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圣牧纪元 > 第70章 省里决定(求投资)

第70章 省里决定(求投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齐鲁省的作物生长周期,在北方来说,还算是很不错的,远比东北,西北强得多,花生这种作为,就算是秋天种植,也是丝毫问题没有。

于是,秋粮阶段,水稻等作物种植完毕后,莱阳县全县都开始了抢地。

因为东河乡早了一步,导致全县三分之一的荒地,落入东河乡的村民手里。

随着八月底,萧楚的东方明珠食品集团红土地食用油厂,提前正式开工,开始大量的收花生,而且价格还不错。

以前,一斤晾晒好的花生,不过三四毛钱,关键是谁也不把这东西当食物,最多是炒着吃。

榨油都是各地的小作坊,大企业有是有,可不在本地,小农户就算知道哪里需要花生,也不可能运送过去。

如今莱阳县,开办了大型的食用油厂,每斤花生的收购价,比市价,足足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于是,周边各县立即动了起来,不过相比其他县,莱西县,莱阳县又早了一步。

等外县开始想要种花生的时候,发现一件很尴尬的事情,那就是闲置的荒地,基本上都被莱阳,莱西两县的农民承包了。

过去,莱西县本就属于莱阳县,去年才分开的,因此大家都认为是莱阳县先知先觉。

幸好,莱阳县的农民很聪明,那就是不吃独食,承包的时候,拉上了当地人一起干,这就避免了闹矛盾。

莱阳县因为全力支持花生产业,带动了全县人民开办乡镇企业的热情,于是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莱阳县成为了除特区以外,全国乡镇企业最多的县。

这一切的结果,不仅仅是莱阳县的农民敢想敢干,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与县领导徐开山有关。

早在东河乡时,徐开山与萧卫国谈话后,他就已经想到小东河村的村民,要大规模承包沙地了。

于是,他回到县里,立即和下面的各乡镇打招呼,只要是承包荒地,就要不遗余力的支持。

等到东河乡都动起来的时候,这位县领导专门给外县的县领导打电话,对承包荒地的事情,进行沟通。

各县领导,最初对这件事情,并不掌握内情,都觉得这是好事。

荒地承包出去,只要有产出,就可以增加收入,村里包出去的土地,能够给村里增收,乡里包出去的土地,自然能够给乡里带来收益,一层层,一级级,好处不言而喻。

于是乎,各县都不阻挠,甚至是欢迎,因为只要承包荒地的项目,能够带来收益,那就值得推广,这是毋庸置疑的。

等到九月,十月,消息传播开去,周边各县这才明白,莱阳县这一次,彻底走到了前面。

于是,很多县,开始效仿,根据本地的情况,制订计划,引导农民增收。

九月份来临前,萧楚得到省里的指示,他的项目,最后落地何处,由他决定。

当然,省里的建议是就在港城地区。因为原材料问题,省里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省里这样的考虑,主要是为了利用港城对外开放,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

萧楚考虑过后,决定服从省里的安排,将不锈钢,塑料薄膜产业,放到港城。

至于,岛城方面,因为萧楚决定扩大岛城黑啤酒的规模,也就没有在这个问题是继续。

随着红土地花生油的推出,最初担心的销售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因为东方明珠食品厂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的销售体系,沿着铁路,红土地花生油,很快在全国各个主要城市推广开去。

这其中,有铁路人员为了提高收入的原因,也有东方明珠食品集团自己努力的因素,而真正主要的原因则是方便和价钱。

随着全国各地餐饮业的快速增长,食用油的消耗量越来越大。

这时候,食用油对于普通民众,小餐馆,来源处就是粮油食品公司。

各地食用油企业,因为过去计划经济的因素,根本没有意识到对顾客服务这个概念。

一般食用油企业,生产的都是一二百斤的铁桶——桶装食用油。

这对于小餐馆,普通百姓而言,影响不算大,拎个油瓶子就解决了。

各大企业的食堂,大型餐饮业,有能力购买和使用这种规模的桶装食用油。

而对于餐饮业的中型餐馆,还有用餐人数不是很大的食堂,就不是很方便了。

于是,红土地花生油的一升,二升,五升,十升装,价钱略低,品质更好,使用起来更方便。

很快,占据了食用油的低中高档市场,不到八五年年底,就已经评选为齐鲁省名优产品,过年时,成为了部级名优产品,不到两年时间,就成为食用油国家名特优产品。

齐鲁省,省领导注意到红土地花生油的优势,立即调整全省的农村闲置荒地的利用政策,以发展花生种植为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