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大唐女神捕之洗冤录 > 第286章 双生怨:细思极恐

第286章 双生怨:细思极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前任犯法被削官,后任接替官位的同时也接管其府邸,这在大唐并非稀罕事,但一般情况下,后任搬家前,都会先修缮一番,请和尚道士前来做场法事驱驱晦气。可很显然,蒋志高搬入尚书府,别说驱晦气,就连大门和院墙上的涂料都沿用了前任张俊德的,甚至尚书府门匾下那块题着“张府”的巴掌大小附匾,都不曾摘掉。

张青性格比较粗糙,却也发现了如此纰漏,仰头看了附匾半天,他终是没忍住,脱口嘀咕道:“素闻蒋尚书清正节俭,但这也太节俭了吧?户部尚书怎么说也是朝廷三品大员,我后唐三品月俸四百石,怎地这蒋尚书就穷成这个样子,连上任府邸的牌匾都没钱更换?”

节俭?秦蓁看看匾额,赶紧掰着手指数算。

后唐金银贵重而稀少,不甚流通,似她这种流外一等的小官,以及白莽那种连小官儿都算不上的捕头,月俸只会发开元通宝。但似李烨这种三品以上的官员,月俸比较多,发放开元通宝委实太沉重,便可兑换领取现银。

所谓石,乃是一石米,市面上一斗米约二十文钱,一石乃十斗,四百石便是四千斗,即八万文钱。

想一千文乃一贯,一贯方可兑换一两银子,八万文便是八十两银子。

八十两银子啊!秦蓁这等每月一两贯的小吏,恐怕十年都攒不了这么多钱,蒋志高即便再抠,也总得过日子,八十两足够他家中养活几十名仆役、婢子和侍卫,再如何节俭,也绝无可能连更换牌匾、粉刷墙壁和大门的钱都拿不出来。

更何况,蒋志高此人,还有些特殊呢!

秦蓁的义父贾伟杰混迹官场大半辈子,颇有心得,他在白莽、秦蓁和白威初入京兆府衙时,便耳提面命,日日叮嘱秦蓁三兄妹为人要谦和谨慎。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只是不入流的小小杂役,亦是许多人眼睛里的肥差,有司衙门本就是与人打交道的地方,媚上欺下者大有人在。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秦蓁三兄妹吃苦耐劳、各怀绝技,指不定哪天就被善妒者惦记告了黑状,彼时,只怕自己连得罪了谁都不知晓,便会莫名其妙葬送前程与性命。故,义父专门将朝中各部门及一至七品官员列了详细名目,逼着秦蓁三人背熟。

白莽和白威对此无心,只觉枯燥无比,大多左耳朵进右耳多出,虽记了不少,却如老和尚念经,根本不走心,亦无用。

秦蓁却不同,她好奇心重,记忆力惊人,不管人还是事,她皆喜钻研。义父给她讲述朝中官员的生平纪事,她都将其当成故事来听,动辄刨根问底,对户部尚书蒋志高,可谓记忆深刻。

蒋志高乃前唐末期的进士,原本进士出身,势必学富五车,最起码也该如当初贴身服侍明德帝的李公公那般,博闻广识、机敏聪慧。然,蒋志高的才学,委实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乃是先帝时期朝政混乱、宦官专权、党派之争不断,科考制度形同虚设。尤其今上发动玄武门兵变前一两年,先帝已彻底荒废朝政,整日痴迷于求仙之道,彼时科考场上买题卖题徇私舞弊,朝堂之上亦买官卖官猖獗混乱,而蒋志高等一批文官,便是那时候经科考入仕的。

今上性情刚烈,眼里最是不容沙子,登基后第一件事乃是洛阳迁都长安,第二件事,便是大刀阔斧实施变革,对文武百官该削官的削官,该贬官的贬官,刚正无私,不留情面。

只是,今上乃是个人,亦有小瑕疵,他惜才,却亦喜容貌俊美之人,故,有不少前朝的能臣干吏和容貌出众者,得了施展舞台一路扶摇直上,成为帝王新宠。譬如宰相赵敬业、刑部左侍郎李烨,再譬如前户部尚书张俊德。

但,似蒋志高这种其貌不扬,又腹中空空者,即便不是前朝沿用下来的官员,想在朝堂之上有立足之地,怕也难如登天。

怎奈鱼有鱼路,虾有虾道,才华和容貌出众者固然占有优势,能力普通相貌平平者却也有他们的门路,蒋志高与枕头锁一案的御史大夫马文墉一样,也有个好妻子,亦是仰仗着妻子的母家,才平步青云的。

只不过,马文墉的发妻朱氏,乃前朝中书令的孙女儿,马文墉占的是天家对中书令大人的亏欠,而蒋志高此人,占的却是一个钱字。

蒋志高的妻子崔氏,出自五姓七家的博陵崔氏,而这崔氏,乃是大唐数一数二的大豪门,最不缺的,便是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