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幽默版三国 > 第五十八章 兵临汜水关

第五十八章 兵临汜水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唐沁今天被他贴了好几次,头两次还有些微微害羞,但是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何况他真的只是试试温度而已。于是等他收回手后,不服气的反驳道:“吃你做的怎么能叫乱吃?”

陆钧壹见状,刚刚被邀请试吃的喜悦瞬间被冲散的一干二净。

瞳孔地震。

灵魂地震。

五脏六腑都地震。

相识多年,他见过唐沁的许多面,干练的、恼怒的、喜悦的、悲伤的……

唯独没见过乖巧的一面。

不是他说大话,这场面就算唐载繁见了都会被吓到。

他一直以为唐沁骨子里就是个男孩的性子,所以才会风风火火只想着干事业,以至于三十岁了都没有时间谈恋爱。

活得就像个异性绝缘体。

但是此时她面对李牧遥这个异性,她不但不绝缘,还挺相吸的。

早知道我也跟她动手动脚的,还要什么绅士风度啊!

李牧遥这边还在对唐沁动手动脚,他拿过一只靠枕塞在唐沁后背让她坐好,一副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晚饭只能喝粥,给你熬了蔬菜瘦肉粥。”

“……那好吧。”唐沁瘪嘴。

当着外人,她也不好意思过分纠缠,她决定待会儿偷偷记下桌上的菜,等病好了让李牧遥从头做给她吃。

“嗯,我去做饭。”李牧遥站起身就要下楼。

“我能帮点什么吗?”陆钧壹也跟着站起,他已经下定决心打算学做饭了,“或者缺什么少什么告诉我,我安排人去买。”

“你,”李牧遥看着他衬衫下隐约可见的壮硕线条问道,“会添火吗?”

“……会!”陆均壹咬牙,虽然他脑子里对添火的概念同实际的意思完全不一致。

李牧遥试着想象了一下这位壮硕的商务装扮男子手持烧火棍蹲在土灶前添火的样子,心情莫名好了起来:“那就麻烦你了。”

“……”

两个人下楼后,当陆均壹得知李牧遥的计划是烙王府馅饼时,其实是很失望的。

因为昨天在街里那家饭馆儿吃饭时他已经品尝过了,要说这馅饼最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它较之寻常馅饼大上许多,也薄上许多,至于味道,差不多也就那么回事。而且因为太薄,其中的馅料并不多,尤其是饼边,干脆是一圈硬硬的实心边。

“恕我直言,我们公司的项目当中,我最不看好的就是这里,旧虽旧,但是特色缺失的厉害。”陆均壹坐在一只小小的方板凳上,手里比划着一节秸秆,“唯一直观的特色就是王府菜系,可我也品尝过了,真正吃起来甚至都不如名字有特色。如果不是有祥云寺多年的客流做支撑,公司根本不会考虑来这里开发。”

“看着火,别叫它灭了。”李牧遥没觉得同他讨论这种话题有什么意义,顶着一张漠然的脸一边和面一边说道。

王府馅饼的面需要和的极稀,稀到需要用手捧着才不会流下去那种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包裹进足够的馅料,才不会在烙熟后出现饼边一圈实心面的情况。

李丰家搬到玉簪村不过两代人,驾驭这种极为考验手上功夫的传统美食实在是太过吃力,始终不得精髓,以至于开店半年多,愣是把王府馅饼从top1给拉低至没有回头客的地步。

李牧遥则是不同,虽说年纪小,但因从小耳濡目染加之有“名师”指点,基本功相当扎实。

所以当陆均壹抱着偷师的心态看李牧遥把巨大的一坨馅料放进依靠薄面才勉强成皮的饼皮当中,又徒手将其拍成又薄又圆又均匀的饼坯,然后用平铲轻松一铲至没有一滴油的大铁锅中……饼皮竟然没有破掉一丢丢的时候,心态直接崩了。

这套功夫要是没个几十年的苦练,根本就做不来,除非不是人。

“火大了。”不是人的玩意儿提醒道。

“哦哦。”陆均壹赶忙将秸秆抽出一部分。

在他愣神的功夫,锅里又多了两张饼,最先放进去的那张则是像一只冲气河豚一样鼓了起来,李牧遥徒手将饼捞出,放在细秸秆制成的大盖帘上晾放。

陆均壹又吓了一跳。

不是人的玩意儿还有铁砂掌。

比不过比不过。

很快的,二十多张干烙的馅饼就在李牧遥的手下飞进飞出,铺满了两个巨大的盖帘。

“要不要先试一张无油的?”李牧遥对陆均壹道,完成烙制程序,他就用不着小白鼠添火了,小白鼠也可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了。

“这种可以直接吃?”陆均壹显然不太情愿,看上去绝对是一只有性格的小白鼠,“熟了吗请问。”

“随你。”李牧遥没有回答这个降智问题,去洗手池旁洗满手的面去了。

洗完了手,他又去一楼厨房看粥,顺便将中午包馄饨剩下的荠菜收拾出来做了一锅汤。

而他再回来时,只见盖帘前整整齐齐的站着一大一小,二号和三号两只小白鼠,正一人抓着一张馅饼在吃。

嚼嚼嚼——

“沁沁,为什么这馅饼吃起来和看起来都和昨天那家的不一样?”三号问道。

“不只是馅饼,所有的菜都不一样。”二号一副“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的口吻答道。

“怎么会这样呢?”三号是个好奇宝宝。

“一个是王府菜系的祖师爷,一个是没脸皮的无良宵小。”二号骄傲又自豪又愤慨。

“一边儿吃去。”

这对话听得李牧遥头疼,他上前冷着脸将二人唬走,将铁锅清理干净烘干,开始最后一道程序——走油。

金黄的豆油受热很快溢出香气,李牧遥拿起锅铲码了五六张馅饼在铁锅边缘,然后依次将热油浇在饼上,直到锅底只剩下薄薄的一层油,这才将饼落至锅底,翻转几次之后,饼两面很快煎出了一层嫩嫩的金黄色。

十分钟后。

小院二楼餐桌上。

烙制好的馅饼盛在白瓷盘里,形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滚动着的油珠儿闪亮剔透,透过饼皮还能见到里面红绿相间玛瑙翡翠似的馅料。

白瓷盘旁边还配有四个白瓷小碗,里面各自盛着酱油、辣椒油、蒜泥、香菜沫和葱花儿用做调味。除此之外,桌上还摆着腌黄瓜、腌萝卜、腌辣椒、腌芥菜条四碟小菜。

唐沁一刻也不想再等,左手拿起勺子将蒜泥和酱油浇在馅饼上,右手用筷子在桌面上一磕,伸到碗中破开饼皮,让调味料依次流入饼中。

馅饼混上受热的调味料,香气立刻飘满饭桌。

这套吃饼的经验,唐沁是跟白晓星学的。

在等待吃饭的这段时间里,白晓星实现了一次远程在线教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