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我来自2088 > 第90章 91.分蛋糕

第90章 91.分蛋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好像是个王公级别的,仪仗。反正,我在书上看到的,就是这种规格的。”

阿宽说得小心,但是大家听得兴奋。尤其是阿勇,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自己老爷子收藏了一辈子宝贝,恐怕都没有摸过王公级别的仪仗吧?

“凭什么?”乔仔问到:“好像,明清其它官员,也有这种仪仗呢?”

乔仔没有在考古实践中遇到过这么高级别的墓葬,也没有在专业的书籍中看到这些具体的资料,但根据他平时收集到的常识,或者从参观博物馆的印象,提出这个疑问,也是有道理的。

阿宽再不自信,此时也得硬着头皮解释了。

“你说的是生前在位的依仗,跟死后入葬的不同。况且,你看这颜色,哪个敢用?”

金色,在明清两代,只有王爷或者皇帝,才有可能使用的颜色。其余的,用红色与绿色,就行了。在明代,红色的品级就相当高了,比如一二品的大臣,着红色。而四品以下的官员,多为绿袍。

显峰对所谓的古代官员服饰不清楚,但是,他听说过太爷爷讲的故事。

古代人读书,莫以为他们都是崇拜孔孟那种圣贤的人,一般人根本没有那个境界。当年,吸引人们读书的,还是对出人头地的追求。

所以,在古代,私塾教育中,最基础的开蒙教材,除了三字经百安姓千字文以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千家诗》,既相当于文学,也相当于美学教育。以上教材合称“三百千千”。

在显峰老家太爷的书籍中,《千家诗》是清代的印刷本,当时可能是一般书籍,但今天,它几乎就显得如文物一样珍贵了。那纸黄色的,相当薄,如果用通常的翻书方法,手指在嘴里沾点唾沫再翻书,那书纸沾了水,会马上破掉的。所以,太爷爷右手的大姆指,总留着长长的指甲,是用它来抠出下一页纸,才不会对薄纸造成损害。或者,有时候,他讲究起来,有一种很薄的竹片子,用它来翻书。在显峰的记忆中,太爷年纪大了后,拿竹片子的手已经不太稳,用指甲翻书的时间多些。

那过去线装的教材千家诗书,很是长,书本只有五寸宽,却有八寸长,为什么呢?因为,封面是千家诗,里面却分为上下两部分。

每一页纸的上半张印的是诗,下半张,印的是明代“解学士”的诗选与事迹。这位解学士,从出身贫寒之家,到最后成为朝廷命官,这种人生逆袭的故事,比讲一百遍圣贤道理,对读书人的吸引力都要大。

金钱美女名誉地位都有了,因为读书,还算名传青史,这比中十个体育彩票大奖都要光辉,哪个不想试试呢?

其实,那书中解学士的故事,当年的显峰读了,并不感兴趣。因为,他知道,科举没有了,解缙的升级之途,也就不存在了。到今天,你天纵英才,哪怕考上清华,也无法在宫殿随意走动。

更何况,后来学历史时,老师也讲过解缙的下场,被太监冻死于雪地之中,太过凄惨。

但是,当年,那书上,解缙的诗,显峰倒是背了不少。其中有个故事,他记得。当时,解缙年少时家贫,但有个好邻居,他家正处于宰相府后门外。因为年少有才,受宰相之邀,作客会面。

这种难得机会,当然不能放过。解缙家穷,没什么好衣服,找了个秀才之类的体面人,借了一件有点大的绿色袍子,穿得有些松散,就晋见宰相了。

宰相之尊,见到孩子这幅模样,当然少不了打趣与调侃,既是出难题,也是寻开心。他依解缙模样,出了上联。

“出水蛤蟆穿绿衣”。

“落汤螃蟹着红袍。”解缙对仗工整,应对得当。宰相官服,正是红袍。

“老大,我们前去,还是等会?”阿勇有点急不可待想靠近那些武器,打断了正在发愣的显峰。

“等一会,这机关的移动,好像还没到位。”显峰阻止了,因为,依照直觉,这个门没有开全,暂时停在这里,说明还需要下一步工作。

如同只开了半扇门就进去,恐怕有意想不到的危险。地板位移前,显峰都有点不好的预感,此时,更得谨慎。

“是,我也觉得,东西都没出完嘛。”阿宽说到:“我们看到的只有瓜斧镫扇,还有旗锣牌伞没出来,对不对?”

没人回答他的对不对,反正,大家也不需要明白,只需要听老大的指示就行。

“对了,阿宽,一般官员出行,都要有一个什么动手开头?我是说,像帝王公侯那样级别的。”

老大很少谦虚问人的,此时阿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对,如果是清朝,那就得鸣鞭了。对了,如果我没犯错的话,这个依仗架子的最里面,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最前方,恐怕得有一只鞭子。”

显峰点了点头:“行了,我们可以进去了。”

大家没明白意思。这门才开一半,怎么就可以进了呢?

看着大家不理解的样子,显峰笑到:“大将军出行,没听到鞭子声音,就不走了。伙计,鞭子一最里面,离大将军倒是近了,离我们,是不是最远的。我们不进去,抽它一鞭子,这机关,能动?”

说完,显峰自己跨进了左耳室,回头仔细看了看那兵器,再往前看了看,示意大家别慌进,他一头扎进了里面黑暗的深处。

越往里走,视觉越模糊,毕竟,外面长明灯的亮度,转不了弯。终于看到,最顶头,架子上,插着一个鞭子样的东西。

显峰轻轻摸了一下,这鞭子,也是个仪仗,因为,它的把子,好像是铜的铁杆外缠着皮质的外套,而整个皮质的鞭身,恐怕是不能打响它了。它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已经扬不起来了。

在所有文物中,有机文物是最难保存的。一般,时间长了,它们就会被氧化或者炭化。当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大量的木器之所以可以被保留,那只是因为,它们都完整地泡在两千多年前的水中,隔绝的氧气。

而此时,长明灯在亮,空气没断绝,一切有机物组成的东西,虽然没有炭化,但是,肯定脆弱,一摸,就会断。

但是,既然是机关,大概有几种开启方法,在古代,声控开关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不像今天,对声音的频率与机械震动的共振,可以通过电这个媒介实现声控。古代,一般都是机械力控制。

显峰很有把握地,提了提架子上那个靴子把,这个一尺多长的把子,提起来的力量,超过了它本身的重量。好像有一个卡子被拨开,这就是机关的钥匙了。

“嚯嚯嚯”,机关开始运动,门越开越大,那将军的石像继续向里,直到,所有的依仗都显现在灯光面前。果然,两边的依仗是一样的,所有东西,都成对。除了鞭子以外,其余都是对仗的。

所谓对仗,原意并不是指一种文学方式,其原有意义应该是:成对的仪仗。

鞭子放在左边,只有一个含义:他不是皇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