经坡垒关,进入安南境内。
两路明军斩关夺隘,锐不可挡。在芹站大败安南伏兵,进占新福,在白鹤江胜利会师。胡氏父子料不到明军进展竟如此神速,大惊之下,倾全国之兵号称二百余万,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个天险,伐木筑寨,绵延九百余里,又沿江置木桩,征发国内所有船只,排列在桩内。所有江口,概置横木,严防明军攻击。
东路军进入富良江,先命骁将朱荣进攻嘉林江口,再进至多邦隘。西路军也沿洮江北岸击鼓而进,两军呈南北夹击之势,互为声援。
明军攻入城坚高峻,设有重濠,濠内密置竹刺,濠外多掘坎地的多绑城后。又连续攻下了安南东西二个都城。这时的安南,全国上下从官吏到老百姓,几乎全都顶不住了,纷纷献粮献物给明军,前来投降归属的每天达到一万人以上。
胡氏父子见大势已去,便焚烧了王宫,带着家眷、宫庭人员逃到海上,继续以游击形式抗争明军。
明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安南的南州奇罗海口处,接连打了两仗后,安南残余军队全部被消灭。
胡氏父子又带着数艘小舟继续逃跑。后来,明军在当地百姓协助下,终于抓获了胡季等人,全部押送回明朝国都北京城,明军胜利班师。
明军出师一年,大获全胜,消灭了篡位的胡氏政权,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第二年6月,永乐帝朱棣向天下发出平安南告示,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改置17府。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
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历史几乎是再度重演,又是何其相似。
某国新政权独立后,为了实行地区霸权主义,却又害怕中国干涉,于是便采取迫害华侨,驱赶华侨的方式,搞什么净国行动。此后,**多次秘密照会某国政府,抗议某国迫害华人。但是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