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突破
“书记果然是高屋建瓴。有些灾区来的大学生,如果配偶是农村户口的话,是不是可以优先考虑?”
“还在盘算这些大学生呢?没问题,要想留住他们,首先要把他们的家人能够安置好。”
“有了大学生做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就可以从本地的农民招收基层工作人员了。本地的可以先从初中毕业学历的开始进城,另外最好能够留出一部分资金来,用于这些早期进城人员的培训、见习期补贴等。估计用不了两年,这10万人就能消化干净。”
农村人刚转成城市户口,再心急、两年还是能够等得起的。等他们形成了示范效YC市化就能够自我运转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就按照10万人计算,如果做得好,明年还可以再来一批10万人。”
这个年代农村户口占绝大多数,城市化还没有启动。非农业户口的含金量在下降,但是历史传承观念下进城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江奕就有同村的村民到处托人、花1万多办理了农转非手续,可惜98年后的农转非已经没有任何招工的机会,还把家里养活自己的土地给丢了,弄了个“两不靠”。
“还有,我们博识教科希望为这些进城的劳动力单独建立一些档案,跟踪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进展,也可以为今后的城市化提供一些借鉴。您看能不能给开个口子?”
这个年代对于个人档案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江奕从社会统计学的意义上来做一些铺垫,今后实施自己的商业化经营大计,必须经过官方的许可。
“你这是打算把他们一包到底了?”
“他们是第一批大规模进城的样本,做得好了,可以为整个国家五六亿农民进城提供最好的经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柴米油盐,他们的过去未来,都会关系整个民族的进步。”江奕毫不隐瞒,涉及10万人的事情也瞒不住。
“五六亿人?那岂不是赶英超美了?”在这个年代还真的没人相信华国的城市化能够进展这么快,短短三十年城市人口就从20%提高到了70%。
“你不当个大学教授还真是可惜了。”杨书记想了想,也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