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品万岁爷 > 第204章 第一次全面进攻

第204章 第一次全面进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州,本是大昼帝国用来划分诸侯国的时代产物。

像自诩帝国正统的北昼,就能够从中窥其一二。

幽州诸侯等级最高不过伯爵,而战州诸侯最高等级却是武国这个昼皇亲族。

而也因此,州的用处也仅限于此。

在州之下,大昼帝国并没有具体的行政区划单位。

而北昼,就至今仍处于这种状态。

诸侯国之下,就只有村、县、城这种模糊的单位。

而南朝同样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规划了省以将州分划,但省之下也仅仅是有“平原”“森林”“群山”这种地理概念。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实在是太弱了。

不然铭庭也不至于在知晓分封劣处后,仍分封了数个亲王,而镇南镇北二王仍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如果没有镇南王与镇北王,那镇南之地和北方对于铭庭而言,和云帆前世明朝时期女真部落对于大铭的概念几乎一模一样。

但镇南镇北二王的所受封地,可谓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

虽然二王的的确确的抵御了外族侵扰,但也让镇南与北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脱离了朝廷。

当然,铭庭的历代君王并不是傻子,自然是知晓镇南镇北二王的一举一动。

所以总督一职,应运而生。

总督一职完全是铭庭第三代君王铭武王的首创改革,而铭武王,又是南朝历史上数一数二的霸道君王。

总督一职被铭武王授予了极高权力,统管一省除军队外的所有事务,但总督府中的其他官职,要交由中央任免。

南朝的行政制度不可谓不落后,但总督制,的确对于整个南朝而言都是一大进步。

毕竟在铭武王时期,乱世也才刚刚结束不过十几年。

正是百废待兴之际。

而铭武王的想法,就是通过集权而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加速发展。

不得不说,在铭武王的高压政策下,总督制的确是让铭庭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了过来。

但这也让各省总督成为了一方世家,在这种情况下稍有才华的总督便可将本省经营成铁板一块。

因此各省总督如此虽成功对藩王进行了制约,但总督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在铭武王面前。

于是,铭武王又进行了一次称得上是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场改革用四个字就能够概括,那就是各省轮值。

这次的改革并非是铭武王首创,相反在颂朝是最基础的政策,每个官员在一地值守三至五年后,便要调离,前往他省继续任职。

尤其是在颂朝军中,此政策执行的最为严格。

也因此,颂朝的军队是将不识兵,兵不认将,虽避免了兵变,但也让军队实力大打折扣。

所以铭武王一推出此令,就遭到了大量抵制。

名义上是劝铭武王切莫步了颂朝后尘,实则是各省总督不想放弃当下手中的权势。

除了没有军队,各省总督亦如一名异姓王。

结果显然易见,铭武王平生作风都极为霸道,更何况这些总督本就是他提拔而来,知根知底,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彻底完成了改革。

从此,各省轮值成了铭庭传统。

但铭武王此举,对于南朝并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是残废的行政制度而言,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

一旦中央衰落,那各省总督,完全不可能轮值。

甚至即便是轮值,也只会轮值到隔壁省份,反而加强了地方总督的实力。

而这种情况,也着实是在云帆这一代君王中出现了,而且更为严重。

各省总督彻底割据一方,若不是云帆即时采取对策,恐怕此时江南、临南乃至镇南都已脱离铭庭。

不过,纵是如此,还是有一省是从真正意义上,脱离了大铭。

那就是桐省。

颂朝余孽的大本营。

随着云帆与颂军的交锋愈发激烈,颂贼余孽的整体情况,也逐步在暗衣堂的不断努力下,呈现在他面前。

毫无疑问,颂朝余孽的现今首领,是女皇姬灵韶。

颂朝本保守封建,让一介女流成为其首领,本就是不合常理的事。

唯一较为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姬灵复才智势力皆不如姬灵韶,才不得不让出位置……

可姬灵复,明显不是这种人,最起码在才能方面是与姬灵韶不分上下。

而且据暗衣堂的情报,姬灵韶的父辈,也就是上一代颂贼首领,曾生下三子一女,可现在也只不过是出现了一子一女罢了。

剩下的两子呢?

只能是被杀了,不然怎也轮不到姬灵韶来当这个女皇首领。

可又是谁杀的呢?

自是某代铭王。

不得不说,颂军能苟延残喘三百年,还能爆发出如此势力从而复国,的确是天命使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