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清穿 陪康熙长大后他成了我玛法 > 第46章 46

第46章 46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既然清廷不仁在先,也别怪他们不义在后,于是与其心腹一起筹谋,暗中部署兵马,只许入而不许出,并勾结他省旧部,又与耿精忠联络,二者应和,准备叛乱。

玄烨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他为了撤三藩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了,当然不会看着他们的实力如日中天,实际上三藩由于常植根据地,势力深厚,连一个探子也安插不进去,玄烨也无法得知他们内部的消息,只是吴三桂“只许入不许出”的命令实在是太过明显,几乎明晃晃的告诉清廷,我要反了。

玄烨一直密切关注三藩的消息,见到吴三桂的举措,立马心下一沉,立刻派遣礼部侍郎哲尔肯等赴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等赴广东,吏部侍郎陈一炳等赴福建,各持敕谕,会同该藩及督抚商榷移藩事宜,接着下令清廷命陕西总督鄂善总督云南军务,宁夏总兵官桑额提督云南军务。

侍郎哲尔肯、学士傅达礼等既至云南,就开始催促吴三桂起行。吴三桂表面诚惶诚恐,拜诏,却使出拖字诀,任你嘴皮子再利索,八方不动。

虽然清廷的钦差来的极快,可吴三桂到底筹谋多年,现在也准备的差不多了,钱有、粮有、兵有,只有一个困难,那就是举兵之名。

现如今,清廷是正统,他若是想要谋反,必须要一个能站得住脚的名头,这叫做师出有名。

这名头是什么才好呢?一开始想用清廷鸟尽弓藏诛杀工程,可是撤藩是自己要求撤的,后来想着,可以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号召天下,但缅甸之役及杀害永历帝人所皆知,如今再用,也不会有人相信,再有想着兵行至中原腹心之地再举兵谋反,又害怕日久谋泄。

可是那些清臣催的极其的紧,吴三桂实在是烦不胜烦,索性也不想了,一边选择“反清复明”为口号,佯称自己要拥立“先皇三太子”,以期望获得汉人的支持,一边致书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旧将吏,顺便还只会了台湾郑经,邀约响应。

玄烨虽然早有准备,却也没有预想到,战火来的这样的快,反人居然如此之多,范围更是如此之广。

清政统一大陆后,由于多尔衮的倒行逆施,残暴不仁,虽然在顺治时期,稍有好转,可是民族矛盾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普遍存在,况且不止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继续存在,可以说是危机重重。

因此,当吴三桂刚一举起反清旗帜,明皇室以及郑经集团、部分汉宫、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做出反应。他们不一定是想支持吴三桂,但他们确实想推翻清廷,毕竟,这不矛盾呀。

此外,三藩举起反清旗帜后,四川的几个土司、苗民、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也相继响应。

玄烨看着索额图呈上来的厚厚的奏疏,他头痛的揉了揉太阳穴,民心的重要性,他可算是见了,清廷的威望也太差了,只是一个三藩造反,竟然牵扯出这么多人。

以大学生索额图为首的官员向玄烨建议:“应该杀了纳兰明珠这些力请撤藩的官员,然后撤回撤藩的诏书,用以平民愤。”

玄烨本就心烦气乱,一拍桌子,怒视着他们,“怎么,当初也是朕要求撤藩的,你是不是也要废了朕?”

“奴才不敢,”见龙颜大怒,众臣一并跪下。

玄烨平了平心中的怒气,他一再告诫自己,不能慌,如果在这个关头,连皇帝自己都慌了,那么百姓就更害怕了,他满不在乎的将奏折放在桌子上,“怕什么?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叛乱罢了,入关到现在,什么风雨没见过,这么大惊小怪,可不像朕的巴图鲁!”

玄烨平和的态度,似乎感染了众臣,他们也渐渐安静下来,玄烨也开始自己的军事部署,他命索额图、图海手捧“宁南靖冠大将军印”,授予多罗顺承君王勒尔锦、多罗贝勒索尼,命二人只会清军征讨云贵的叛乱,玄烨亲自走下御座,送出征的将士出西长安门。

接着,一应起居、以及之后的经筵大典,他都表现的一如往常,镇定自若,似乎丝毫不担心前线的激烈的战事,他的态度感染了许多人,让他们惴惴不安的心也安定下来。

大约,只有温言知道,这个年少的天子的肩膀上承担着多大的重任,他心里有多么的不安,他害怕成为大清的罪人,害怕断送祖宗的基业,可是,他是大清的至高之人,他的害怕不能在人前展露一丝一毫,因为他是大清的主心骨,所以,他不得不摒弃这些无用的情感,把自己变的无坚不摧。

温言也发现,现在的玄烨越来越沉默了,人前的伪装已经耗费了他所有的力气,大臣、后妃、甚至皇玛嬷那里,他都不能有任何的疏漏,只有在养心殿的帷帐中,他才可以褪去伪装,而这时,他已经精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也不愿意说任何的话了。

至此,玄烨已经成长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帝王——康熙。

作者有话要说:三藩的部分描述来自百度度量,好啦,康熙的成长终于讲完了,三藩之乱有八年之久,肯定不会一下子结束的,不过我们的小太子也出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