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52章 偃武修文(公元280-290年)

第52章 偃武修文(公元280-290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晋武帝下诏:“从汉末开始,四海之内分崩离析,刺史对内要亲自处理民事,对外要统领兵马。如今天下一统,应当要收藏起兵器,把刺史的职权区分开,全部依照汉代的制度行事。把州郡的兵都去掉,大郡设置武官100人,小郡设置武官50人。”

交州牧陶璜上书说:“交州、广州,从东到西有几千里,还没有归顺的有60000多户,归顺肯服役的只有5000多户。两个州唇齿相依,只有靠军队才能镇守住。另外,宁州各少数名族,与上游地区接壤,他们据守在那里,水路陆路都通。所以,不应该减少州兵,这样官府的兵力就会变得薄弱。”

仆射山涛也上书:“不应该裁减州郡的兵力。”

晋武帝没有听从这些建议。

到了晋惠帝永年开始,盗贼群起,州郡由于没有军队和武器,没有办法捉拿制止,于是,天下大乱,正象山涛说的那样。

然而从这以后,刺史又兼管兵民的职责,地方的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了。

汉魏以来,羌、胡、鲜卑等投降的部落,大多居住在关内的各个郡里。后来很多次因为不满苛政和怨恨,杀害了郡县的长官,逐渐开始为祸百姓。

侍御史郭钦上书说:“少数民族强暴蛮横,自古以来就是祸患。魏初期,百姓人数少,西北各郡,都被少数民族占据,内地一直到京兆、魏郡、弘农,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现在,虽然服从我们管理,但是,如果百年之后,发生了战乱,少数民族的骑兵从平阳、上党地区,用不了三天就能到孟津,那么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这些地区,就都成为少数民族的地方了。应该趁灭吴的威势,发挥谋臣猛将的作用,逐渐把内地的少数民族迁徙到边疆地区,加强少数民族经常出入地区的防卫,以彰显先王所制定的让少数民族远离都市的制度,这是保证千秋万代长远的策略。”

晋武帝没有听从这个建议。

晋武帝在没有了战争之后,不仅裁撤州郡的兵,而且开始注重享乐,不理朝政。

公元281年3月,晋武帝下诏书,挑选孙皓的宫女5000人进宫。

晋武帝这时更多的时间都是花费在游乐、宴饮上,对政事也没有以前那么关心了。

宫中的妃嫔人数已经快接近10000人了,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由于人数众多,都不知道去哪里享乐,于是,想了一个怪招,经常乘着羊拉的车子,任凭羊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宴饮、入寝。

宫女们为了能有机会接近武帝,只好想出各种奇招。

她们把竹叶插在门上,用盐水洒地,引诱羊把车子拉到自己门前。

皇后的父亲杨骏及杨骏的杨珧、杨济开始当权,他们团结一致,狼狈为奸,权势倾天,时人皆称他们为三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