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章 大东沟的弱点
何氏庄园这一特殊的人物阶级,让刘静那种寻常手段,怎么可能找到坡罗的秘密。找不到秘密,那这个若大的工程,自然是以何远俊为首了。
既然真的是何秀才的产业,尼玛这就太不像话了哈。你几百两银子,是打发叫花子吗?我堂堂一县之道,难道只值几百两银子?
刘静其实是有耐心的,他在等,等何远俊送礼上门。可是,又等了大半个月,这个何远俊也没见动静。
尼玛,这是真拿豆沙包不当干粮了。
刘静决定给何远俊一点教训。
如何给教训呢?那就是找人来抢一下何远俊。等到这家伙被抢之后,总会来找自己伸冤啊破案啊,到时再好好敲打这块榆木疙瘩。
但坡罗地界上,此时有上千人在施工,人手了去抢,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刘静脑瓜子一转,想到了一阵风。
刘静与一阵风不熟,但一定有人能与一阵风建立联系。这个人就是林川,县衙捕头。
林川当然得听刘静的。事实上林川就是刘静在乐亭的打手。林川受刘静委托之后,只用了两天就联系上了一阵风的人马。
“啥,坡罗那里,有几十万的物资?”这个消息,可把一阵风给雷得不轻。尼玛,什么时候,银钱如水一般常见了?几十万两,且不说见过,这一生听也听得不多啊。
一阵风派人潜入打听之后,果然如同乐亭县所说,这真是几十万两才有的规模啊。可惜自己只有一百多人马,要是人再多一些,譬如有个几千人,岂不是干一次就可管几年?
这时一阵风已经不把乐亭县放在眼里了,他们决定独自运作这件事。当然对于乐亭县方面的要求,一阵风还是先答应下来,抢了多少物资,给他们四成。
但是,乐亭县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仅仅一个消息,就要四成物资?要不,我给你个信息,你去抢,抢回来后给我四成?
所以一阵风决定先做下来,然后再与乐亭县方面扯皮。
刘静并不知道一阵风要甩开他们,准备独吞何氏庄园的物资,更不知道一阵风除了留守老巢的几十人马外,其他主力、骨干全部倾巢而出了。
县上有关一阵风袭击坡罗的消息没传多久,何大秀才派的人,带着103个头颅,押送着17个俘虏,就来到了县衙门前向乐亭县报案。
闻讯而来的刘静,看着那一百多头颅,当即就晕倒在了县衙门口。尼玛,那个阵势,实在是太吓人了。
哪怕是捕头林川,虽然也杀过人,可看着这些人头时,依然感到不适。在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何氏庄园,有如吃人的魔窟一般,哪怕再多的人,都有可能被何氏庄园吞噬掉。
这种感觉和印象,从此深入林川大脑,让他生不起与何大秀才的对抗之心。而最终也因为他的这种心情,让他在明末大潮中保住了一命。
至于刘静刘县太爷,这一惊一吓,卧床半月之后才好转。
从此何氏庄园就像一个梦魇,时常压在他的心头之上。更有如一个硬物,梗在他的喉头之间,吞,吞不下,吐,吐不出,十分难受。
……
崇祯三年夏天,何氏庄园在乐亭异军突起,且一战成名,震退了各路宵小,获得了前期发展空间,让方远的“多点战略”得以继续执行。
方远之所以在独石之外进行布局,主要是因为独石堡的局限。
独石堡有很多优点,譬如有利于磨砺部队,譬如有敌可杀,有功勋可挣。但独石堡的弱点也非常明显。
独石堡的弱点太多。
其一是地处苦寒,人烟稀少,人气极底。大东集团想要发展,不仅仅是面临人才的困难,也面临着人力的不足。
方远是可以通过提高待遇吸纳人口与人才,但一直处于人口数量不足之中。这种情况,不利于大东集团内部的竞争,是个人都可以获得重视,这其实也是让幸福来得太容易,未必会让所有人都会珍惜眼前所得。
其二是地处两大集团的对峙前沿,前面是大敌,后面的明军从理念上讲也是大敌。以战略而言,方远不应该帮大明边军抵抗蒙盗与建奴。
当大东集团的战略明晰之后,这种战略弱势愈益显现。当然身处前线,让大东集团的存在有一种合理性,所以抵挡蒙盗也是必要的。但却不能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放在独石堡一个地方。
其三是大东军集团自身实力问题,极可能引来不可预测的变数。在大东军集团还未显现出较强大的实力时,无论是宣府镇、朝廷,还是崇祯皇帝,都会借用大东军的力量抵抗蒙盗与建奴。
但是,当大东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宣府镇、朝廷、崇祯等,未必还会一定正面看待大东军。尤其在种花人都特别善于阴谋、离间的前提下。
其四则是大东军自身角色定位问题。如果大东军忠诚大明朝,那一切都好说;但问题是大东军肯定不会忠于大明朝。
你既然不会忠于大明朝,为何就一定只能把自己的后背暴露在大明边军的枪口上呢。你本来就是带有逆反思想、只等机会一起就想取而代之的军事集团,可你还在幻想那个敌人不会对你动手。
原本,方远对于独石堡还是充满信心的。
因为他受了一些写明
末边军主角造反小说的影响。从一个小兵开始,不断成长,直到啥游击(此时方远只差一步)、参将、副将、总兵,甚至改变身份成为文官,总督天下兵马大**啥的。
但这条路未必就一定成功。那么能打且又忠心的卢象升,都逃脱不了高起潜和杨嗣昌的算计。假如宣府镇、朝廷、崇祯、建奴、流寇等都联合起来算计大东军集团呢?
千万不要觉得不可能,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建奴要抢夺大明的花花江山,可很多人却幻想与建奴联手消灭流寇;大明与流寇本来不共戴天,但在南明时代,还是接纳了流寇余力共同抵抗建奴。
当方远要改天换地,要让除老百姓外其他所有势力都无活路之时,你猜其他势力会怎样做?
历史根本不用假设,因为有太多的事实证明。