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旌万里 > 第71章 碰撞

第71章 碰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从长墙到黎阳真正城墙的距离并不算太远,沿着城门口几条大路和黄河岸边密布的建筑群几乎填满了中间隔出的每处空间。

最边缘的外围地带都是穷人和流民搭建的木棚,这些人是依靠给来往黎阳仓的漕船干活为生,战事到来以后,他们中的男丁大多被元务本征入军中充做苦役,剩下少数聪明人则早早拖儿带女逃了出去,只留下一大片破烂棚户区里的老幼妇孺无人搭理,即便是王終负责清理城下都一直没来管这片区域。

窦怀文率领的部下一头先扎进的就是这片区域,结果立刻遭遇到预想之外的困难,被迫速度降了下来。

就算是窦怀文在这个时代也是待在乡村地区较多,对于中古时代流民临时构建的窝棚营地那种糟糕环境见识的实在太少。

每一寸土地都被不知是什么物质混合的淤泥覆盖着,在初冬的低温下它们又粘又冰还散发着一股馊味,原本是居民储存来过冬的枯枝一堆一堆散落的到处都是,配上杂乱堆放的各种零碎物件让道路变得根本找不到。

众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不远几步,余庆就忍不住劝道:“怀文,不能再在这里面走了,兵贵神速,直接绕过去都比这速度快。”

牵着黑云掀开一座破棚子,却看到里面几个蓬头垢面的小孩子惊惶的抱在一起。窦怀文也忍不住直皱眉头:“听你的,绕开这里,直接走沿着黄河边的官道。”

众人如逢大赦,从善如流的退了出去,转而从醒目的大道向前进军,这条官道显然经过精心整修,路面竟然是用黄土和黑砂混合后仔细夯实,并且和不远处隐约可见的黄河大堤并行相排,在官道与河堤之间有不少木制的残留物,看上去似乎是码头搬运货物的某种设施。

因为黄河是一条地上悬河,黄河大堤显著的高于周边地区,这座历朝历代精心维护的宏伟建筑在这个没有高楼的时代看上去更加突出显眼。黎阳城作为依赖黄河漕运发展起来的巨城不仅商业繁盛,更修筑有重要的黎阳仓,这是供给东都洛阳和河北地区最重要的储备基地,黎阳城墙内的城市主体和黎阳仓城相互融合,背靠大伾山之北,北面有永济渠,南面则是滔滔黄河,二者之间聚集了十万百姓商旅,可以算是当今时代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其地位类似于后世南北大运河时代的临清城。

永济渠作为一条人工运河,河面相对狭窄,并且因为是隋军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常年号称“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所以隋军水军在这条通道上占据绝对优势,元务本在主动放弃北方诸县后索性也不再防守这里,任由隋军渡过永济渠攻打黎阳。

但其背后的黄河却是真正的一条大河,河南之地也仍然掌握在杨玄感叛军手中,元务本一直勉力维持着从黎阳仓到黄河南渡的交通线为杨玄感运去粮食和物资,窦怀文等人才会在这里见到许多匆忙留下的漕运遗迹,这也表示众人算是进入了守军盘踞的核心地带。

除去永济渠和那座长墙之外,前往黎阳城的道路也并非一片坦途,当初为了便于漕运官府在大伾山上的主仓之外还沿着黄河到永济渠之间修筑了许多小型仓库,为了安全考虑这些仓库用城墙四面围起,在此刻的战时就全变成了一座座小型堡垒,既可以充作瞭望台也可以用作箭楼。

这些密布于官道和黄河大堤之间的堡垒才是窦怀文试图从棚户区突进的原因,但此时为了速度众人也顾不上这些,只好顶着沿途的箭矢向前突进了。

好在特意留下迎接崔器的刘毅骑马来报,崔器果然毫不犹豫的率领大军涌过长墙跟着窦怀文的脚步向黎阳城突进而来,他还同时派出了信使到屈突通处,相信整个隋军的行动也不会太远,倒不用担心窦怀文这只尖兵变成孤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