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在霍格沃茨诅咒世界 > 第39章 奇怪的将心比心增多了

第39章 奇怪的将心比心增多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日在包崇亮陪同下, 几人往来风码头去。

路上,原野跟纪心言大概讲了讲五年前“纪家班”戏船失火一事,让她有个思想准备, 现在应该找不出什么有用的线索了。

听他这么说,纪心言倒乐得轻松, 只把这当成一次短途游玩, 顺便了解下剑州的风土人情。

天公做美, 这一日天气格外好, 温暖不闷热。

天空透蓝透蓝的,几乎没有白云,沿着芜河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雪山。

纪心言上辈子忙于工作, 心中对朋友圈里看到的风景照向往不已,唯一的安慰就是比同龄人高出数倍的工资。

本来被点进核心部门后,她决定犒劳自己一回, 把积攒几年的假期一口气用掉, 跟朋友约好去云南看雪山。

眼一闭一睁穿越了。

穿越后倒是东奔西跑的走了不少地,可惜都是被迫的,并没有闲心欣赏风景。

临淮的名山古迹、丹阳的小桥流水,一个也没看过。

如今到了剑州, 看到之前心心念念的雪山难免动心。

古代交通不便,路匪又多,此番事了离开, 她将来难有机会再来剑州。

若能趁这次近距离欣赏一番最好不过。

她深呼吸, 满心向往:“真想去雪山看看。”

原野听到了,悄悄溜到她旁边,撺掇道:“我也想去看看,回头你跟老大说说呗。”

纪心言斜睨他:“你怎么不去说。”

“我说他肯定不同意。”

纪心言狐疑道:“我说他会同意?”

“不试试怎么知道, 大不了挨顿呲。”

“……让别人去挨呲,你倒挺想得开。”她嘲道,又看眼韩厉背影。

五月的剑州气温略高,晌午更热,所以大家都穿的比较轻薄。

韩厉一身黑色长衫交白领,腰间佩把长剑,减去几分文人闲适感。

这长衫看着寻常,其实是蚕丝织就的,又薄又轻,内里再配上同样布料的衬衣,即使在夏天也不会热到哪去。

纪心言嘀咕道:“我不说,等事情结束,我就自由了,到时我自己去。”

“你这就不仗义了。”原野不满,“老大不去我就去不了。”

纪心言嘿嘿笑:“那你去跟他说呗,大不了挨顿呲。”

在他们前面,包崇亮正跟韩厉介绍。

“此河名芜河。河水源自雪山,直穿过剑州,尤以滇城河段景色最美。再过些天便是雪山祭祀的日子,热闹得很,大人闲时不如安排上一两日稍做游玩。”

借着芜河风景,滇城渐渐发展为剑州核心城池,经济发达。

同时作为周边两座雪山的大门户,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

这个年代,也就读得起书的文化人才旅得起游。他们大多体弱登不动雪山,但能在雪山脚下吟颂几首诗也是很有逼格的。

若有那么一首半首流传出去,对仕途大有裨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滇城出名的特产都是来自雪山的馈赠。

雪兔皮、雪狐皮、千金难求的雪狼王皮,还有雪山灵芝等出自极寒之地的名贵药材。

除了这些特产外,当地人民还借势发展起了更有前景也更为赚钱的娱乐产业。

从街头打把式卖艺到戏楼子听曲看戏,从茶馆酒肆到青楼画舫,顺着芜河上游走下来,红砖绿瓦,柳船轻烟,让人眼花缭乱。

河畔绿树成荫,河面水光粼粼。

人文的,自然的,各种风景陪伴下,一路行来丝毫不会无聊。

“你在剑州很久了?”韩厉问包崇亮。

包崇亮应道:“自剑州卫所成立致今十余年了。”

“卫所与安王府关系如何?”

“往来不多,但也无甚矛盾。”

纪心言今日穿了身青色劲装,手脚束起,头发扎成马尾,若再佩把剑,活脱脱一个少年侠客。

她脚步轻快地跟着,眼睛不住地被路边各式各样的小商贩吸引。

“我都看见至少三个摊子卖雪狼皮了。”她竖起三根手指,“到底是雪狼真有这么多,还是假货?”

包崇亮闻声笑道:“雪狼皮虽不算太稀罕,但也不会这么多。毛色纯白的雪狼王皮才是真正的稀罕物,偶有雪山猎户打到,都会直接卖给安王府。这里卖的毛色纯白的定是兔皮仿的。”

纪心言朝原野使个眼色——买不买?

