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综穿]莫名成了金大腿 > 第34章 红楼(三十四)

第34章 红楼(三十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不可能。

这林家数代列侯,到了林如海父亲那一代的时候,由于身体极差,是被皇帝恩赏的再袭爵一代,也因此,林候一直到临死之前,都是坚贞的保皇党,废太子反叛时,林候还拖着病体写了一封檄文,传唱天下,不少文人墨客竟相讨论批判,后来才有了林如海考科举被点为探花。

当然,不是说林如海没有考探花的能力,只是当年勋贵出身的读书人考科举容易,考高名次却很难。

帝王之道在与平衡。

科举是给寒门子弟机会,不到非不得已,皇帝不会点勋贵世家子弟为前三甲,林如海被点为探花,绝对有林候写檄文讨伐废太子党羽的原因。

水渊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是有哪里被自己忽略了。

“王爷?”

范婉见端王许久不说话,有些疑惑的唤了一声。

水渊猛地回过神来,接着前头的话继续说:“大奶奶乃是林如海原配娘家,如今又多了层关系,许是他就是那般异想天开,觉着林如海能卖大奶奶几分薄面。”

范婉摇摇头:“那小赵氏特意将我引入林中,还调开了我身边的丫鬟,恐怕不止因为此事,只是我反应迅速,未曾如她所愿罢了。”

水渊也是这样觉得的。

“我亦是看二皇兄行踪鬼祟,故意避开人群,才不放心的跟了上来,却不想却恰好碰上他与小赵氏私会,如今想来,恐怕二皇兄是本想来见你的。”

五万盐引五万银。

莫说瑞王了,便是他,恐怕也要亲自出来接见拉拢才行。

只是瑞王自己恐怕都没想到,他的橄榄枝范婉压根都没见着,小赵氏只谈合作,连瑞王的名字都没提,当然,这件事水渊也不知道,他只以为瑞王想要勾搭宁国府,却被范婉直接给拒绝了。

对此,水渊是极满意的。

瑞王的母妃是甄贵妃,出自金陵甄家,甄贵妃的亲母是他父皇当年的奶母,一家很受重视,父皇对甄贵妃的宠爱数十年如一日,这些年,四王八公一气连枝,一荣俱荣,可以说,四王八公便是瑞王的天然后盾,哪怕不明着掺和,暗地里的支持也不会少。

所以水渊怎么都想不到,范婉竟然会拒绝的这般彻底,以至于急匆匆赶来的瑞王连面都不想露。

想到这里,他愈发愿意多说两句:“今日之事,你知我知,还望大奶奶保密,莫要声张的好,如今京中风起云涌,荣宁二府当顾及自身才好。”

范婉一听这话,还有哪里不清楚的。

显然,接下来围绕着瑞王插手扬州盐运的事要掀起一番风浪了,荣宁二府若是不想被巨浪掀翻,以后只能装聋作哑,权当不知了。

这样也好,只是……

“我那丫鬟被调开后,到现在都没个踪影,我怕她出事。”

范婉苦笑一声,对着端王屈膝行礼:“还请王爷帮着找寻一下,我怕她被人拿了,遭遇不测。”

“你先回去,我现在便让人去寻你那丫鬟。”水渊将事揽在身上。

“那便麻烦王爷了。”

将事情交给水渊后,范婉就行礼告退了。

等离了花园,回了花厅,里面的太太奶奶们聊得依旧热火朝天,明明感觉好似已经过去了很久,可回来看见这番热闹,才发觉,自起身离去到回来,都没有一个时辰。

坐在无人的角落,听着花厅里的热闹,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一个婆子走了过来:“蓉大奶奶,您那丫鬟找着了。”

范婉摇着扇子的手猛地顿住,头却没动:“如今在哪儿?”

“王爷做主,送到花厅恭房了。”

范婉:“……”

把人送厕所是个什么道理?

