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诸天从武林外传开始 > 第98章 前夜(上)

第98章 前夜(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备送走卢植后,便决定起兵参加讨董联盟,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如果这条路不通,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他还可以继续走老路,大不了走遍全中国嘛,全当旅游了。

但是,如果一个人,既没有独立的思想,又没有探索未来的勇气,也没有披荆斩棘的毅力,那么他与行尸走肉,可怜的提线木偶,丧家之犬有何分别?

刘备不想循规蹈矩,走原来的老路。尽管那条道路可能是最正确的,但未必最适合现在的他。

起义需要士卒,刘备张贴榜文后,没几日就聚集起了两千余人。其中一部分是胡家寨的流民,另一部分则是繁阳县的普通百姓。这一次,三大家族没有一个帮忙的。

刘备对此没有什么怨言,反而有些高兴。因为在他看来,起义这件事情,跟百姓们没有任何直接利益关系,他们不来也是正常的。然而现在能够招募到两千人,实在是出乎预料。

为了探明原因,刘备询问了几个年轻人,得知他们是奉了父母的命令前来参军的,理由则是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让他更加感动了。

同时,刘备也将起义一事,告诉了蒋奇、赵云二人。冀州人才济济,刘备自然想要趁机组建自己的人才班子。然而有名气的,官位都比他高,没有名气的,也看不上他。

就连蒋奇、赵云,这一次也没有答应刘备。好在还有一个韩猛,带着十几个好友前来投奔。刘备大喜过望,委任韩猛军候一职,掌管五百人作为关羽副手。

虽然有了两千士兵,但数量依然不足,就在刘备为士兵发愁时,崔林找到了他谏曰:“黎阳有营兵千人,由监营谒者赵威孙,统御兵马。大人可领兵进驻黎阳,以宴会为由招赵威孙商讨起义之事,倘若他愿意共事,则留之;若不愿,亦可杀之,并其众。”

刘备闻言大喜过望,立刻点齐全部人马,悬挂印绶,打出袁绍和讨董联盟的旗号,前往黎阳。

……

而在黎阳军营中,赵威孙得知刘备起兵,且将两千人来到黎阳,大为震惊。须臾间,一封邀请函已经递到了面前,赵威孙粗略阅览后,召集心腹询问道:“刘备举兵助袁,今至黎阳,邀我赴宴,你们以为如何?”

有人说道:“大人虽为监营,但御不过千人,今袁绍为盟主,天下英豪尽皆归附,已成大势。我等应顺势而为,此番刘备举袁绍大旗,所到此地不过为了粮草军饷,大人可以带些礼物与他,打发他离开便是。”其余心腹亦是如此回答。

赵威孙闻言,便选了几名亲卫,带上许多金银珠宝,前往刘备军营中。

刘备见赵威孙真的来了,立刻大摆宴会。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他突然问道:“今天下群雄并起,赵兄有精兵千人,我欲联合赵兄,共举大义,兄意下如何?”

赵威孙为之一愣,片刻后,大发雷霆,说道:“刘备,你欲陷我于不义乎!”话音刚落,张飞拔剑便砍,活活将其劈成了两半。

赵威孙亲兵见状大惊失色,连忙纳头便拜,投降了刘备。见此情形,刘备便让关羽率领一千士卒,接管赵威孙麾下兵士。

当关羽提着赵威孙头颅走入军营时,军营中的士卒无不瞠目结舌,杀了几只猴子,很快就接管了黎阳营。

吞并了黎阳士卒,刘备麾下已有三千余人,于是他与关羽、张飞各掌一营士卒,屯驻黎阳渡口,一面打造船只,一面观望事情的发展。

此时河内郡共有四路诸侯,其一是联盟盟主袁绍,其二是河内太守王匡,其三是南匈奴单于,其四则是军司马张扬。四方势力,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