原野撇嘴摇头,显然看不上。

包崇亮指着前方一处人多的地方。

“那里就是来风码头,属下先过去让他们稍做清理。”

韩厉点点头。包崇亮便带了几名司使快步往码头去。

纪心言一手摸着下巴,颇是遗憾:“还真是假货啊,可惜了。雪狼皮御寒性能应该很好,往北边卖说不定很有市场。货源不足是个问题。”

韩厉瞥她一眼,心下好奇,问:“你自小学戏,怎地总想这些做生意的事?”

“……”纪心言随便找了个理由,“唱戏太辛苦了,我现在有本钱,想试试做生意。”

这话听上去有些道理,韩厉默默点头。学戏确实辛苦,地位又低,而且自从他认识她以来,就没见她练过一次功。

唱戏的本事怕早丢到九霄云外了,确实像怕辛苦的。

纪心言东看看西看看,左摸摸右摸摸,不时还要和小贩们闲扯几句。

韩厉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各式小摊店面,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什么都有,再瞄一眼她越走越慢的腿,照这速度,一条街能走上两个时辰。

眼看着她又往旁边挪步,他伸手,半扣住她脖子,将人扯回身边。

“走了。”

**

芜河河面很宽,几乎无浪,大大小小的画舫或停在水中或等在岸边,不时有断续的丝竹练习声传出。

这些画舫大小不一,功能不同,有些是吃饭的,有些是听戏的,自然也有会佳人的。

每年一度的芜河花魁之争也是滇城重要活动之一。

此刻最吸睛的是河对面一艘足有四层楼高的巨大画舫。

奇怪的是,那画舫并没有在水中,而是停在岸边。

在画舫与河水相接的地面上,整齐地排开一溜滚圆木桩,斜斜地从地面插入河水中。

包崇亮刚刚打听过了:“这是芜河最大的戏班‘赛繁花’,他们换了新船,比以前的高出两层,今个头回下水,正在准备祭船礼。”

“现在的芜河有多个码头,但最大最热闹的还是中游这个。”他感叹道,“十年前的来风码头还没有现在一半热闹,只偶尔有戏船经过停留几日。当年赛繁花就是如此,不过班主有眼光,觉得这块地前景好,便停下不走了。”

纪心言看着髹以红漆的巨大戏船,心想原主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戏船里吗?吃住在船上,每到一个码头就停下几日,唱上几出戏赚些钱,待到客人少了,就启船往下一个码头去。

一年年周而复始,想想就觉得沉闷。

不过她以前的工作换别人想来估计也很沉闷。这世上绝大部分人都是辛辛苦苦讨生活,谁也别笑谁。

和这些热闹相反,河岸边零散地蹲坐着十数个脏衣乱衫的男子。

有一个正啃着粗饼,啃得急了,躬身捧把河水喝了。

与河面上精致的繁华形成反差。

“这些是码头的船工,平日候在岸边等活,摆渡或修理。大画舫一般有自己专门的船工,小画舫没有,需要时便从岸上找一个。”包崇亮介绍道,“只要人勤快能干,时间长了,熟客多了,收入尚能养家。”

“大人,那个戏班就在这个码头着火的吗?”纪心言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并不能想象失火的画面。

“是啊,府衙记载都死了。”韩厉不动声色环视四周,漠然道,“据说第二日尸体在岸边排了一溜,烧成枯骨分不清谁是谁。”

……现在有画面感了。

就在几人站在来风码头,环视周遭风景时,一个带着欣喜的男声从河面不远处传来。

“千户大人?”

他们寻声看过去,只见一身穿青色锦衣的中年男子正从一艘二层画舫探出头往这边看。

“杨大人?”包崇亮眯眼细辨后唤道。

那画舫已开出去一段,杨大人忙将船叫停,快步走出,坐着摆渡小舟往岸边来。

趁这工夫,包崇亮低声对韩厉介绍。

“滇城水令丞,杨斐。芜河河道皆归他管,属下调查戏船失火一事有他从旁相助。”

说话间,杨斐已经到了,他提步上岸拱手施礼:“竟然在此巧遇千户大人,失礼失礼。”

包崇亮笑着回应。

杨斐看向韩厉,刚刚包崇亮对这人的态度他可全看在眼里了,当下恭敬地问:“这位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