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捕头二叔 > 第35章 二叔的任务

第35章 二叔的任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公子,现在午饭时间到了,你也饿了吧?我让厨房给你准备好了一些饭菜,马上就端上来。你是在大厅吃,还是回房间吃?”

孟掌柜见李炎坐在面前,看着他那还有些虚弱的身体,不由地开口问道。

“我还是回房间吃吧!”

李炎羡慕地看着大厅中的正在谈笑风声的客人们,气氛热烈,满脸笑容,不停地与同桌干着杯,手下对桌子上的饭菜不停地招呼着。

李炎知道上午的饭菜肯定还是病号饭,没什么滋味,不如大厅中的诱人,因此不准备在大厅中吃饭了,到时闻着别人桌子上食物的香味,自己还怎么吃的下去。

再看一眼吧!

酸菜鱼、麻辣香锅、麻婆豆腐、毛血旺、渝州小面、渝州火锅、水煮鱼、酸辣粉、烧白、涪陵榨菜、棒棒鸡、烧鸡公、万州烤鱼、太安鱼。

几桌客人吃得都很丰盛,桌子上都摆满了渝州城的特色菜。

一片大红色,油光闪亮,红油辣海绕金城,绿生生,红海沙波绿洲顶。金黄焦脆白玉上,暗红黄白夹杂中,红海浮鱼朝金山,金山顶上翠微城。

渝州菜大部分都是麻辣口味,菜里有六成是红油辣汤,三成是黄白肉块,一成是顶上时蔬。

回到房间后,店伙计柴小山用托盘将饭菜送了上来。

李炎以为又像早晨一样来碗白粥,再吃盘无油盐小青菜的。没想到,端上来的却是一碗西北地区才会有的猫耳面,还有一碟武隆羊角豆干,一碗垫江石磨豆花,还带着两个小碟子配菜。

李炎很感兴趣,闻着香味,期待地对柴小山说:“这些都是什么吃食,讲讲!”

“猫耳面,来自西北地区,是华族的食物,也被称作“圪咜”(陕北语),关中人称作麻食、猫耳朵。做法是将和好的面撮成细条后,用手揪成指甲盖大小的面疙瘩,放在案板上用大拇指搓成的。撮好的麻什放入锅中煮,烩入事先炒好的菜,有切成麻什大小丁状的土豆、豆角、豆腐、西红柿、青菜等。

武隆羊角豆干是渝州城著名的特产,相传采仙女山下天然泉水,纳滔滔乌江悠悠清风,汇数百年传统工艺,取营养保健研究成果,终凝聚成这一爽滑留香的民俗精品。

渝州风味以麻辣甲天下,羊角豆干便是渝州城的特色美味代表之一,它具有开胃等功效,是居家旅游的必备之品。

垫江石磨豆花是嫩豆花的一种吃法,是渝州城常见的华族小吃,它与运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豆花蘸水和大米饭配合食用,因其鲜嫩可口而流传广、影响大,在龙国餐饮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垫江石磨豆花的配方、制作,自有其历史渊源和独特之处,米饭、豆花、蘸水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店伙计柴小山说的头头是道,好像很有学问是的,可把李炎给惊呆了,李炎仔细地观察才发现,柴小山正背着双手,眼睛朝上,摇头晃脑地朗诵着,像是一位正在背书的学生。

李炎嘴角微微翘起,脸上带着微笑也不说破,静静听着。

末了柴小山还说了一句:“掌柜的说你肠胃不耐辣,所以就给准备了这些不辣,好消化的食物。请慢用!”

柴小山用手指着一碗碗吃食介绍,最后说完后就转身走了出去。待出了房门之后,他赶紧用袖子擦了下额头上的密密麻麻的细汗,长出了一口气,口里还在低声嘀咕道:“还好背完了!还好没背错!”

李炎待柴小山走出去后,就一个人开始享用起美食来了。

一个人享用美食是能够独占,但是却少了些乐趣,这时他想起了二叔来了。也不知道二叔的任务现在怎么样了,完成了没有。

李炎决定以后,除非逼不得已,决不与二叔分开了,不然老是担心对方。

李炎不知道的是,二叔现在正在一座大山中,与向导黄亚夫站在一座废弃的小木屋前。

二叔推开小木屋的门走了进去,进去后发现小木屋中落下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木屋的屋角里结了好几张大蜘蛛网,木屋的中间位置摆放着一张小木桌,还有一条板凳。

小木桌上面有曾经使用的饭碗与盘子,很显然并没有收拾,现在已经长满了绿色的霉菌,看着十分恶心。桌子边的小板凳翻倒在地上,这些都显示出木屋主人离开的匆忙,根本没有收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