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品万岁爷 > 第84章 征兵制,府兵制,军功制

第84章 征兵制,府兵制,军功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伪装成伙计的暗卫,如其他武道门派成立一样,往地上扔着铜板,说着些云帆听不懂的“黑话”。

围观百姓不明觉厉的陪着笑脸,口中念叨着吉祥话,争先恐后的捡拾着地上的铜板。

而再往后,站着的就是受司巧泽邀请,而江南各处赶来的法家子弟了。

这些法家子弟,大多都是些像司巧泽一样,勉强出师,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不仅没有世家愿意收其做门客,还心怀傲气,不想学习儒家典籍,以至于连糊口都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司巧泽自然而然就将之全部邀请而来,总计三百余人。

这个数量,不多,但重新组建一省官府,绰绰有余。

云帆不仅仅是打算将江南作为临时首都,相反,他想将大铭打造成第一个“依法治国”的地区!

在从前,朝廷灌多断案,法典大都只是作为参考来使用,真正决定罪犯生死的,还是皇帝和县令。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无数冤假错案的发生。

而在江南,法家的大本营、起源地,这种情况与其他地方相比,发生的概率就相差很少。

所以,云帆决定在冷燕秋将新的“大铭法典”编写出来后,以江南作为第一个“试行点”推行。

毕竟江南平民有法家思想作为基础,接受程度会更广一些。

实际上,云帆推广法家,除了为了适应“依法治国”,更是想借此推行“军功制”。

大铭军队至今,实行的仍是征兵制,也就是强行在民间抓取壮丁。

这种制度下,士卒福利将近于无,朝廷对军队的开销也仅限于粮草,少许将军为了刺激士卒,会发放粮饷。

即便是在大铭巅峰时期,士卒的福利也只限于阵亡后,家属会获得一笔抚恤金。

除此之外,大铭军队背后还有些许“府兵制”的影子,也就是兵农合一。

这种情况下,更使得大铭士卒的战斗力大大降低,甚至在战争来临时,不少士卒,根本不懂得如何打仗。

而云帆将要推行的“军功制”,则完全不同。

这种制度在云帆前世,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而秦国则是将其发展至巅峰,而军功制,或者称“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也将秦国引领至了巅峰!

不过,一直致力于打击削弱国内贵族地主的云帆,并不打算拆东墙补西墙。

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只会养出一批新兴贵族。

因此,云帆决定以教育、金钱、官职、名誉作为军功奖励,来代替爵位。

至于土地,云帆势必是要全部攥在朝廷,也就是他的手中!

这是底线!

不过,在这种制度适应之前,还缺乏几个先行条件。

那就是学校!

或者说,独属于朝廷,教授诸子百家思想的学校!

现在的大铭,当真是百废待兴。

对外退守江南,在内朝廷刚刚经历两次大清洗,各个重要官职空虚待补。

至于军队,更是参差不齐,如同一盘撒沙。

而在精神方面,彻底腐朽老化的儒家思想推行八股,文人思想禁锢,教育方面被士族牢牢把握在手。

这也就直接导致,社会舆论风向完全被这些腐朽文人把控,猛烈抹黑抨击朝廷,而朝廷又无可奈何。

而在江湖上,单一个往武城就可见一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