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星海征途从黑科技开始 > 第102章 101,能量定式

第102章 101,能量定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天启的死,你要说东林党在背后没干出点啥,你信吗?落水后,全身浮肿而死,还真是有够诡异的。

明朝后期的皇帝们只要是把这些官老爷们压得太狠了,就会遇到一些“意外”,什么壬寅宫变,梃击案,正德和天启的落水死等等。

崇祯元年十二月,崇祯帝重新组建了一个内阁,虽然这个内阁并非如天启初年,全部是东林党人为阁臣,可首辅、次辅却是由东林党人韩爌,钱龙锡分别担任。

并且,崇祯让这个东林党人主导的内阁负责审理魏忠贤的案子,给他们报仇雪恨的机会,凡是曾经攀附魏忠贤的朝官,大多被赶出朝堂,崇祯朝的众正盈朝又到来了。

但众正盈朝却让崇祯失望了,而且是大大失望。崇祯刚继位,就提拔东林党人支持的袁崇焕(举荐他的是钱龙锡,且韩爌曾是袁的座师)主政辽东,并几乎答应了袁崇焕提出的所有要求,给权,给钱,还默认他杀掉了毛文龙。

袁崇焕报答崇祯的方式是,让后金军队在大汗皇太极的率领下,打到了北京城下,这就是著名的“己巳之变”,时间是崇祯二年末。

登基不到两年,大肆起用东林党人,期盼众正盈朝后国运昌隆,却换来这么个结果,崇祯皇帝直接开始怀疑人生了。

崇祯三年,为追究“己巳之变”的责任,崇祯朝的东林党内阁被清算。韩爌被罢免归乡,钱龙锡本来是要杀掉的,是同为东林党人的黄道周为他求情,崇祯才免去他的死罪,后发配到定海卫戍边。

至于袁崇焕,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结局,被凌迟处死。死的时候百姓争相吃其肉,估计就因为“己巳之变”导致无数京城百姓惨遭其害。

此后,东林党人虽然还在朝堂上占据不少位置,但崇祯却不敢再让东林党人成为内阁大臣了,也就是拒绝了东林党人有再主政。

但是随着阉党的倒塌后,朝堂依旧东林党一家独大,没有其他的朝堂势力来平衡东林党。崇祯帝只能苦逼的接受被东林党架空的事实。只能偶尔叛逆一下,给东林党穿点小鞋,但都治标不治本。

如今随着崇祯帝退位被丝匪裹挟失踪,朱慈烺上位后就是一个吉祥物,手里压根没有半分权利,终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东林党君子们再次迎来了的他们的第三次“众正盈朝”。

“启奏陛下,刚刚收到急报,因为陕西总督孙传庭突然无故失踪,闯逆大军趁机攻破群龙无首的潼关,潼关守军全部降敌。

闯逆如今已经占领陕西全境,闯逆李自成就在不久前公然在西安称帝,建立国号大顺。”

群臣三呼万岁后,兵部尚书陈新甲率先坐在椅子上,举着笏板向龙椅上的宏光帝朱慈烺开口禀告道。

随着陈新甲的禀告,朝堂内顿时一反常态的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李自成攻破潼关,在西安称帝,在座的人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这事毕竟也不能隐瞒,还是得走个过场。

看着这些沉默的王公大臣们,朱慈烺一脸不屑的冷笑一下,板着脸开口问道:“哦!这样啊,这闯逆都公然称帝了,各位爱卿可有办法对付闯逆??”

面对朱慈烺的询问,在场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顾无言。让他们排挤政敌,捞银子,他们都是好手。但让他们办实事,尤其是对付闯逆或者关外建奴,还真是有些难为他们了。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抽调昌平和山东的重兵在太原,宁武关,正定府一代布防,以阻挡闯逆大军来京城的路线。”沉默了一会后,陈新甲还是出头开口禀告道。

“陛下,调动大军不难,难的是如今朝堂缺乏粮草军饷,国库已经见底,无法支撑大军调动所需。”原户部尚书倪元璐被东林党排挤出了朝堂之后,如今新户部尚书,投靠了东林党的原户部主事丁孕甲紧跟其后,举着笏板开口禀告道。

“又要调兵,调兵又没粮草军饷,那你们说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等着闯逆打过来吧?”朱慈烺坐在龙椅上,一脸蛋疼的开口问道。

自从看了《明实录》和一些无数现代时空的书籍后,对于这群东林党官员的尿性,朱慈烺已经清楚不过。

按照这群东林党官员的尿性,接下来估计是为了筹集调动大军防备已经称帝的李自成,所需的粮草军饷又要该如何加征税收,如何剥削百姓了。

果不其然,随着户部尚书的话音刚落,又一个官员开口禀告道:“禀陛下,依照微臣之见,当今之计,只有开税源,加征税收一途方能筹集大军调动所需的粮草军饷。”

一提起广开税源,加征税收,这些原本沉默的正人君子们纷纷都可以了,一个个七嘴八舌的给出了一些加征税收的各种办法和方案。

刚刚被“丝匪”洗劫一空后,这些官员的心里想的是如何把失的银子捞回来,至于闯逆,建奴什么的,已经无所谓了,大不了以后,跪舔新主。不管谁做皇帝,这天下还不得靠他们这些官老爷来帮忙治理天下?这就是如今这些官员们的真实想法。

说实话对付闯逆,还是有办法的,比如他们这些正人君子们和他们的盟友各地的豪绅出点钱就行,但是他们都十分默契的不提这个事。

看着闹哄哄的,一个个为征税绞尽脑汁的百官们,朱慈烺顿时心里冷冷一笑,暗自叹了一口气,这大明,还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也怪不得太祖爷要带着父皇远走辽东,准备先干掉建奴后在回过头来慢慢收拾这些“正人君子”们,然后重铸大明。

“诸位爱卿,此时你们自己自行商议,有了章程后由内阁自行决断,朕乏了,退朝!”丢下这句话后,在王承恩的安排下朱慈烺拂袖而去。

随着朱慈烺的离去,现场的气氛更加热闹了。

“依我看,可以拉拢拉拢大明各地豪绅,用闯逆和剿丝匪的由头来让大明各地百姓募捐,所出的钱用来剿丝匪和闯逆。

百姓出钱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咱们和各地豪绅分百姓那点钱,依我看,三七分怎么样?”钱谦益低声向周围的东林官员们低声开口建议道。

“高,实在是高,钱大学士果真是国之栋梁啊!”

一阵马屁声随之响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