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腾飞 > 第132章 何谓胜败

第132章 何谓胜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出发时的十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不到两万,而且多数还都带伤。这事自二十多年前萨尔浒之战后,大明朝遭遇的最为惨重的损失。

前军大将杜文焕战死,他的父亲杜松就是在萨尔浒之战中阵亡,父子二人相继战死辽东,这让无数人扼腕叹息。

李浩的得意门生赵云达,在炮兵阵地被冲散之时,引爆了阵地上的火药,巨大的爆炸把他撕的粉碎,尸骨无存。

后军主将刘肇基也在抵挡八旗主力时战死,辎重损失无数。不过大多都是被烧的,鞑子倒是没有抢到多少。鞑子还没来得及抢辎重,飞艇就过来了。

最为主要的是洪承畴被八旗掳走了,现在生死不知。

现在唯一幸存的大将,就只有疯子贺人龙了。别看这家伙打仗不要命,带着自己的骑兵四处冲杀,居然连一根儿汗毛都没有伤到,这让李浩十分惊奇。

“神祖爷,末将无能,没能救回总督大人!”贺人龙一下马,哭着向李浩请罪。

“贺将军就不要请罪了,你在这乱军之中奋勇冲杀,救出了不少的袍泽,剩下的这一万多人,有三成都是你贺人龙救的,最后时刻,官军能稳住阵脚,全赖你贺人龙啊!”李浩安慰贺人龙道。

不是贺人龙不想去就洪承畴,而是他根本就冲不过去。洪承畴已经被人掳走,根本就没有耽搁,直接被带离了战场。贺人龙发现后,带这所有的骑兵拼死冲锋,想冲过去解救总督大人。可是却被一队又一队的八旗骑兵拦住,左右冲杀,都冲不过去,只能眼看着洪承畴最后消失在视野之中。

眼看解救总督无望,无奈贺人龙又带人返回战场,继续和八旗骑兵厮杀,解救被围剿的袍泽。贺人龙不敢分兵,自己的骑兵再骑术和战力上都明显逊于对方,如果再分兵,只有被敌人分别吃掉的份儿。

所以贺人龙在这自己剩下的骑兵,哪里自己的袍泽还多,就往哪里冲,救出一股是一股,慢慢汇集成一大股。直到天上大明的飞艇出现,建虏这才四散奔逃,攻守之势忽然转换,贺人龙这才停了下来。

贺人龙见到李浩,紧绷多日的神经忽然松懈下来,再加上几天的劳累,早已耗光了身体,贺人龙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

匆匆回到沈阳的皇太极,现在也是一脸的落寞,已经好几天了,回来的人还不到一半儿。五万汉军旗回来不到两万,两万蒙古骑兵只回来一半,七万多的八旗主力现在只剩下四万出头,这才是大清国的核心力量啊,损失惨重,这让皇太极心疼的想吐血。

最要命的是明军的那些个粮草、火炮弹药一点儿都没有得到,损失重大却毫无收获。自从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以来,遭遇到的最大损失。仆从军都打光了,辛辛苦苦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八旗,一场仗就打掉了一半儿多,真是辛辛苦苦二十年,一下子回到解放前。

解放前是啥时候?皇太极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在北京城的那个神祖爷经常这么念叨。

大清国人口太少,能凑出这十来万的八旗就已经是拼尽了全力,要再想补充,就得扩大年龄范围,这样小的小,老的老,战力必然大受影响。

明国就不一样了,海量的人口,至少数十万的军队,补充起来非常容易。今天消耗掉了十万,明天就能补充二十万,就是拿人口来堆,也能把大清国堆死。

唯一欣慰的就是捞回来一个洪承畴,活捉了明国的辽东总督,也算是挽回了一点儿颜面。

“那个洪承畴现在怎么样?”皇太极悠悠的问了一句。

“回主子爷,洪承畴还是不肯归顺.”旁边一个小太监躬着身子回答。

这几天皇太极也没有闲着,自从范文程被抓了,身边缺少了一个大谋士,这让皇太极十分不习惯。

洪承畴是明朝的重臣,如果能把他招降过来,其作用比范文程可要大的多了。毕竟范文程一直在辽东,根本没有进过明朝的官场,对于明国的朝廷也不熟悉。

洪承畴就不一样了,在明国为官多年,又四处领兵剿匪作战,对于明国的朝政、军事等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他对明国太了解了,如果他能投降大清,那四万八旗将士也算没有白白的损失。

虽然派去的几波说客都被骂了回来,这么一个朝廷重臣肯定不会轻易投降,对他要有足够的耐心。皇太极已经下定心思,一定要说降洪承畴。

皇太极正在想方设法说降洪承畴,身在北京城的崇祯皇帝接到洪承畴被俘的消息,第一个想法就以为他会殉国,都要派人准备灵堂祭奠一番了,结果被神祖爷阻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