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只求速死 > 第两百二十六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

第两百二十六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以宁、刘三吾对杨帆的意见不小,无论是杨帆执掌一方军政,还是杨帆以雷霆手段查案。

两人心里八百个不满意,但此案之严重,已经到了动摇大明根基的地步,他们就算对杨帆的意见再大,也不得不表态,暂时支持杨帆,将案子查下去。

杨帆继续说道:“诸位大人,吾再以浙西为例子,去年浙西秋粮本应该上缴国库四百五十万石,结果,郭桓与当地的官员勾结,只上缴了两百多万石,其中一半的赋税,落入了郭桓与当地官员口袋。”

户部尚书楼覃听傻了,他再也忍不住站出来,向朱元璋请罪,道:“陛下,臣身为户部尚书,却没有半点察觉,臣愧对陛下隆恩,愧对黎民百姓,请陛下降罪!”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你当然有罪,身为户部尚书却不能约束下属,岂能无罪?不过户部与郭桓勾结者甚多,其他六部也是如此。

你身为尚书事务繁忙,下面的官员联手欺骗,你被蒙蔽主要的责任却不在你,你能持身中正不参与其中,已经很不错了。”

楼覃闻言,顿首谢恩!

朱元璋挥挥手,让杨帆继续讲道:“综上所述,此案涉及金额巨大,为三千四百万石,涉及官员众多,其中六部与京中官员已经缉拿归案,而直、省诸多官员仍未被捕。

故微臣认为,此次案件必须一查到底,将那些欺压百姓的家伙都绳之以法,然后再逐一核查账目,追缴赃粮,将过往豪绅地主他们少交的赋税,必须全部追回来,此所谓——天下追赃!”

文武百官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杨帆这意思,是要动大明的士绅与地主呀?

这时,文渊阁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宋讷缓缓走出来,对杨帆说道:“杨大人,你这么做恐怕要让我大明的官场震动,各地百姓震动,民不聊生啊。”

杨帆就知道会有人站出来阻拦,他微微一笑,问道:“哦?宋大人此话怎讲?”

宋讷拱手向朱元璋行礼,然后说道:“按照杨大人这个查法,六部官员就要下去六七成,再落到直、省之中,被查的官员没有五千,也有三千,再往下就是追缴赃粮,那涉及的人数就更多了,陛下,这样一来的话,我大明岂能不乱呢?”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却没说话,而是看向了杨帆。

杨帆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明知故问,道:“那依照您宋大人的意见,该怎样处理?”

宋讷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喉咙,说道:“六部的官员可以严惩,然后提拔有经验的官员上来,直、省的官员可做惩戒,但不宜过重,毕竟,要留着他们办事,只诛主要的首恶就好。”

“至于追缴赃粮,要涉及基层的事情,臣认为应该慎之又慎,小惩大诫就好,不然,弄得那么多人家破人亡,对于我大明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宋讷的话引得不少官员连声称赞,这才是老成持重之办法,对大明最好。

见附议者多,宋讷露出高姿态,指点道:“杨大人,过犹不及,这处理官员的时候更要谨慎,否则,才是真的动摇我大明的根基呢。”

杨帆面含微笑,问道:“宋大人可说完了?若是说完了,吾就要说了。”

宋讷点了点头,心中暗道杨帆还太嫩了些,怎么比得过他老成持重的睿智?

杨帆深吸一口气,说道:“宋大人乃文渊阁大学士、国子监祭酒,怎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如此禽兽之语?”

啊?

宋讷闻言大吃一惊,其他的官员也是面面相觑,怀疑杨帆是不是疯了。

华盖殿大学士邵质眉头紧锁,道:“杨大人,你这是什么话?宋大人为国为民,你因何辱骂他?”

杨帆神情无比严肃,喝道:“辱骂?宋大人口口声声说,吾追查此案子,会累积直、省诸多官员,若追查赃粮,会累积更多的人,我倒是想要问问宋大人,直、省官员有多少?

追查赃粮被波及的士绅、地主又有多少,他们的数量比得过天下百姓,比得过我大明的千万子民么!”

宋讷全身一震,指着杨帆瞪大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杨帆,你……你……你无礼!”

