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圣牧纪元 > 第73章 绿色蔬菜(求投资)

第73章 绿色蔬菜(求投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萧楚动身前往羊城的路上,小东河村的新鲜蔬菜,在泡沫保温箱里,随着北上的列车,如期抵达了京城。

齐鲁省大量调集新鲜蔬菜,抵达京城,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甚至还有国家级的大领导来到了蔬菜批发市场。

“齐鲁省,这一次实现了蔬菜大棚这一个产业,值得国家有关部门关注。”

“只是一点,就是量有点少啊!”

齐鲁省,农业厅的同志,听到大领导表扬,心里乐开花:

“报告领导,我们的蔬菜,整个冬天都可以一直保持供应,明年,我们保证做到足量供应!”

“哦,那可是好事情啊,如此看来蔬菜大棚产业,值得向全国推广,今冬明春,现在你们齐鲁省推广,争取下一年,开始向周边省市推广,五年内,能够在北方地区大范围推广。这可是解决老百姓菜篮子的大师!”

毕竟,小东河村产量有限,全村这一次出产的蔬菜,不过装了十个车皮,总共五十吨。

别小看这五十吨蔬菜,在如今的京城,平均价格每公斤三元钱,总价值不过十五万。

可小东河村,不过五百户人家,就这一批蔬菜,每户增收不过二三百元。

要知道,冬季蔬菜价格,可是逐步攀升的,到了冬季,尤其是十一月以后,降雪开始,蔬菜价格将会翻倍。

这一个冬天,小东河村的村民每户,最少增收五千元,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

八五年,全国农民年纯收入,不足五十元,户均收入也不过上百元,五千元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

这是一条,能够让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阳光产业,然而,现实无法满足蔬菜大棚产业。

首先蔬菜大棚需要的基础材料,就无法大规模供应,其次这部分材料费用十分高昂,农民根本无力承担,况且对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农民尚不掌握,所以要实现这一产业,必须逐步推动。

小东河村的蔬菜大棚,上了央视新闻,齐鲁省开始大张旗鼓的推动蔬菜大棚,十一月份开始,不少地方,选出了代表,前往小东河村学习蔬菜大棚技术。

齐鲁省领导,打算通过以点带面的措施,逐步让各地进行蔬菜大棚产业。

为了推进菜篮子计划,中央加速了蔬菜大棚列入农业补贴的进度。

十一月中旬,齐鲁省政府,接到中央指示,各地农民,可以以无息贷款的方式,拿到构建蔬菜大棚的钱款。

南下的列车上,萧楚心里一直惦记着蔬菜大棚的事情,一直睡不着。

“小楚哥,你还不睡吗?”

范红英躺在萧楚对面的下铺,很是担心。

“我睡不着,蔬菜大棚产业,对乡亲们很重要,不只是小东河村,我希望蔬菜大棚产业能够遍地开花,可是现如今,大部分农民根本没钱建蔬菜大棚!”

“小楚哥,你是不是已经有什么计划了?”

“也算是吧,”萧楚脸上浮现出一丝犹豫,很快断然说道:“我打算每年出资一千万,帮助蔬菜大棚技术的推广。”

“一千万,对于咱们的食品集团,不算是什么,你为什么闷闷不乐呢?”范红英看出,萧楚不是为了钱而发愁。

“红英,你还记得我们扩建村子的小学后,看到的那些小女孩吗?”

“当然记得,我已经和她们的家长谈好了,每年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支持孩子去上学。”

“唉,我真不希望这种事情继续上演,我问过莱阳县,莱西县的同志,这种情况,在现如今的农村很普遍,女童失学率远高于男童。”

“我打算回去后,搞一个助学基金,帮助这些失学的女童!”

萧楚说完心里所想,心情总算是好多了。

就在他前往羊城的路上,色雷斯,凯瑟琳到了岛城港口。

“麦克,这就是中国吗?这座城市很有些欧洲的味道。”

色雷斯听萧楚提起过岛城的来历,多少知道一些。

“几十年前,这里有欧洲人投资尤其是那家岛城啤酒,就是德国人建的,现如今,在中国人手里,发展的越来越快!”

色雷斯,凯瑟琳刚刚上岸,萧淑娴就迎了上来。

“请问,你们是麦克先生,凯瑟琳小姐吗?”

“是我们,请问你是?”凯瑟琳答道。

“我是萧楚的姐姐,欢迎你们来到中国!”

“你真漂亮,穿的好时髦,你的衣服似乎不是知名名牌的时装,不过非常的漂亮!”

凯瑟琳一见面,就被萧淑娴身上的衣服,服饰所吸引。

“这是我自己设计的,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刺绣技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