不过……

“行吧。”

范婉起身,她就去更个衣吧。

恭房里,瑞珠正满脸苍白,惴惴不安的等着,直到范婉进了恭房,她才嘴一撇,落下了泪来:“奶奶,我差点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

“之前你去哪里了?”范婉见她发髻也板正,身上的衣裳也好好的,稍稍放下心来。

“园子太大了,我在园子里一直迷路,一直到刚刚才被嬷嬷找了回来。”

瑞珠捏着帕子擦眼泪。

她是真的冤。

跑去给主子探路,结果回头来却发现自家奶奶不见了,想要去找人,绕了没两圈,竟然连之前的那个路口都找不着了,怪只怪端王府太大,花园构造太复杂,以至于她在里面迷了路,走到最后,腿都软了。

范婉也没想到,瑞珠竟然只是单纯的迷了路。

毕竟她一直以为是小赵氏故意将瑞珠支开来着……现在回头想想,当时让瑞珠探路的好像是她自己……

再想想端王爷带着她绕假山,钻石洞……瑞珠会迷路,好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小赵氏回来的时候,范婉已经和其它姐姐妹妹们聊开了,对于小赵氏的归来,范婉只瞥了一眼,就当做没看见,旁边的人看见了,各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见了然。

这是闹翻了……

这奶奶间的友情也是脆弱的很,前后不过几个时辰,就从陌生到友好再到陌生了。

用了午膳,小赵氏没等晚膳,就按着额角喊头疼,当即喊了马车回了家,她一走,范婉只觉得空气都清新了许多,愈发和周围的奶奶们聊的欢快,更是约好了,日后互相下帖子游戏。

不过半日功夫,哪家与哪家有世仇,哪家与哪家是世交,范婉就查了个清清楚楚。

到了晚上,大家伙儿起身告辞。

因为席上多是贵人,贾蓉也不敢多喝酒,只小意奉承的做了执壶,一晚上跟个花蝴蝶似的,各个桌上帮着倒酒,许是浪子回头太过有名,遇到几位当年曾祖父的老同僚,对贾蓉也是多有夸赞。

夸得贾蓉飘飘然,站在门外等范婉时,也是面上含笑,眉眼含情,惹得路过的小丫鬟们各个都羞红了脸。

等到范婉出来,更是殷勤的过去掺着她的手。

母子二人做足了母慈子孝姿态,只是落到旁人眼里,却是伉俪情深,贾蓉对范婉也着实宠爱。

“奶奶慢着点,天黑,且注意脚下。”

贾蓉一边扶着马凳,一手扶着范婉的脚踝,让她踩在马凳上,不至于踩空。

范婉扶着贾蓉的肩膀,蹬了蹬脚:“去拿个灯笼不比抹黑强?”

“人多,灯笼难寻不说,前头还有各位贵人王妃,我扶着您上马车,您若害怕,便踩在我的腿上,总不能够摔着您。”说着,贾蓉就想把范婉的脚往自己的膝盖上挪。

范婉连忙抽回脚:“可别,我今日穿的是硬底鞋,踩上去你的腿也该废了,你起开,让我自己爬上去。”

一听这话,贾蓉哪里还稳得住:“奶奶还是容着点我吧,可千万莫让人笑话了,若奶奶信得过我,我抱着奶奶上马车。”

“我不信你还能信谁?”范婉推了一下他的额头,忍不住笑道。

贾蓉猛地蹲下,双手抱住范婉膝盖,猛地往上一举,范婉趁机手抻着马车板儿,就上去了,贾蓉看看周围,见各家都忙着上马车,干脆也不想骑马了,猛地一跃,也跟着钻进了马车。

这本是寻常画面儿,落在这人群中更是不显眼。

可偏偏,主家那群人中却有个有心人。

水渊站在门口,遥望着角落里那家挂着宁国府牌子的马车,只见那对小夫妻恩恩爱爱的钻进了马车,心底里不停的冒着酸水儿。

等客人们都走了,忙了一天的水渊也没有休息,而是熬了个大夜。

一大早,天还没亮,城门就开了,水渊骑着快马出了城直奔甘泉行宫。

这些日子看惯了那些官员一大早往城外赶的守门士兵们也有些惊讶:“今儿个这大人们出城门可真够早的。”

“你傻呀,没长眼睛?没见那马鞍下头挂着的?”