杨帆往前走了一步,朝着宋讷逼近,喝道:“无礼?宋大人只看到了官员的利益,只顾那些士绅、地主的利益,却将最广大的大明百姓的利益,放在了脚底下!你说官员是大明的根基?”

“错了!”杨帆一声怒吼,指着宋讷的鼻子道:“百姓才是大明的根基!前元是怎么灭亡的,宋大人忘了不成?若是能吃得饱穿得暖,哪里来的红巾军?陛下,又何必揭竿而起!”

宋讷往后退了一步,胸口剧烈起伏,却听杨帆继续道:“如宋大人这般不知天下根基为何物,不将百姓当人的官员,还有何脸面站在奉天殿上?与你同殿为臣,乃吾之耻辱!”

宋讷被骂得狗血淋头,指着杨帆,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道:“你……你不知进退,终会遭到反噬,杨帆,你会自食恶果!”

杨帆露出笑容,毫不畏惧:“吾从接手这案子开始,就没想过全身而退,一查到底为大明肃清毒瘤,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即便是粉身碎骨,吾浑然不怕!

粉身碎骨,浑然不怕!

这话一出好像一拳打在了宋讷的心口,宋讷两眼一翻,直接晕死了过去。

“宋大人晕过去了?快叫御医。”

“救人啊!赶快救人!”

“赶快搭把手!”

……

奉天殿内乱成一团,不过杨帆却纹丝未动,一直到禁军将宋讷带走,杨帆才对着百官继续说道:“哪位大人还有意见?请尽管说出来,但杨帆清查此案的决心,坚如磐石,绝不会动摇!”

宋讷德高望重,都被你一通臭骂晕死过去,谁敢惹你?

这就是群臣里面不少人的念头,虽然看着杨帆不爽,却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

朱皇帝眼中闪过一抹笑意,看来杨帆这柄刀在辽东磨砺了数年,越发锐利了。

他刚要说话,朱标在一旁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愿协助杨大人,彻查此案……”

朱标还未说完,朱元璋便挥了挥手,道:“咱还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去办,此案有锦衣卫等衙门协同办理,足够了。”

说完,朱元璋看向杨帆,道:“杨帆,咱特许你在此案中有便宜行事之权,一切案件审理、定罪,你皆可过问,若遇见冥顽不灵者,可先斩后奏!”

杨帆郑重地跪地接旨,高声说道:“臣杨帆接旨,定全力以赴,彻查此案!”

杨帆这一领旨,等于将此案的所有责任,也一并接替了过来,将来若是天下震动,百官弹劾上表,责任也是他杨帆的。

这就是为何朱元璋不让朱标插手的原因,清理大明的毒瘤,有杨帆这柄尖刀就够了。

血雨腥风与骂名,朱元璋与杨帆来承担,而朱标,只要留下一个贤达的名声,未来顺利登基就好了。

洪武二十年一月,轰动天下的“郭桓案”,开始从应天城扩散到各地。

大明十一个布政使司都被牵扯其中,上至布政使,下至普通的吏员,都逃不掉。

光是洪武二十年一月到二月末,十一个布政使司的落马官员就多达三百多人,吏员更是多达千余人,且有愈演愈烈之态势。

天下官员人人自危,都怕锦衣卫与亲军都尉府登门,各个洁身自好不敢做小动作。

到洪武二十年三月中旬,十一个布政使司的官员基本抓捕完毕,然后就是审理。

当人们稍稍松一口气,觉得终于尘埃落地,可以安心过日子的时候,新的风暴旋即来临。

锦衣卫指挥使、长安侯杨帆,在应天下发《追缴赃粮告天下书》,上面注明,朝廷将追缴此案过程中,偷税漏税之人,如果自首,然后补上税款,朝廷可以既往不咎。

这公告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要知道这些偷税漏税的认绝大部分都是士绅与地主,让他们主动站出来,还补齐税款,这简直比要他们的命还难,谁愿意出钱?

不过很快他们就尝到了杨帆的手段,凡是不肯依法补齐赃粮者,杨帆直接派锦衣卫杀入其家中,抄家、流放!

