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62章 偃武修文 续10

第62章 偃武修文 续1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立皇子司马乂为长沙王、司马颖为成都王、司马宴为吴王、司马炽为豫章王、司马演为代王。

皇孙司马遹为广陵王。

接着又封淮南王的儿子司马迪为汉王、楚王的儿子司马仪为毗陵王。

迁扶风王司马畅顺阳王、司马畅的弟弟司马歆为新野公。

封琅琊王司马觐的弟弟司马澹为东武公、司马繇为东安公。

武帝生前把自己家族都封王、封公,可是,后果他并没有想到。

在众多的王爷里面,永远只有两个人最重要,司马衷和司马遹。

司马衷是太子,自不必说。

司马遹是司马衷的儿子,但是,武帝特别喜欢这个孙子,正是因为这个孙子很聪明,武帝才认可自己的傻儿子做太子,甚至想好将来让皇孙接替自己的儿子。

这个孙子和武帝颇有渊源。

司马衷和贾南风大婚以后,一直没有儿子,武帝也很着急,就把自己的才人谢玫赐给太子,结果这个才人很争气,生下了皇孙司马遹。

话说一天夜里,皇宫中失火了,晋武帝登楼观望。

武帝身边有很多一起观看的人,包括他的孙子司马遹。

当时,司马遹只有5岁,他显示出了超越常人的非凡能力。

他拉着武帝的衣角要武帝走进昏暗的地方,他对武帝说:“夜里突然出事,要防备突如其来的状况,不能站在明亮的地方,让人看见您。”

这话一出来,晋武帝立马对司马遹另眼相看,非常的高兴。

晋武帝因此认为司马遹将来很不一般。

由于心情不错,武帝在大臣面前夸耀司马遹,颇有宣帝(司马懿)遗风。

大臣都是人精,就开始倾心于司马遹。

晋武帝知道太子没有才能,但是,太子有个好儿子啊。

所以,晋武帝这才没有废黜太子的想法。

晋武帝为了确保太子的地位,接受了王佑的计策,把太子的同母弟弟司马柬、司马玮、司马允都派出去镇守要害地区。

晋武帝为了这个傻儿子,也是操碎了心。

晋武帝还担心太子会受到杨家的迫害,又任王佑为北军中候,掌管皇帝的亲兵。

武帝还为了皇孙司马遹的未来,用很高的标准挑选他身边的僚属与辅佐臣子。

选来选去,选中了散骑常侍刘寔,武帝觉得他为人清正廉洁、品格高尚有德行,因此,刘寔被任命为司马遹的老师。

刘寔是个怎样的人呢?

刘寔早期看到当时的官场风气是很多官员喜欢趋炎附势,既不廉洁也不懂得谦让,他看不下去,就干脆写了一篇文章?崇让论?。

主要观点就是初次被授予官职的人应该是能够举荐贤能、懂得谦让的人,这样的人才可以当官。

如果官职有空缺,那么就要挑选平时谦让最多的人来担任。

简单说,就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谦让是美德。

刘寔从人的本性上来分析,他认为:“如果为了当官而争斗,就会毁谤比自己强的人;如果谦让呢,就会争相推荐比自己强的人。所以如果争斗,官员好坏难以区分;如果有了谦让的风气,那么,贤能、有才智的人就会涌现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