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第 179 章
九福晋到底图谋些什么, 幼双暂时不清楚,不过关于接下来就是八福晋的生辰,要给她准备什么贺礼, 幼双倒是很清楚。
她笑着道:“八弟妹生日那天, 我们也不用给她送什么了, 送点他们家小阿哥能用的,说不定八弟妹更加高兴。”
是的, 去年被把出喜脉的八福晋一索得男, 诞下了和八贝勒两人的嫡长子,小家伙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娘胎里养得好的缘故, 一出生便健康到不得了,尤其是哭起来, 声音响亮到不行。
喜得呀,八福晋和八贝勒都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哦, 不对, 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还有良嫔。
对于八贝勒这个小叔子, 因为男女有别的缘故,所以幼双平日里也没多少机会能够见到, 但是据胤礽的转述,在八福晋生下小阿哥之后的那一个月,八贝勒高兴得跟天天当爹似的。
以上是胤礽的原话,考虑到八贝勒和八福晋如今的感情, 用“高兴得跟天天当爹似的”来形容八贝勒的高兴程度似乎很贴切。
毕竟他总不可能高兴得跟天天当新郎似的,谁让八贝勒在八福晋生育之前,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孩子呢?
都说人缺什么就想要什么,这话倒是不假, 让八贝勒选,是想让后院多几个如花美眷呢,还是想让自己多几个子嗣,那么保准八贝勒会选多几个子嗣的。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八贝勒也不是那中好美色的人,或者说是幼双和大福晋她们两个嫂子带了一个好头,以至于下面的弟弟们的后院人数都控制在一个平均的范围内。
就连最爱红袖添香的诚郡王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年被荣妃给的那些话本里的内容给吓到了,听三福晋说后面他都修身养性了不少。
毕竟弘晴到底是他第一个孩子,既是嫡出,又是儿子,诚郡王哪里会不看重?
四福晋一听幼双这么说,顿时就笑了,一脸认同地点点头道:“还是二嫂您有见地,我本来正愁着该怎么给八弟妹送礼呢,您这么一说,我就有方向了。”
“不过看八弟妹那么喜欢孩子,我原本以为她生了孩子之后会一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的,没想到出了月子之后就想着把原本的事情捡回来做了。”
可不是么,八福晋这一胎来得有多不容易,大伙都是知道的,再加上八福晋生完孩子之后,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样子大家也是亲眼所见。
所以像四福晋这样以为八福晋从此,或者短时间之内不会有别的心思做其他事情的人并不在少数。
但是谁知道八福晋出了月子之后,立马就把自己的事业心就捡起来了。
幼双当时看着八福晋一副她完全可以左手抱娃,右手做事的态度,想劝她再休息休息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不过转念一想,幼双也觉得蛮正常的,她道:“换做是你的话,你也不会因为生了个孩子,就想着一辈子围着他们转吧?”
因为知道四福晋和四贝勒已经没有什么感情了,所以幼双就没有把四贝勒给添上。
四福晋一听,觉得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如果她一开始没有尝试过的话,那么或许生了孩子之后就真的会围着他们转了。
就像当初的她一样。
一开始四福晋是围着四贝勒转,后来心凉了之后,便围着弘晖转,那时候的四福晋不能说过得很压抑吧,但是确实是觉得自己过得有点没有价值。
是的,价值。
四福晋之前是不会这么想的,她一直觉得女子嫁人之后,理所应当的就应该相夫教子,操持中馈。
可是受到幼双的影响之后,四福晋在那趟蒙古之旅中突然觉醒了。
如今的四福晋回想了一下当初的自己,突然觉得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是太傻了,就像二嫂说的那样,搞事业它不香吗?
要是搞事业它不香的话,大福晋也不会接手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想放手了。
当然了,大福晋到底是做长嫂的,不仅比八福晋大那么多,而且她手上的事情本来就是从八福晋手上接过来做的,所以八福晋想要拿回去,大福晋也不好意思紧抓着不放。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太难看了。
不过大福晋愿意把事情还回去,不代表她不会再跟幼双讨差事办的。
反正幼双也正缺人,是的,摊子越铺越大,需要的人手自然是越来越多了,再加上幼双做这些事情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女子的地位,让更多的女子走出去。
所以大福晋乐意继续干,那么幼双自然是无任欢迎了。
……
说实在话,幼双一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康熙是知情的,但是他大概没有想到幼双后面是做得这么成功,而且还真的叫她发展起来了。
看着他那些儿媳妇们几乎都被幼双拉拔起来了,又想到那些已经抚蒙了的公主也被幼双拉拢得七七八八,康熙的心情确实是有点复杂的。
要说幼双这么做不好吧,那么就有点冤枉人了,幼双做的一切对大清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康熙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但是以后呢?
明珠当初跟直郡王说的那些话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了,但是也不是没有这中可能的。
康熙是由孝庄文皇后一手扶起来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孝庄文皇后的话,就没有今天的康熙。
但是当年孝庄文皇后和世祖爷这对母子为什么关系闹得那么僵又那么不可开交?
这点康熙心知肚明。
他不能说孝庄文皇后心里头没有大清,但是必须得承认,她心里头也有科尔沁,当年世祖爷的后宫几乎是蒙妃的天下,这到底是为了给世祖爷找帮手,稳固他的皇位,还是为了科尔沁,这点大家都很清楚。
要不然世祖爷当年也不可能和孝庄文皇后闹到难解难分的地步了。
看着如今的幼双,康熙就觉得在她身上看到了几分孝庄文皇后的影子,不是说性子,更不是说容貌,而是那股勇于折腾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