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 > 第75章 75

第75章 7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丁大舅丁二舅最近是又忙又高兴, 钱晴给他们出的主意果然不错,梧桐大学的学生们对饭盒的捧场简直是出乎他们所有人的预料。

钱晴把盖房子的事情安顿好之后,丁大舅就自觉接手了“监工”外加大厨的职责。

本以为现在餐馆还没开张, 他带着一个徒弟来就尽够了。每天给二十多号人做做饭,再随便做个几十份盒饭在路口卖一卖。

结果谁知道才三天, 来吃饭的学生就差点淹了丁大舅。

番茄炒鸡蛋,清炒土豆丝, 白菜炒五花, 麻婆豆腐, 刚开始就这四样菜, 丁大舅定了四毛钱一荤一素带米饭的价格。

食堂这样卖, 大概就是三毛钱, 丁大舅上浮一毛,觉得能来吃的学生估计不会太多。毕竟人家食堂还能坐着吃,他这里也没个条件, 只能让学生们拿饭盒来打饭。

结果,学生们个个吃的泪流满面。

这才是饭啊!这才是正经厨子的水平啊!他们吃食堂这么久,已经被荼毒的快要失灵的味觉终于重见天日了!

丁大舅丁二舅的水平都是正经饭店的水平, 又在村宴上磨炼多年,对于一批次炒一大锅的菜也很有数, 出来的成品口味好而且稳定。

学生们沸腾了,食堂过低的下限,让他们在吃到一般的食物时候都会觉得好吃, 更不要说丁大舅丁二舅的手艺在一众厨师里也是中等偏上那一挂的。

被学生们堵的没办法, 丁大舅索性把丁二舅叫来了,又喊了一个徒弟来。特地做了一辆超大三轮车,每天赶着做好了饭, 一部分留在工地上,让徒弟负责给人打饭分菜。丁大舅跟丁二舅则是推着自行车去卖盒饭。

从刚开始一天的十几份,到后来的几十份,现在更是一顿饭能卖出二百多份,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走高中。

丁大舅丁二舅忍痛放弃了早点,扩大了晚餐的供应,从工地上扯出一条电灯绑在三轮车上,每晚在东门还能再卖个八十多份。

这么算下来,一天三百份都是保守了。一份饭盒卖四毛,实际成本大概只有两毛,净赚两毛。一天下来能挣个六七十块,除开周末节日,一个月也能上千!

丁大舅丁二舅算的心花怒放,他们出去干包桌,又辛苦又要操心,一次也就是能挣个大几十一百,还不一定是天天都有生意,一个月有五六次就算是生意好了。

现在光卖个盒饭就能有这么大的利润!而且卖盒饭的辛苦跟做包桌的辛苦简直是两个层面。做包桌大概有三四天都是提着心,卖盒饭还能优哉游哉上午买材料收拾,中午饭点和晚上饭点忙一下。比起包桌,不知道轻松了多少!

钱晴听着两个舅舅语气中带着激动,心里也替他们高兴。

丁二舅一拍脑袋:“对了,我把工地上的支出都写了账本,我拿给你看。”

丁二舅掏出一个小学生写字用的练习本,上面歪歪斜斜写着每天买菜的支出结余。丁大舅丁二舅很是拎得清,工地上用的材料跟自己做盒饭的材料费每次都是分开结算,写的清清楚楚。

钱晴十分满意,又去看了看盖房子的进度。现在是二月底了,房子打好了地基,正在逐步垒砖,再过半个月应该能盖好,后面还要抹腻子,做装修,加门窗。顺利的话四月份才能开业。

丁大舅丁二舅现在也不去做包桌了,还蠢蠢欲动打算把二舅家的表哥也弄来,再扩大一下经营。

钱晴想了想,还是提醒了一句:“你们要不然就让学生订饭吧,老是在门口这样堵着,回头别让学校说你们。”

在学校门口做生意就是这样,时刻要看学校的脸色,不然学校觉得把门堵了不好,再不让舅舅们摆了怎么办。

“我看很多学生饭盒上都写着名字,你们就收饭盒嘛,每次卖完饭就留个人在门口等着,学生在饭盒上贴个纸条说自己要吃什么,你们每天的菜单也提前定好,学生选了你们也能摸准分量。做好了就提前个二十分钟把饭菜都装好,饭点就分成两个队伍,一边卖饭,一边直接给饭盒然后收钱。这样不是快很多吗?”

倒也不怕学生不给钱,饭盒都押这里了,还能为个四毛钱不要饭盒了?

