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1985 > 第二十七章 丑陋的华夏人

第二十七章 丑陋的华夏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到洪政委房间,王梅把钱锁进柜子里就开始帮着整理桌子上的稿件。

她嘴里还不停唠叨:

“安安,你做的事情我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了?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又不是见不得人,来到印刷厂之后,你为什么一直不让我和你小姨出门?你为什么连过年都不让我们回家看姥爷?虽然他对我们不好,毕竟他是我的父亲你的亲姥爷呀!

还有你为什么改名字叫洪四火?就是你爸不要我们了,可他毕竟是你爸,你不能连姓什么都改掉吧!”

在那个风雪夜,五个人狼狈的坐火车来到金渠县印刷厂后,秦安之就宣布自己改名叫洪四火了。

总结在铁路局的经验教训,秦安之认为此前自己太高调,招到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暗算。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他准备隐姓埋名一段时间,猥琐发育野蛮生长,等自己翅膀足够硬的时候,才跑出来搞风搞雨搞事情。

所以,现在印刷厂和铁军扶助团的一切事务都是由秦霄汉和老张出面处理,他自己只管躲在后边出主意赚钱。

自从秦安之到来后,就要求印刷厂执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所有人无故不得出厂。

当然,也不用秦安之封闭厂门,有吃有喝还有做不完的工作,都是计件算工资,车间和后勤的员工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工作,根本没空出去闲逛。

家就在厂里,厂就是家。

就是有个闲时间,又能跑去哪里呢?

秦安之这五个人之所以要和外界断绝所有联系,是因为他害怕。

虽然签过收购合同,虽然找来那么多证明人,他毕竟从自助餐厅和超市套出来十几万块钱。

万一张建给他们安个诈骗的罪名,十几万块钱足够给他和王梅判个无期了。

这些话秦安之不敢给王梅姐妹说,说出来能吓死她们了。

好在这四个女人听话嘴又紧,秦安之说不让她们跟任何人提起这几个月的事情,她们也就真的闭上嘴巴不跟人说起。

孙盼儿姐妹现在是秦安之的贴身秘书,负责帮他校对书稿排版。

有事做,有钱拿,印刷厂正式职工,吃饭还不要钱。

这天大的好事砸在她们头上,这对可怜的小姐妹已经把秦安之当自己的神看待了。

既然秦安之说过年不回家,这几个月不准和家里有任何联系,那就不联系呗!

这样就挺好,反正回家去也没地方住吃不上饭,做不好事情还会挨打。

……

端着王梅塞在手里的茶杯愣怔好久,秦安之才说:

“很快了,顶多半个月就不用怕了。

甩掉麻烦之后,你们随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以后我在厂里是洪政委,出了厂还叫秦安之。

怎么着都无所谓了。”

好吧,也就半个月时间,忍忍就过去了。

看着儿子疲惫的神情,王梅也不想一直唠叨耽误他休息。

帮着秦安之叠好被窝打好洗脚水,又在煤球炉里续上一块新煤球,王梅就默默回隔壁洗漱睡觉了。

洗脸洗脚之后,秦安之摊开稿纸写道:

很多人身上沾满恶臭的污泥,却到处嘲笑邻居家又脏又臭又穷。

等到有一天他们发现邻居又干净又有钱的时候,就嫉妒到发狂。

如果不是因为打死人要偿命,他们就想跑去把邻居一棒子打死,取而代之住上干净的房子,有着花不完的钱。

既然不能一棒子打死邻居,他们只能拼命的巴结讨好,想从邻居的垃圾桶里讨要些残羹冷炙来食。

当他们连残羹冷炙都得不到的时候,就开始到处宣传邻居家是男盗女娼挣来的脏钱。

他们甚至希望公安出来主持公道,希望邻居一家全被抓走枪毙掉才好。

这样,所有的邻居都会继续沾满恶臭的污泥,像以前一样快乐的生活了。

所以,华夏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充满恶臭的粪坑里,互相拉扯着,羁绊着,他们担心别人爬出粪坑会变得比自己干净。

他们会认为男人有钱都是做强盗抢来的,女人有钱都是做娼妓赚来的。

反正只要是比他们钱多的人,一定都不是什么好人。

只有自己有钱,才算是勤劳致富。

就如张健和魏舒芬之流,发现王梅的自助餐厅挣到钱,就污蔑她是狐狸精,看到她家开的超市挣钱,就想办法去抢走。

他们发现秦安之学习用功,比自家孩子学习好,可能会考上大学,将来变得有钱,立即想办法把他赶走,让他离开学校不能靠大学。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并非个例,在他们心里固执的认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我的,华夏的全是我的。

因为华夏是我家,华夏的就全部是我家的。

拥有这样强盗逻辑的华夏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很多。

唉,丑陋的华夏人!

整理一下稿件,秦安之在封面上郑重其事的写上书名:《丑陋的华夏人》。

这本书以华夏不同时代的五个人物为背景,从马老太太等老一代革命家起义闹革命,推翻两千年的腐朽王朝,在战争废墟中建立新华夏开始。

在第二篇文章又介绍以老张为代表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记录他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以钢铁般的爱国意志赶走了拥有先进武器的米国人,让华夏民族在国际上挺起来骄傲而坚实的脊梁。

战场上严寒的天气把老张的耳朵和手指脚趾冻掉,他没有任何抱怨,却一直遗憾在战场上没有打死一个敌人,没能真正为国家出力。

复员后,他不改本色,一直兢兢业业的守卫集体财产,哪怕印刷厂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也没有让集体财产受到任何损失。

接下来一篇文章是记录以方大同为首的新一代军人,守卫祖国的领土,自卫反击打跑南方野猴子的故事。

在转业复员后,方大同又进入铁路系统,积极为华夏运输系统奉献青春。

方大同等新一代年轻人勇于改革,努力创新,在探求后勤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勇敢面对那些顽固保守势力的阻挠,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然而,最终却功亏一篑,被那些丑陋的阴谋家夺走了胜利的果实,导致改制计划中途夭折。

第四篇文章是描述以秦霄汉为代表的当代军人,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从战场归来后,他们又脱下沾满硝烟的战袍,勇敢投身地方建设。

即使穷到吃不上饭,他也要努力守卫国有资产不流失。

他接下上一代军人留下的重担后,一个人撑起即将倒闭的印刷厂。

他不等不靠,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在很短时间内就让死气沉沉的印刷厂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盘活印刷厂后,他不忘帮助那些为国家奉献青春的退伍军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