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第一闲王 > 第110章 我家王爷不太正经

第110章 我家王爷不太正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上次在拥立自己监囯这件事上,孙大学士表现得很出色,找了一帮文武大臣,三辞三让,让自己监囯显得名正言顺,充分营造出了一种人心在孤、孤不出奈天下何的效果。

“三辞三让”源自于周泰伯让位于季历事,后人称为盛德。从曹丕代汉以后,三辞三让变成了一种礼制。礼制的意思大家都懂,虽然很麻烦,不搞又不行。

一听监囯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孙金鼎激动得脸冒红光。监囯不先找首辅关守箴商量,而是找到自己这个次辅。到底监国还是跟自己更亲近些呀!

“监囯放心,此事,臣一定处理得妥妥贴贴”。

孙大学士立即行动起来,造势!声势要大,要轰轰烈烈、众志成城!

先联络关守箴、顾奕、余朝相、范友贤、严天凤、史其文、陶成、白履新、张成、孙贵、杨武、杨辅臣等靖藩老臣,说咱王上,打败满清三顺王,护卫大明河山。功劳这么大,理应封亲王。大家都说,对,是这么个理!再联络何腾蛟、堵胤锡、何吾驺、苏观生、曾道唯等大学士;然后是严遵诰、李明忠、李赤心、高必正、孙可望等勋臣、武将。先京官、再外官。自古水涨船高,朱亨嘉的爵位往上升,下面的官员自然跟着沾光。劝进这种事,官员们没有不乐意的。

于是内阁的大学士们领着百官上疏了,铺天盖地,一上就是几百道。大意都是,王上您为国为民,殚精竭虑,功劳这么大,一个郡王对不起您的功劳。请您顺应民心,自己封自己为亲王吧!

自己给自己升爵,这个事,朱亨嘉有点不好意思。第一次,拒绝了。没关系,大家继续上疏,众志成城,一上又是几百道。第二次,又拒绝了。再上疏,殿下,您不封自己为亲王,臣子们誓不罢休。

朱亨嘉一看,既然大家这么真心诚意地让自己称亲王,再推辞寒了大家的心。准了!

大明朝,前前后后实封亲王六十五位(含靖江王)。其中明太祖所封二十五王,或因罪被废,或绝嗣,或死于流贼,或亡于鞑虏。目前只剩下了周王、辽王、唐王、鲁王、韩王、岷王、靖江王这几支了。朱亨嘉恢复太祖旧制,重新封自己这一脉为亲王,实在是想为皇室开枝散叶,一片公心呀!

既然准了,下一步,就是拟定封号了。朱亨嘉觉得,把“靖江王”中的“江”字去掉,直接称“靖王”便好。

有人不同意,一看,又是自己的叔祖,宗人府经历朱任然。

“监囯,‘靖王’这个封号,隆庆先帝曾经用于追封自己不满一岁死去的皇子朱翊铃。先帝追封朱翊铃为靖悼王。是否重新拟个封号?”

朱亨嘉明白了,这位叔祖觉得“靖王”和死人的封号有点重,不吉利。要是平常也就改了,偏偏这次,因为给子女封爵的事,朱亨嘉和叔祖搞得不痛快。汝越是反对,孤越是要用。大不了孤死后,不用“悼”这个谥号便是。

于是,朱亨嘉说话了:“孤觉得‘靖王’这个封号挺好。若天命在孤,百无禁忌;若天命不在孤,再好的封号也没用。驱逐鞑虏、抚平四夷,曰‘靖’;平定动乱,廓清宇内,曰‘靖’;秩序安定,民生安康,曰’靖‘。孤决定了,就称’靖‘王”。

??

朱亨嘉自封靖王后,又大赏百官,分封诸子、诸女。

本来大明祖制,王子不满十岁是不能册封的。但朱亨嘉觉得自己现在处于战争环境中,多封几个王,更利于稳定自己这一方的人心。

于是,封朱若登为宣化王;朱若峰为安平王;朱慧姚为昭平郡主;朱慧娥为兴安郡主;朱慧姞为义宁郡主;朱慧娖为阳朔郡主;朱慧媞为富川郡主;朱慧媛为灵川郡主;朱慧妍为永福郡主;朱慧婷为荔浦郡主。

石贤妃、陈淑妃、黄恵嫔生儿育女有功,朱亨嘉赐石贤妃、陈淑妃玉如意、玉碗、玉碟、玉镯、玉簪、玉香薰、玉果盘、

翡翠珍珠镯子、玛瑙果盘等物;封黄恵嫔为丽嫔。

忙完这些,朱亨嘉龙颜大悦,去王妃石氏的寝宫,和石贤妃唠嗑。忽见,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儿,昭平郡主朱慧姚,用小手抓着一块红色的玉佩。颜色鲜艳,质地细腻,非常漂亮。

“爱妃,此物从何得来,很是好看呢。”

“殿下,此乃平南侯的夫人使人送来的,说是云南产的‘赤琼’,做成玉佩给姚儿玩,正好”。

“平南侯史其文?孤不是让他带着李定国、贺九义去云南讨伐沙定洲了吗?算时间,也应该到昆明了。怎么还没有军报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