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7章 一统山河 续6

第7章 一统山河 续6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魏国扬州牙门将张特率3000人死守,坚持了三个月,死去的士兵超过了半数,眼看要守不住了,张特使出缓兵之计,派人给诸葛恪送信:“新城很小,如今城里缺兵少粮,快坚持不住了,我也无力再战。但是,魏国法律有规定,如果被围攻超过百天,而救兵仍然没有到,即使投降了,家属不会受牵连被治罪。自围困以来,已经90多天了,眼看就满百日,虽然城里的士兵不多,还有一半的士兵不愿意投降,要先安抚好士卒,再降,请吴军先退兵,并把自己的印绶转给对方。

吴方相信了张特,没有接受印绶。

于是,诸葛恪停止进攻,张特连夜率兵拆房屋的物质用于修补城墙的缺口。

第二天张特坚决不降,告诫大家,要战斗到最后。

诸葛恪因为被戏弄非常生气,继续围攻,还是没有攻下来。

当时正值炎热天气,士兵疲劳,又赶上军营闹瘟疫,生病的人超过了半数,也死了不少人。

诸葛恪久攻不下,脾气也很大,经常迁怒手下将士,将士也很多怨言。

魏国得知吴军包围合肥新城后,朝廷也很担心,纷纷献计。

司马师认为:“诸葛恪轻装深入,粮草带的不会多,这样会陷入险境。而新城这个地方小且坚固,不会很快攻下来的。”

一方面命令守城将领坚守,消耗对方弹药、粮草。另一方面派司马孚任都督,统领文钦及毌丘俭率领二十万大军去新城。

由于魏国两线作战,西线对蜀国的战场才是主战场。

东线的司马孚率领军队只是驻守寿春,并不救援新城,这是朝廷制定的策略,避免两线作战。

新城方面诸葛恪的进攻已显疲态,司马师命令文钦断诸葛恪的退路,毌丘俭等将断后。

7月,诸葛恪久攻不下,得知魏国援军已经离新城很近了,面对来势凶猛的大军,决定撤军。

魏将文钦率军一路追击吴军,斩首10000多人。

吴军很多士兵因天气炎热,受伤感染,有的因瘟疫无力行走,大呼小叫的,路上各种惨况,而诸葛恪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莫不关心。

诸葛恪率军在江边休整了一个月,又想去浔阳(今江西九江)驻军,屯军垦荒。

大家想想,诸葛恪似乎太忘乎所以了,得意便猖狂。

他不顾劝阻,劳师远征,损兵折将,不回朝廷述职,就象自家的军队一样,想去哪里去哪里,离灭亡还远吗?

朝廷一封诏书接一封诏书召诸葛恪回去,他才慢悠悠的带着部队返回。

这时,不止将士,连百姓都对他很失望,怨声四起。

10月,吴国武卫将军孙俊获悉很多人对诸葛恪有怨言,就构陷他阴谋发动政变,和吴帝孙亮合谋,召他入宫,把他杀了。

再看看西线对蜀国的作战。

这年4月的时候,蜀国为了配合吴军攻合肥新城的战略,由卫将军姜维率几万大军开始再次北伐。大军从石营(今甘肃西和县)出发,经过董亭(今甘肃武山县)向魏国的南安郡(今甘肃陇西县)进攻。

魏帝曹芳派司马昭为征西大将军,驻军长安。

司马昭派征西将军郭淮、雍州刺史陈泰带领关中和雍凉州的十万大军救援南安郡,陈泰的大军到达洛门(今甘肃武山)的时候,姜维大军由于粮草接济不上,只好退兵回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