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 第265章 迟到的赏赐

第265章 迟到的赏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主要还是像冯智彧说的那样,岭南的地势太过复杂了,罗窦洞往西又是处在冯盎和谈殿势力的交汇处,太过于敏感了。

这事儿不管是从投入还是回报上来说都不值得,而且现在保皇派要面对的最大问题还是世家。

“您心里有数儿就是了,别到时候赖我家老头子不出力就好。”

冯智彧点了点头,收尾的时候还不忘刺挠李世民一下。

“朕都把你二哥调到长安来了,你们冯氏现在一门三爵,而且还是一个上柱国加上一个十六卫大将军的三爵,在你看来朕就是那么短视的人?”

李世民没好气地回怼了冯智彧一句。

他这次对冯智戴的任命和调动可以说是恰逢其会,但也可以说是准备了很久的。

说恰逢其会是因为正好赶上五姓七望想要为了保住他们的地位做殊死一搏的时候。

五姓七望抽掉了大量的官员,虽然是早有准备,但李世民在调动长孙氏、京兆韦杜和岭南冯氏的人填补空缺时多少还是有些慌乱的。

影响的范围还是太大了,虽然说能处理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很难得了,但慌乱是不可避免的。

冯智戴也正因为此才被李世民给调了过来,并且趁此机会给了一个伯爵和左武卫大将军的职位。

若是放在平时,不说五姓七望的人会竭尽全力的阻挠,就算是魏徵和孔颖达那些古板的人也不会同意的。

而说李世民是早有准备也是有原因的。

从进入长安并且安定下来之后,冯智彧对保皇派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拿出来的东西有很多都是作用无可比拟的,李世民一直都想给点奖励稳定住冯智彧,但却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耽搁。

最开始的时候李世民还摸不准冯智彧和岭南冯氏的意思,害怕他们通过这种动作掩盖别的想法,而后来在确定了与岭南冯氏的合作时他又找不到什么由头给冯智彧封赏了。

封赏这种事儿是有时效的,就好比李靖带兵打破东突厥并且生擒颉利可汗来说,如果在大军返回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封赏的话就不会封赏了。

总不能事情过去了好几年了才想起来封赏吧?到时候怕是天下人都会指着李世民的脊梁骨骂他。

因此李世民一直都是想要封赏,但奈何冯智彧所做的事情大都不是光明正大的摆在台面上的,让他找不到一个说服百官的理由。

钱财的封赏?这是不用经过百官的同意也不会引起反弹,但问题是对于冯智彧来说这种封赏根本就没有意义。

有意义的封赏就是官职、功勋甚至是爵位,但这些肯定都是要经过魏徵和孔颖达这种官员的。

这才贞观五年,玄武门的血腥味儿还没散尽呢,李世民也不想直接和百官正面怼起来,不然的话他也就不至于天天被魏徵犯颜直谏还一点儿脾气都没有了。

而这次五姓七望妄图通过抽身而退让大唐乱起来的动作却正好给了李世民机会。

不能给冯智彧封赏,那给冯智戴可以了吧?

两人是亲兄弟,而且都是嫡子,最重要的是冯智戴从武德年间那会儿就已经名声在外了,这会儿借着朝中空虚需要人才的名头调过来是正好的。

就连魏徵和孔颖达也挑不出毛病来。

他们只是古板,并不是傻。

五姓七望和朝廷之间的对抗他们不可能看不到,事情已经发生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是站在保皇派的阵营走到底了。

朝中空虚需要人才,这种事儿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又怎么能拒绝或者找借口阻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