主要是这样能省去很多排队的时间,而且也能卖更多份出去。美中不足是没有位置,学生要拿着饭盒回去食堂吃,吃完洗干净了再送来,比较麻烦。

但好在食堂离东门不远,走过去也就是五六分钟,麻烦这一点时间,省了饭点排队的时间,相信很多学生也会欣然接受。

丁大舅丁二舅眼睛一亮,对啊!他们怎么没想到呢?现在餐厅没盖好,学生们没地方吃饭,但是完全可以把饭盒提前送来,他们提前装好啊!

每天只要把要做的菜提前一顿写在黑板上,让来送饭盒的现场点,准备一沓子的纸片和皮筋,选了就写在纸片上,再用皮筋绑住。

这不比一个一个问,一个一个打饭来的明白清楚?

丁二舅感叹道:“晴晴真是个生意精,这种主意搁咱俩想一百年都想不到。”

怪不得晴晴能买起这么大的地皮,盖起两层的小楼呢。

钱晴来这一趟并不是简单的过来查看进度,而是准备把房子招租的信息挂出去。不然等到四月份再陆续招租,这两层小楼就太空旷了。

做生意嘛,能热闹着一块开业是最好,这样也能整个大场面,好好的聚聚人气。

正跟丁大舅丁二舅说自己的打算时,旁边丁大舅的徒弟就小声问道:“我……我能租一间吗?”

说着生怕师父误会,赶紧解释道:“我就想弄个铺面卖点小吃,主要是卖冒菜和水煮。跟师父你们绝对不撞的。”

丁大舅没好气的扔了一个花生壳敲在徒弟头上:“你师父就是这么小心眼的?”

沉默片刻对着钱晴说道:“我跟你二舅这几个徒弟,个个都有几样拿手活。你别看这小子楞,他做川菜和赣省水煮可是一把好手。你看……”

钱晴好脾气应道:“那当然是可以,只要这两层楼里不重样就行。而且你们最好把店铺分散一点,挨着的话就有点太集中了。”

丁大舅得了准话,看着满面喜色的徒弟,一脸的嫌弃:“去跟你几个师兄说说,谁要也想自个做店的就赶紧来说,房租要照样给的哈。你们也商量好别重样,各做各的拿手活。要是有不想自立门户的,就给我来打下手,每个月我给你们开工资。”

有的师父喜欢白用徒弟不给钱,丁大舅丁二舅都不是这样的人,每次带着徒弟出去包桌都是该给多少给多少,这些年来师门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牢固。

边上的徒弟眼泪汪汪:“谢谢师伯!”

他是运气好,遇上好师父好师伯,教本事时候倾囊相授,半点不藏私,出师了还要操心他们每一个的去处,遇到好事也念着他们。

丁二舅嫌弃的要死:“别哭了!赶紧去瞅瞅外头的绿豆汤好了没,好了就给工人们分点。”

这个瓜娃子是他的小徒弟,手上本事有,就是人怂。家里也困难,送来学手艺连个学费都给不起。这要是能起个门店卖小吃,说不好过几年就能改改穷苦的门庭了。他做师父自然也盼着徒弟好

钱晴把写好的招租信息挂在梧桐大学的通报栏里,又等到晚上观摩了一下丁大舅丁二舅的盒饭生意。

一听说第二天的盒饭可以提前订,大多数学生都是赞同的,相约着一会儿吃完饭再来送饭盒挑菜品。

中间倒是有一个学生,神色慌张,不知道为什么,反复问着丁大舅丁二舅能不能不要订饭盒。

“我们才刚加了闹钟,你们这样搞,我们就又要拖堂了呜呜……”

丁大舅丁二舅满脸懵,他们就是个买饭盒的,咋还跟拖堂扯上关系了?

学生(悲痛欲绝):……你们不懂……

****

等钱晴这边衣架子和衣撑子陆续到的时候,钱雨也结束了粉条厂的生产,随着天气逐渐升温,粉条晚上已经很难上冻了,不上冻就没弹性,影响口感。

所以钱雨当机立断宣布今年上半年就到此为止。

粉条厂的机器设备交给黄老二夫妻两个看着,黄老二夫妻也很灵活,每年粉条就做三四个月没关系,剩下时间他们就种地嘛。

钱雨也鼓励他们这么做,最好是多种一些红薯,等到下一次做粉条,那么多家一起竞争,原料上肯定要互相抬价。这时候能多种一点,秋天他们的粉条就多赚一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