老兵一巴掌拍在新兵蛋子的脑袋上,然后望着远方眯了眯眼睛:“那可是真正的龙子凤孙,只不知道是新封的几位王爷中的哪一位了。”

新兵抬手摸了摸帽子,也跟着看过去,却只见那道身影趁着夜色很快就消失了。

万年宫中,老皇帝还没睡下,而是熬夜批折子。

水渊来的时候,整个万年宫就只有大太监安康在旁边伺候着,端王连夜进宫,必定是有重要之事,等人进了门,他亲自站在门口守着门。

老皇帝对于水渊的到来,也觉得很是惊讶:“你昨儿个刚办乔迁宴,怎么今日一大早便出城了?”

水渊跪在下面:“儿臣有要事禀告。”

老皇帝愣了一下:“你起来说吧。”

水渊站起身来,快速走到老皇帝面前,附到皇帝耳畔小声的说了几句,皇帝先是蹙眉,随即便是大怒:“反了天了,这两淮盐科乃是重中之重,当真是觉得朕老了不中用了,竟然连那里都敢伸手了。”

一听到老皇帝说自己老了,水渊当时就跪下了。

“此事我知道了,你先去见见你母妃,剩下的事你就不用管了。”

老皇帝的怒火出现了不过一瞬就没了。

此时再看仿佛又恢复了平常。

水渊也不觉得意外,说了声‘儿臣告退’,就真的退下了,一丝挣扎都没有。

老皇帝最满意这个儿子的地方便是这一点。

他这么多儿子,真的算得上识时务的,也只有水渊了。

水渊走出万年宫,遇到正在门口守着的安康,安康是老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在身边服侍的老太监,这么多年来,一直陪伴在老皇帝身侧,水渊他们这些皇子,对安康也是非常尊敬的。

此时他给安康见了个礼就本该离去了,可到底还是忍不住:“我瞧着父皇面色有些黄,怕是昨夜又是一夜未睡,父皇心系百姓,方才劳心劳力,只是长此以往下去,我怕父皇身体吃不消,还望公公能多劝劝父皇,早些安睡才好。”

安康自然满口答应。

水渊这才抬脚离去。

等他走后,安康将刚刚水渊与他说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老皇帝。

老皇帝听了后,先是怔然,随即笑道:“这孩子与他娘一样,都是温柔心善的,兰妃出身低,没什么才学,这些年在后宫里也是不争不抢,老四跟着她,恐怕学了个十成十。”

安康自然又说了一段贴心话。

只是心里却很不以为然,兰妃娘娘若真是不争不抢,恐怕都怀不上孩子,更别说生下四皇子了。

水渊回了兰妃的青竹院。

兰妃早就得了消息听说儿子来了,本来还在熟睡的她,这会儿已经梳妆整齐的站在门口迎接了,见了儿子,她立刻上前来嘘寒问暖,听说他一夜未睡只为赶到甘泉行宫,顿时绷不住哭了:“你这孩子,又是何必,如今封了王,当好好过日子才是。”

水渊喝了口温茶,感觉那热水进了肚,才算是舒坦了。

听到母妃的关心,他不仅不觉得厌烦,还仔细的倾听,时不时的解释两句。

兰妃也不是个不识好歹的。

她心疼儿子,但也知道儿子心中的报复。

她知道儿子不去争,最后出头的只会是老二,她被甄贵妃害了一辈子,绝不容许自己的儿子再被老二祸害一辈子,她宁可最后让老三老五上位,也不愿意老二踩在她们母子头上。

“你那王妃身子骨好些了没?”