就这样连续抄家十余户,那群士绅地主终于发现杨帆这人是软硬不吃,水泼不进的主儿。

你有钱要还,没有钱变卖家产,也要还,还不上的可以,全家流放到永安都司去,替大明戍边,充盈边疆都司去。

雷霆手段让士绅地主心惊胆寒,纷纷解开银袋子,主动将赃粮都还了回去,但也有人真的还不上赃粮,这样的人可就倒霉了,基本跑不了被抄家变卖家产。

能还的上的就免于流放,还不上的全家就得去永安都司。

一时间,天下各地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弹劾杨帆的奏疏,好像雪花一般飞向了应天。

当然,这些弹劾杨帆的不可能是普通百姓,他们被盘剥被欺负,还不容易有大官给他们申冤,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也唯有当地的读书人,还有那些受损家族才会联合起来,让在朝当官的亲朋好友写上奏折。

三月末的应天已经消去了寒意,杨帆随着云奇在宫中穿行。

云奇轻声说道:“最近送到陛下面前的弹劾奏疏一次比一次多,今日听说送来了上百封,都是从各地送来的,不过侯爷别担心,陛下是一封都没看,全部送去烧了。”

杨帆神情平静,还有心思与运气说笑道:“奏疏来的不是时候,冬日里来正好送进火炉,能省下不少的柴火。”

云奇苦笑,道:“侯爷您真是天下奇人,换作一个人,面对当下的局面,恐怕已经战战兢兢,寝食难安了。”

这可不比上次,上次只是读书人对杨帆不满,如今是读书人,士绅地主这些都对杨帆不满,每日送来的弹劾奏疏与信件就像雪花一样。

可是杨帆却泰然自若,将案子逐步推进,如今,各地追缴的赃粮正源源不断运送回京城。

杨帆仰面而笑,说道:“吾这辈子行得正做得直,就没有睡不着吃不下的时候。”

到了武英殿门口,云奇为杨帆开门,杨帆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内殿亮着烛火,朱元璋正捧着一份文书,看得出神,烛火虽然亮,朱元璋的眼睛却不行了,几乎是贴着文书在看。

杨帆见状,轻声说道:“陛下,夜深了光亮不如白昼,您该歇息了。”

朱元璋听到杨帆的声音,放下文书,捏了捏眉心道:“来了,咱都没听到,哎,人一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耳朵也不好。”

杨帆上前见礼,说道:“陛下这么晚找臣过来,可是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哎!”朱元璋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这次天下追赃,各地的官员审查已经到了尾声,然而被查的官员太多了,导致不少地方的官府已经瘫痪了。”

“这官员任免的事,陛下应该找吏部,而不是找微臣呀!”杨帆还是疑惑道。

“吏部那边也说了,各地官员的缺口太大,吏部一时之间也没有足够多的备用官员去上任。”朱元璋慢慢说道。

“这……”听到这里,杨帆也明白了过来,虽然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恢复了科举制度,但这才过了几年,科举考上来的官员也没多少。

再加上这次杨帆力主导天下追赃,导致牵涉的人数比原本历史上的郭恒案牵扯的人更多了,这也使得更多的官员被抓,最后官府也没有足够的官员处理政务了。

“所以我想着要不如当初空印案那般,让一些贪腐并不严重的官员带枷理政,这样就可以应对朝廷没有足够官员处理政务的问题。”

朱元璋这才说出了他叫杨帆的来意,如今郭恒案是杨帆在主理,他想要改变判罚,也要通知杨帆一声。

“陛下,万万不可!”杨帆却摇了摇头,道:“当初的空印案只是因为是前朝陋习,那些带枷理政的官员不少都是无意间犯了律法的,所以才有改过的机会,可此次贪腐案,这些官员全都是主动贪腐的,与当初之事不可同日而语。”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可能让国子监的那些学子去上任吧?”朱元璋也有些无奈道,对于贪污,他同样是深恶痛绝,要不是没办法,他也不想放过这些人呢!

“微臣倒有一法,可以暂时弥补朝廷官员不足的问题!”

“哦!何法?”朱元璋连忙问道。

“吏转官!”杨帆慢慢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