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山村放羊娃开始崛起 > 第173章 鱼苗

第173章 鱼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苏良发动凤凰岭村老少爷们抓螃蟹,几天功夫之后,水坝底下的螃蟹明显减少了不少。

泰南市泉沟镇雅西村,在科学养鱼杂志上面刊登了一期广告,苏良看过之后便记住了。

自从打算开始养鱼之后,苏良除了购买了一些养鱼的书籍之外,还从邮局那边订购了《科学养鱼》杂志。

在1993年这会儿,要说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是谁,那就是邮局呗。

而如果说什么东西在这个年代能送货上门,那也就是信件和从邮局订购的杂志报纸了。

然后,苏良知道,接下来,到今年年底,也就是1993年底,会出现一个叫做“三柱口服液”的东西,那广告会铺天盖地的来。

农村大集上面有人发传单,各个县区电视台上面广告轰炸,送货员上门服务。

短短三年的时间,这个“三柱口服液”,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物流系统。

在全国所有的大城市、省会以及几乎绝大多数的地级市,“三柱集团”注册了600家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吸纳了十五万名销售人员。

1996年,更是创下了年销售额80个亿的骄人成绩。

要知道,1993年底,吴家兄弟才花了30万建立的公司啊。

这可是,经典的广告案例。

没事,打广告就是了!

当年,三柱的销售网络,可是媲美邮局的存在啊。

后来好多年后,京东等物流才超越前辈们。

讲实话!

三柱才是现代物流的鼻祖!

村里面所有人,苏良都点数了一遍,实在没有任何一个有养鱼经验的,然后接下来养鱼的工作,就只能自己来了。

按照杂志上面登录的电话,苏良给雅西养鱼场打过去了电话,联系好了买鱼苗的事宜。

苏良也没打算在养鱼这件事情上有啥大发展,反正下一步能有安全的鱼吃就行了。

毕竟,他是从2021年重生过来的,知道将来的食品安全,是很成问题的。

魏光宝开着苏良家的三轮车,苏良坐在副驾驶上,俩人一路沿着大寨乡新修的公路,来到了泰南市泉沟镇雅西村。

雅西养鱼场,在苏良前世的时候,从来没有来过。

不过,自己也听说过,泰南那边,确实有养鱼的。

因为集市上面卖的鱼,大家都说是从泰南进货的。

整个雅西养鱼场,位于一个大山沟里面,在山沟边上,修建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水池。

养鱼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山沟里有条四季不断流的小河。

接待苏良和魏光宝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女的,穿着围裙,带着套袖。

“大兄弟,想要养啥鱼苗?”

魏光宝回头看向苏良,苏良这会儿正在水池边上看鱼。

“苏总,咱们买什么鱼苗?”

“一两的白鲢,要一千七百尾;一两的鳙鱼,要一百五十尾!”

看到老板没有记录,苏良眨眨眼:“你不记着点,你脑子能记得住?”

老板娘看着苏良,又看看魏光宝:“你们俩谁是老板?”

魏光宝说:“他是老板。”

老板娘有点不敢相信,不过还是慌忙地拿着笔记录了起来:“白鲢一两的,多少条?”

“一千七百条。还有,一两的鳙鱼,一百五十尾。然后,二两的草鱼,三百尾。一两的鲤鱼,八十尾。鲫鱼苗八百尾。半斤的青鱼,三十尾。麻烦算一下,多少钱,今天要。”

老板娘一听,立马拿出计算器,啪啪啪地按着,算了起来。

“老板,总共是三百九十四块六毛钱,给你算三百九十块钱。老板,现在装鱼苗?”

苏良立马从口袋里面摸出来了四张一百的钱,递给了老板娘:“现在装。”

苏良的三轮车后面,铺着一块大塑料布,里面放了大约有一吨水。

三百多斤鱼苗,装进里面,插上冲氧设备啊,一个半小时之后运到凤凰岭村,也没啥问题。

养鱼场老板也不墨迹,很快就将鱼苗给苏良他们装好了。

苏良也不清点,看着三轮车车斗里面全是鱼,便催着魏光宝开着三轮车,急匆匆地回家去了。

旮旯角水库这边,经过几天的蓄积,已经有不少水了,水深的地方,已经漫过膝盖了。

天气预报说今天晚上要下大雨,苏良觉得,放鱼苗的时机来了。

当苏良拉鱼苗的三轮车出现在凤凰岭村小桥头上的时候,闫富带着韩木匠等六十几个人,每人提着两个水桶,在那边等着。

苏良他们一停车,然后大家便立马靠过来,将三轮车车斗里面的鱼放到水桶里面。

水桶不满,怕鱼会跳出来。

每个人挑着两半水桶的鱼,便急匆匆地向旮旯角水库的方向赶去。

到了旮旯角水库,沿着台阶走到水库底,然后大家将鱼苗全部放到了水深的地方。

苏良坐在坝顶上,看着水库上游,山上泉水流淌下来,夹带着一些泥土。

等到大雨一下,或许水库里面的泥土就更多了。

他托着下巴,皱着眉头,心里寻思:水库底下有了淤泥的话,下一步种点莲藕也不错啊。

水库本身修的比较深,蓄满水的情况下,得有十来亩的水面,水深超过两米。

最深的地方,水深得有两米五的样子。

凤凰岭村这边,所有人看着水库里面有鱼了,一个个也都很开心的样子。

大约,再等一两年的时间,这水库里面的鱼,就长大了,可以捞出来吃了。

坐在旮旯角水库坝顶上,苏良转过头,看着下游一百多亩的良田。

“这些地,以后就是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了。”

这时候,闫富笑着走了过来。

“良子,我明天得和你小姨去买衣服了,明天村子这边我都安排好了,你看看有什么事情还有安排的?”

苏良这才忽然想起来,马上就是自己小姨和姨父定亲的日子了。

定亲之后,便是准夫妻了。

“行,姨父你放心吧,明天我也没事,村子这边有我就行了。”

看着闫富走向南山的背影,苏良内心很感激,自己的姨父,人品是真的很好很好的。

自己的姨父和小姨定亲,要到男方那边去的。

然后提前呢,还得买些衣服什么的,这也是风俗。

轰隆隆的雷声在头顶盘旋,豆大的雨点接着如约而至。

下午六点,天色刚黑,这乌云便压住了整个凤凰岭村。

韩彩芬炖了一锅鲶鱼豆腐,鲶鱼是今天上午买鱼苗的时候,人家老板娘送的。

魏光宝现在成了光棍,今天晚上被苏良邀请过来一块吃饭。

苏良给魏光宝和姨父一人倒了一杯白干酒,自己和小姨则一人来了一杯汇源果汁。

“光宝啊,修水库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我敬你一杯。”

苏良端着果汁。

魏光宝一看,立马端起了酒杯。

“辛苦啥啊,就是干活而已。苏总,别说啊,你啥都算得精准,买了鱼,这晚上就下雨。”

魏光宝放下酒杯,夹起了一块鲶鱼,一整个得送进了嘴巴里面,一边说着,一边嚼着。

“嗨,这我哪能算地出来啊,这不是人家天气预报上面说的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