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金身不破 > 第246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

第246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任礼部尚书言中虚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效法朝鲜王国旧例,册封一位亲王于此。”

“亲王藩国自然亲近大明,可以就近维护大明威严。”

“还可以更好的教化当地蛮夷,使其明大义懂礼仪。”

这其实就是大家心中所想,可从礼部尚书嘴里说出来,属实有点违和。

你不应该维护宗藩关系吗?怎么支持朝廷吞并藩属国了?

朱元璋也大为意外,看来这言中虚虽然是儒生,但也没想象中的迂腐吗。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表露出心中所想,而是问群臣道:

“诸卿以为此法如何?”

很多大臣附和道:“臣等附议。”

武将见文官这么积极,也不甘人后,纷纷站出来支持。

于是此事就此通过。

少数反应比较迟钝的,虽然觉得这么做不好。

可见大家都同意了,也没敢站出来反对。

接下来就是讨论将哪个亲王封过去。

一开始还很正常,上一次封的是皇八子,皇九子早夭,这一次应该封皇十子鲁王。

群臣就开始吹捧鲁王,谦恭下士,博学多识,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这倒也不是尬吹,至少目前为止,鲁王的表现完全对得起这么赞美。

朱元璋也非常欣赏这个儿子,听到众人如此夸赞心中非常开心。

将鲁王朱檀封过去,其实也是他的想法。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哪知道偏有人唱反调。

国子祭酒龚敩站出来说道:“陛下,鲁王虽然聪慧博学,然太过年轻缺少理政经验。”

“且吕宋乃蛮荒之地,其国虽灭,其民却多躲入山林。”

“新建的藩国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些叛民,恐少不了征伐之事。”

“鲁王擅文而不通武,能治民却不善征战。”

“将其封往吕宋,对大明对他自己皆非善事。”

“臣以为,当册封一位能理政,又能征善战的亲王过去。”

朱元璋本来还很不喜,但听他分析过后,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这个道理。

倒也不是说鲁王一点军事都不懂,只是相对而言没有文采那么突出。

最关键的还是他太年轻,没有亲自统兵上过战场。

是真通军事,还是纸上谈兵,没有经过验证。

吕宋是大明经略南洋的起点,这第一步必须走好,否则后续会有很多麻烦。

分封一位能力出众的亲王过去,更加稳妥一点。

想到这里,朱元璋脸色和善起来:“龚祭酒言之有理,然年长的皇子皆已分封,如之奈何啊。”

龚敩胸有成竹的道:“这有何难,将一位年长的亲王,改封过去就可以了。”

“我相信,不论哪位亲王被改封到吕宋,都会很开心的。”

那可不是很开心吗。

大明内部的藩王,要被文臣武将盯着,要被朝廷忌惮,甚至还要被后来的皇帝嫉恨。

分出去多好,天高皇帝远,自己就是老大。

而且那可是真正的封王建制,拥有完整的君王权力。

谁不想去啊。

话说到这里,聪明的臣子已经猜到他的意思了。

对啊,先趁这个机会,将年长的已经封藩的亲王弄出去。

后面的亲王到时候再说,大不了多弄点地。

听说海外岛屿很多,找几个能住人的封一下不就完事儿了吗。

想到这里,礼部尚书言中虚立即说道:

“龚祭酒真乃老成持重之言,臣以为可行。”

“年长亲王,论能力和才学首推晋王,臣以为可以将他的封地改在吕宋。”

不少大臣也纷纷站出来支持。

晋王好啊,文武双全,肯定能稳定吕宋,能在南洋维护大明的威严。

吕宋新王,非晋王莫属啊。

不只是文臣,很多武将一样支持。

至于原因,那自然是塞王权力太大,威胁的不只是文官,而是整个朝廷。

赶紧弄出去对谁都好。

朱元璋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

咱就说你们咋一反常态,不讲什么仁义道德,反而支持吞并吕宋。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咱呢。