水渊摇摇头:“她身体倒是还好,主要还是心病,我都想着,不若遂了她的意,让她‘病故’,送她回西北吧……终究是我对不起她,这么多年,把她困在宫里,把翱翔的鹰鸟被关成了家雀。”

兰妃也叹了口气:“当初若是我能机灵点,也不至于让她着了道,说不定现在你们的嫡子都能读书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水渊苦笑一声:“恐怕父子缘分未到吧。”

“怪只怪甄兰芝,日防夜防也没能防得住她,这甄家的女儿都是毒蛇,你找了个由头将她扔进冷宫是对的,若是带出宫来,恐怕后宅还得被搅风搅雨。”

兰妃说着,起身回了内室,过了没多久就出来了:“这些药,你拿去给你舅舅,我前几天去拜神,听说他又病了,你去了他看见你,虽然嘴硬,却是高兴的,正好也让他帮你看看身子,无论男女,你总要再养个出来,哪怕是个庶子也行啊,总不能真叫田家的血脉,断在你的身上。”

水渊下意识的蹙眉。

说起生育问题,他就忍不住的心浮气躁。

这些年,不仅是他,其他几位兄弟的子嗣也很艰难。

兄弟八人,除却早死的七弟,年幼不曾成婚的六弟与八弟,其他五个兄弟,竟然只有老二与老五两个人有嫡子,其中老二的嫡子最多,有两个,只可惜先王妃死的凄惨,日后若再有继室,这二位嫡子的前程也是扑朔迷离,老五身子极弱,宫内甚至有传言,当初五王妃腹中的孩子,也是与侍卫私通才有的,五皇子知道后,直接让五王妃在生产时病故了,只留下一个早产的孩子。

他不知其他人到底是为什么才没有嫡子,反正他去炼虚宫找了道医,查出来的结果是吃了伤身子的东西,所以子嗣颇为艰难,好在也不是没有机会,只要好好调养,也是能恢复的。

之前他就生了两个庶女,可见他也不是完全不行。

兰妃只知道儿子得了病,但看见两个庶出孙女儿,觉得他既然能生出女儿,自然能有儿子,所以也不是很担心,只是让他多多调养身子,哪里知道儿子心里的苦闷。

“听到没有?”兰妃推了一把水渊的胳膊。

水渊这才一把接过木匣子,满心郁闷的应了一声:“我这就去。”

“对了,福儿与寿儿要开蒙了吧。”兰妃问的是自己的两个庶出孙女儿。

“嗯。”水渊点点头。

“伴读的人选可要好好挑,那些家风不严的,四角不全的,皆给剔除了,莫要把我的孙女儿们给教坏了。”

这一点水渊很是赞同。

他孩子少,唯二的两个女儿可不想被带坏了。

于此同时。

运河之上的商船里,薛姨妈手里拿着信,原本微带愁绪的眉眼瞬间舒展开来,立刻扬声喊道:“宝钗,我的女儿。”

薛宝钗从书本中抬头:“妈?”

薛姨妈走到房里,挥退了丫鬟们,小声的对薛宝钗报喜道:“你那舅舅来了信,说端王府的两位小郡主将要启蒙,给你报了名参选伴读。”

“真的?”薛宝钗顿时大喜。

她一把接过书信,上下看了好几遍,才终于确定是真的。

因为哥哥打死人的事情,她们一家不得已从金陵来京城,本该住在舅家,奈何亲舅舅前些日子升了官,正在外头来不及赶回来,所以才让他们投奔荣国府。

只是千里迢迢,到底心下不安,怕贸然客居,惹得人家心里头不高兴,如今有了正当理由,可算是有脸面上门了。

若她能选上郡主伴读,哪怕单门独户的住出来,也不怕挨人欺负了。

想到这里,薛宝钗瞬间野心满满:“妈,你放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