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开局招安梁山好汉 > 第32章不怕死的来了

第32章不怕死的来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佶心中高兴,脸上却不表现出来,只淡声问道:“在朕面前说我朝兵弱的你是第一个。你既知兵弱,那你有没有强兵的方法?”

“陛下?”李纲以狐疑的眼光看着赵佶。

宋徽宗一向挂在嘴边的都是棋琴书画,赵佶今天的主题却是军国大事,李纲不适应。

赵佶不悦:“朕把你召回汴京,是要和你大眼对小眼吗?”

“陛下,那臣就畅所欲言了。”既然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朕下给一个机会让自己说,不说岂不是白白的失去了一个机会。

“陛下,强军首先必须销尽军中空晌。我朝兵卒现如今光是禁军就有七十万之多,加上厢军、蕃军就有百万之多,这笔军晌,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事实上,军中十晌,起码有二三个是空晌。”

后世史学家翻阅了许多史料总结出,北宋有三冗,冗兵、冗费和冗官。

李纲作为一个当世之人,能一眼看见症结,目光实在是太敏锐了。

赵佶以一个你继续的眼神,让李纲说下去。

“陛下,我朝贤良包拯包大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弱怯懦之人,遇敌则先自败亡,非独先自败亡,适所以为骁壮之累。所以臣以为,强军第二法是裁尽军中老弱病残者。”

“爱卿,你继续。”赵佶无法淡定了。

“陛下,强军第三法重振军中法度,军中法度废驰日非一日。”

“强军第四法是练兵,自真宗皇帝对辽议和之后,我朝军中已疏于练兵。”

“陛下,率兵上阵是的陛下临时钦定的率臣,胜是率臣的功,败是率臣的过,可率臣却无权练兵,枢密使和三衙一个可以调兵手中却无兵,一个手中有兵却无权调动,且一场仗打下来,胜负都跟枢密院和三衙没有多大的干边,枢密院和三衙也就无心联合练兵。”

赵佶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了:“好,爱卿所说,正是朕之所想,所以朕才要改军制,将军权集于枢密院。”

赵佶对李纲的考察到此结束,考核等第为优秀。

“原来陛下将军权集于枢密院是为了强军?”一路上所有人都在说集军权于枢密院的事,都说官家是疯了,原来陛下的深意是强军。

赵佶将一叠材料交给李纲,非常低调的说:“改军制,强军力,朕也粗浅的拟了几条,爱卿看看。”

李纲拿到的是赵佶手写的军制改革方案。

只见封面上四个瘦金体大字:“大宋军制”。

李纲暗自惊喜:陛下这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啊。

难道过去是自己看错了官家,其实官家一直就是个明君?

李纲急忙翻开资料。

第一页,正中“大宋军制垂直结构”几个大字。

下面是一张结构示意图。

枢密院→(东、西、南、北、中)五大军战区→厢→军→营→都→排→班

“陛下,从此再无禁军、厢军、乡军、藩军之分了?”李纲的悟性更在陈禾之上,一看就明白。

“现在这样,弄得禁军象中央军,其他各军都象地方军似的,严重挫伤了其他各兵的战斗积极性,以后我大宋兵卒统就称为大宋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