好好好,你们真是好样的。

但事实上他并没有生气。

将诸王分封在国外,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

人就是这样,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绪和认知里,无法自拔。

以前他就是如此,无视封藩的风险一意孤行。

谁劝他就生气,为此还杀了不少人。

现在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他反而开始反思。

自己以前确实太任性了,给子孙留下那么大的祸患。

而且他也能看得出,这些人确实是出于一片公心,是为大明好。

自然不会生气。

不过朱棡和朱棣是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前者正

在经略中南半岛,后者坐镇北平。

按照他的长远计划,日后朱棡往西域打,朱棣往北打。

朱标坐镇中央,朱棡朱棣开疆拓土,三兄弟一起为大明打下一片足够大的疆土。

给所有的子孙都弄一个藩国。

当然,朱棡和朱棣的封国也肯定会有的,而且还要是最好的那种。

不过他们的事情先不急,大明更需要他们。

等朱济熺和朱高炽长大了,再考虑封国的事情也不迟。

到时候让这俩臭小子去管理封国。

这计划,朱元璋早就想好了。

所以,尽管不生群臣的气,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将朱棡封出去。

“北元在外虎视眈眈,西域亦有强敌在侧,大明还需要晋王稳定边防,暂不可分封。”

群臣一听,还以为他不想将朱棡封出去,就有些急了,想要站出来争辩。

龚敩却早有所料一般,先一步出声道:“陛下英明,臣也以为塞王不可轻动。”

“非但晋王不能封,燕王也不能封。”

朱元璋对龚敩更加满意,果然不愧是曾经的四辅官,就是懂咱的心意啊。

“龚祭酒所言甚是,大明离不开两位塞王……”

龚敩立即接话道:“故,臣以为楚王是最适合的人选。”

“其一,年长有理政的经验。”

“其二,军事能力出众,多次率军平定蛮夷作乱,对蛮夷作战经验丰富。”

还真不是尬吹,朱桢洪武十四年十八岁时就上战场,洪武十五年二次征战。

洪武十八年,一年内征战贵州和湖南,平定当地番蛮作乱。

现在正在云南围剿北元残存力量。

别的不说,对蛮夷作战的经验那是相当丰富。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晋王确实不能轻动啊。

换成是他们当皇帝,也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将晋王封出去。

现在已经就藩的藩王总共也没几个。

秦王朱樉被废,齐王朱榑死于大火。

周王朱橚沉迷医学研究,没有任何威胁。

潭王朱梓……不对,现在是朝鲜王了,已经封王建制不算。

剩下的也就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楚王朱桢。

前两个塞王不能动,周王没必要动,那就只剩下楚王了。

先将他弄出去也是个成绩。

于是群臣纷纷表示支持,楚王好啊,那块地天生就是给楚王准备的。

陛下赶紧顺应天意民心,将楚王给封过去吧。

朱元璋嘴角不停抽抽,这群人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不过朱桢也确实是他心目中的人选,就顺水推舟的道:

“既然诸卿都以为楚王合适,那就将他封在吕宋吧。”

将一个藩王给弄了出去,群臣成就感满满。

喊“陛下圣明”的时候,声音都比平日里洪亮许多。

这时礼部尚书言中虚再次站出来,说道:

“陛下,吕宋乃蛮夷国号理当废除,新国当为何名,请陛下示下。”

这话正如了朱元璋的意,想了想说道:

“就以楚王封号命名吧,此地为楚国。日后再有封藩者,皆以此为例。”

群臣自然没有意见,和朝鲜那边不同。

朝鲜是故国名字,恢复国号是符合礼法的。

吕宋算什么玩意儿啊,一听就是蛮夷,肯定要改。

至于改成啥并不重要,叫啥名字不是叫呢。

叫楚国也好,还省了许多麻烦。

于是,朱桢还在云南打仗的情况下,他的封国就这样建立了,连名字都取好了。

接下来群臣就商议了一下如何建立楚国。

对于大明君臣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朝鲜王国不同,它本身就深受华夏文化影响,百姓都是现成的。

朝廷打下来,建立新秩序就行了。

吕宋……楚国这边,除了一块地,全都是蛮夷。

有些流落南洋的大明百姓,数量也非常少。

而且有一说一,能流落到南洋的,没有几个是安分守己的。

靠这群人来建设一个国家,那是真的有点想多了。

所以,楚国等于是从零开始。

官吏的任命和培训、迁徙百姓、建立安置点……

农具、种子、耕牛等等,全都要从大明运送过去。

这将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

不过这些可以稍后慢慢想办法,当务之急有两个。

其一,派人过去接管楚国土地,不能一直让使节团代管啊。

其二,火速召楚王回朝。

毕竟这是他的封国,不能完全不考虑他的意见。

退朝之后,陈景恪跟在朱雄英身后,俩人慢悠悠的往乾清宫走。

朱雄英乐呵呵的道:“啧,百官当廷吵架,可真是太热闹了啊。”

