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十六章 瓮中之鳖袁本初

第十六章 瓮中之鳖袁本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软玉温香,令人沉醉。

  两人忘情的拥抱了好一会,直到被某根蜡烛捣乱制止,两人才松开彼此。

  蔡琰宠溺的摸了摸万年公主的脑袋,表示自己没有忽略她。

  “夫人如此投入,是在写什么?”刘擎回到他惦记的话题上来。

  一边提问,一边牵着蔡琰来到案旁,审视了一番她写到一半的东西。

  “伊雒泾渭,维楫船方。云雨霣零,雾露雪霜。朔时日月,星晨纪纲。冬寒夏暑,玄气阴阳……”

  刘擎很自觉的跳过了那个不认识的字,什么云雨、日月、阴阳的,像是某种常识书。

  刘擎一头雾水的看着蔡琰,“这是何文?”

  蔡琰面露诧异,“夫君未读过?”

  刘擎这就更一头雾水了,这不是你作的么,我怎么会读过。

  “此为大书法家家贾鲂所修《苍颉篇》,乃是蒙学读物,夫君出身宗室,可能习的是另外的读物。”蔡琰道。

  嗯,我习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刘擎心道。

  “你熬夜所写,便是这个?”刘擎盯着蔡琰眼睛,眼白中数道血丝清晰可见。

  “原书在圉县家中,尚未带来,先前有父亲在,他教授此篇,无需原书,不过父亲说他要赴雒阳任官。”

  果然!董卓开始征召天下名士了,自己两个岳父竟然都中箭了。

  “可知做什么官?”刘擎再道。

  “治书御史,此职对父亲有莫大吸引。”蔡琰道。

  刘擎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官,不过和书有关的官职,确实对蔡邕有足够的吸引力。

  因为他要去雒阳任官,所以刘擎所说的大兴学堂之事,应该要告吹了。

  而蔡琰欲将《苍颉篇》默写出来,显然是希望继续学堂能继续办下去,蔡邕启程在即,所以她才连夜默写。

  刘擎望着那清秀工整的字迹,宛如书法帖子,又望了望一旁一叠书稿,紧了紧握着蔡琰的手,道:“何不快马命人去取来。”

  “来回便要半月时日,再有两天,我便能写完了。”蔡琰说着,指了指手稿,看着刘擎。

  刘擎领会,她这是要坐下继续写。

  开学堂容易,请识字者担当老师,也容易,难的还是教什么。

  通常蒙学与经义典籍,都是士族垄断,比如蔡邕是名师,他所掌握的,由他亲授,成为他的弟子,而刘擎所设想的学堂制,虽然获得了蔡邕支持,但眼下只是在元氏县试点,连常山都还未推广。

  或许可以借助这次机会,蔡琰默写出的《苍颉篇》,乃是经过历代大学问家不断修订完善的蒙学识字典籍,完全可以充当所谓的“教材”。

  如今冀州一统在即,许多想法,可以渐渐付诸实践。

  “休息一会,陪我去院中走走,看看绿意。”刘擎拒绝了蔡琰继续写的想法,拉着她的手,向书房外走去,“万年,走?”

  万年不是很想理某人,自己牵着舅母。

  就这样,刘擎牵着蔡琰,蔡琰牵着万年,出了书房,朝庭院走去。

  刘擎突然想起,昔日改造庭院时,命人栽了几颗桃树,如今已是四月,也不知道这桃花,是不是已然谢了。

  从廊中瞥见庭院的一角,刘擎见到了满树桃花正盛。

  刘擎顿住脚步,回身一把捂住蔡琰双眼。

  “夫君这是做何?”

  “朝前走,我带着你,不许偷看。”刘擎笑道。

  因为刘擎书屋与寝屋在同一区,而蔡琰连日熬夜奋笔,刘擎猜想她并未去庭院之中,所以他想给蔡琰一个惊喜。

  走了几步,万年公主觉得有趣,抓着蔡琰的手遮住自己的眼,也摸着黑跟着两人。

  几经周转,刘擎小心翼翼的将蔡琰带入庭院之中,虽然桃树只有寥寥数颗,但枝头花朵密布,宛若置身桃林。

  刘擎一把松开蔡琰眼睛。

  “哇!”蔡琰不由自主的轻叹了一声,显然被眼前景致迷住了。

  “夫君,我竟从未留意,府中种了桃花。”蔡琰兴奋道。

  “哇!舅舅,我竟从未留意,府中种了桃花!”万年学舌道。

  刘擎真想寻个理由将这小蜡烛挪走,自己好不容易过个二人世界,非要跟屁虫似的跟着。

  “北方桃花开得迟,却开的刚刚好!”刘擎道。

  蔡琰伸出手,轻抚桃花,一双美目静静的看着,花朵倒映,似在她眼中开出了花。

  她本就喜欢桃花,因为与刘擎情定桃花,她变得更喜欢桃花,如今又知这些桃树,是刘擎所栽,心中阵阵甜蜜泛起,从脸上透出。

  人面桃花相映红,所谓幸福的笑,或许就如眼前的昭姬。

  ……

  袁绍亲率大军三万,自延津渡河,直取河内郡治怀县。

  如今的河内太守,是雒阳封的朱儁,朱儁出身,算不得士族,所有升迁,皆是靠点滴战功得来的,而且他是守制派,刘协既为汉帝,自当遵从,如何还能再立一位的说法。

  袁绍大军来袭之前,文书早就传过数遍,劝其投降,归顺长帝,朱儁呲之以鼻,直接当着使者直面,烧毁文书。

  如今老搭档皇甫嵩在雒阳朝中为官,虽不是武将,但他既然接受,说明也是守制的。

  一边是岌岌可危、兵少将寡的怀县,另一边是大兵压境的袁绍,就在朱儁打算据称死守之际,却传来了太尉董卓的文书。

  “朱儁所部撤出怀县,沿沁水而上退守野王。”

  先不说太尉之命,自当遵从,朱儁也明白,董卓此举,自然是还有其它部署。

  经过董卓扶幼帝之事,而且大河以南,虎牢关外,联军战败之事,他也听说了,朱儁如今可半点不敢小觑董卓。

  这道部署,自然是贾诩的主意,以朱儁的两营兵马,就算守着怀县,拖延些时日,但在袁绍大军面前,怀县失守是必然的。

  何必白白浪费这两营将士。

  贾诩立于关口,和煦南风,徐徐吹来,北望便是大河,大河对岸,是河内郡。

  王方作为领兵将领,跟随贾诩,他学着贾诩的样子,极目远眺,然而除了几只鸟飞过,似乎也没看出什么。

  “先生,朱儁撤兵,那袁绍可就入如无人之境了!”想了想这件事,王方还是提了一嘴。

  “战线越长,补给越困难,朱太守屯兵野王,会让袁绍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王方一脸懵逼,“何谓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贾诩望了王方一眼,给了个眼神你自己体会。

  如此简单的问题还要解释,那也太降自己格调了。

  野王在北,而袁绍的目的是小平津关,是南渡大河,可以说攻北那是与他目的背道而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