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50章 一统山河 续49

第50章 一统山河 续49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司马炎一直有灭吴的志向,公元269年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其他官职不变,因为,西晋和吴国都各有一个荆州,两国边界线在荆州交集最多,将来会是重要的战场。

羊祜到任后,发现百姓生活并不安定,粮食储备也不充足,于是,大力开发荆州,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号召军队屯田,解决粮食不足问题,大力垦荒,兴修水利。

经过羊祜的开发,粮食储备够吃十年的,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羊祜在襄阳,衣着简朴,经常和士兵百姓打成一片,深得士兵和百姓爱戴。

公元270年,吴国的荆州都督换成了陆抗,陆抗是吴国著名的将军,他到达后,了解情况,发现西晋的动向后,立即给孙皓上表,表示不应该迷信长江天险,要认真备战。

同样,陆抗的到来,引起了羊祜的不安,他向武帝密奏,应该利用长江上游的有利条件,在益州办水军。

公元272年8月,孙皓欲解除西陵督步阐的职务,步阐害怕被杀,拒绝回建业,当年9月,向晋军投降。

陆抗闻讯,立即派兵进攻西陵,晋武帝派羊祜和巴西监军徐胤分别攻打江陵和建平,从东西两面分散陆抗的兵力,以便让荆州刺史杨肇去西陵救援步阐,但是,陆抗破坏了江北的道路,五万晋军的粮草运输发生了困难,而且江陵城防坚固,不易攻打,杨肇由于缺兵少粮,被陆抗击败,步阐城陷被诛族。

由于救援失败,羊祜被贬为平南将军,杨肇被贬为平民。

西陵之战失败后,羊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吴国虽然衰败,但是仍有一定实力,尤其有陆抗这样的将领,灭吴战争不易操之过急。

羊祜在两国边境实行怀柔政策,重信义。羊祜的做法,使吴国人心悦诚服,大家都很尊敬他。

羊祜久在边境,朝中的小人经常诋毁他。但是,羊祜认为只要行的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公元276年10月,晋武帝改封羊祜为征南大将军,恢复以前的一切职务,开府仪同三司。

羊祜认为王濬有军事才能,就极力向朝廷推荐他。

吴国将领陆抗死后,羊祜上表要求伐吴,司马炎虽然同意,但是,朝廷大臣贾充、荀勖、冯紞等人坚决反对。

他们反对的理由是西北有鲜卑人的叛乱,不易两线作战。

只有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少数大臣支持。

公元278年8月,羊祜常年在艰苦的地方守边,身体已经不堪重负,抱病入朝,再次向司马炎陈述伐吴的主张。

11月,羊祜病死,享年58岁,临终前举荐杜预取代自己。

羊祜死后,司马炎亲自服丧吊唁,荆州百信自发罢市悼念。

何曾

何曾(199-279年1月12日),今河南太康人,西晋开国元勋,父亲任曹魏太仆之职。

何曾少年时博学,名气很大,曾做过曹叡的文学掾,因而有机会常年陪伴在太子身边。

曹叡即位后,多次升迁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

何曾担任司隶校尉时,扶军校事伊模,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巧取豪夺,朝野人士因为害怕他,无人敢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