陈景恪也笑道:“是啊,也就是现在陛下脾气有所收

敛,换以前……不敢想。”

朱雄英说道:“换以前他们也不敢这么干啊。”

“不过我也算看出来了,百官是会得寸进尺的。”

“以前皇爷爷性情严厉,他们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大气儿都不敢喘。”

“现在只是稍微有所转变,他们就敢当廷吵架。”

“这还只是礼仪上的小事情,涉及到别的事情,恐怕会跟严重。”

“难怪历朝历代,但凡是‘仁君’当政,财富兼并就会加剧。”

陈景恪惊讶的道:“这么点小变化,竟然就能让你有这么大的感悟?”

“知道什么叫天才吗。”朱雄英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得意的道:

“这就是。”

陈景恪:“……”

行,知道你脸皮厚了。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都有意避开了分封楚王的事情。

这个事儿朱雄英还真不好说什么。

支持?

有可能被曲解成容不下藩王。

咋,将藩王封到海外,你就这么开心?

别人误会都好说,朱元璋误会就难受了。

反对?

别开玩笑了,他怎么可能反对。

有一说一,将藩王弄出去,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说。

反正海外分封诸王已成定局,他没必要落那个口舌。

等楚国建好,此事为所有人所接受并成为定例,他就可以谈了。

不过他们不谈,有人却想找他们谈。

俩人刚到乾清宫,就被朱元璋给叫了过去。

“你们俩看了一上午的戏,说说有什么感想?”

朱雄英多机灵啊,直接就将方才那一番,百官会得寸进尺的感触说了一下。

“所以,作为君主要保持威严,如此方能震慑百官。”

朱元璋大为高兴:“哈哈……乖孙果然聪明,像咱……以后你一定能当个好皇帝。”

然后他又问陈景恪道:“你有啥想法……别给咱整那些虚的,咱问的是楚国之事。”

陈景恪心道,你也知道你宝贝孙子故意岔开话题啊。

“陛下你是知道我的,在外域为亲王封国的策略,就是我提出来的。”

“楚王对蛮夷之事,有着丰富的经验,将他封过去再合适不过。”

“现在咱们该考虑的是,如何将楚国建好。”

朱元璋点点头,陈景恪确实从不隐藏自己的想法。

他就是反对在大明内部分封诸藩。

所以,问他的意见等于没问。

不过他的本意也不是这个,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国家,大明也没经验。

他希望陈景恪帮他出出主意。

陈景恪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但这事儿他也没经验啊。

想了想,就只能从别的地方着手:

“我建议,多派一些官吏过去。”

“其一,将楚国之前的风土人情,全部都记录下来,作为资料进行保存。”

“以后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我们研究人文社科的重要依据。”

“其二,将建立楚国的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以后再建立别的封国,就有例可循了。”

“其三,这也是磨砺官吏的过程,等楚国建成,这些官吏也锻炼出来了,可以直接授官。”

“其四……”

虽然他没有说具体的策略,却也在大方向上提了不少建议。

有些朱元璋能理解,比如记录建国全过程积累经验,磨砺官员等等。

但将土人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他有点无法理解。

这玩意儿有什么好记录的?

还作为以后研究人文社科的重要资料。

区区蛮夷,有什么好研究的。

我华夏几千年文明史,还不够你研究的?

但正因为无法理解,他反而认为这一条更加重要。

这也是经验了,陈景恪的建议,越是他无法理解的,在以后往往会起到重要作用。

以至于他都产生了一个想法。

陈景恪提的建议不是没用,而是他看的太远我们无法理解。

只要没有害处,照做就可以了。

不就是记录土人的风土人情吗,那就记呗。

就是派遣几个官吏的事情,不值什么的。

下午,照例给徐妙锦上了一节课,一天的班就混完了。

下班之后回到家中,屁股还没坐稳,就有人送来拜帖。

本来他很少私下见客的,但看到拜帖以及拜访人的姓名,就产生了兴趣。

“岑信通、许柴佬,他们两个来拜访我做什么?”

“拿的还是杜同礼的名帖,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